司圆圆 卢王梯 关则智 陈兴汉 叶芬
摘 要:对华龙村菱角立体生态种养模式进行研究,探索出菱角-草鱼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以期达到菱角科学高效标准化种养,缓解水体富营养化,促进农民增收以及提高环保效益的目的。经过2a多的实践,该种养模式对调整菱角种植结构、缓解农村水体富营养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菱角;草鱼;立体种养;生态养殖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100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水体污染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并得到有效的治理,而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1,2]。华龙村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中洲街道,以农业种植和养殖为主,村中实体产业有绿泉蔬菜种植合作社、粮站以及鱼塘。由于华龙村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水处理设施缺乏,污水直排,使得大量的植物性营养物(C、N、P)进入周边主要的水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周边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处理,大多通过疏通底泥或投加微生物制剂等进行处理[3,4];成本高且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水质改善进程缓慢[3]。研究表明,水生植物修复对于净化城市水体具有明显的作用[5,6]。水生植物修复污染水体,国内大多采用水芹、水葫芦、凤眼莲等[7,8]。菱(Trapa japoniea)为一年生浮叶水生植物,有补脾益气、抗癌等功效。目前,菱角单一品种的种养模式使生态系统食物链过于简单,叶片高密度覆盖使水体缺氧,易引起病虫害及水体富营养化。对菱角中氮磷营养物含量分析也表明氨氮、总氮和总磷的与水体中营养物显著相关。本文对华龙村菱角立体生态种养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达到菱角科学高效标准化种养、缓解水体富营养化、促进农民增收以及提高环保效益的目的。
1 菱塘与品种的选择
本试验所用菱角苗购自阳江市东平镇某菱农,胚芽约3~5cm,种植量20kg/667m2,每年3月初播种苗,端午前后第1批收成;草鱼苗种为规格12cm大苗,800~1000尾/667m2,每年3月下旬放苗,11月收获。
菱塘选择3a未种植菱角的鱼塘,水质清凉,塘底无杂草,水位保持在130cm以上,测定有机质含量12%,丰水期通过沟渠排入附近河道。菱塘经过消毒、翻土、施肥,平整后,用1%的石灰水,泼浇塘底以及塘埂四周,进行进一步消毒。
采用立体种养的菱角塘不仅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来源,塘里的青虾、杂鱼、福寿螺等为鱼类提供了动物性饵料。根据2a的种养实践,可产菱角1200kg/667m2(原产800kg),菱角市场价6元/kg,增收2400元/667m2;产草鱼650kg/667m2,按市场价14元/kg,折算成本4元/kg,增收6500元/667m2,增收8900元/667m2。
2 主要种养技术
2.1 种养密度
种植菱角苗胚芽约3~5cm,种植量20kg,每年3月初均匀播种苗,3月底放养草鱼苗(规格在12cm上),放养800~1000尾/667m2。
2.2 水肥管理
建立水层管理。菱角出苗期,水位应逐渐加深,中后期保持水层在60~80cm,最高水位控制在120cm以内,若水位过高应及时排水,遇干旱水位偏低,要及时补水。在高温季节,要及时跟踪换水,保持草鱼正常生长。
菱角用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以鱼塘改造的菱塘,淤泥深,塘底肥,一般不施基肥。菱盘形成期,一般在3月25日前后,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一般在主茎菱盘形成,并出现分盘时,追施尿素5kg/667m2左右。易将肥料与河泥混合,做成肥泥团,分塞入水下泥中,以防流失。
2.3 病虫害管理
菱角的主要虫害有纹枯病、白绢病、萤叶甲和紫叶婵,防治方法如下。菱角紋枯病,通过加强肥水管理等来提高菱角的抗病能力;菱角白绢病,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菱角萤叶甲;菱角萤叶甲,采菱后及时处理老菱盘,避免害虫侵害。可在冬季烧毁或铲除河塘边杂草及茭白残株等成虫越冬场所,压低越冬虫口密度;菱角紫叶蝉,清除塘边和沟边等处莎草科杂草,减少越冬卵。
在本养模式下,套养草鱼的菱角,通过优化田间管理,病虫害发病率低,少见大规模病虫害。
2.4 采收管理
草鱼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幼鱼期食幼虫,藻类等,草鱼也吃蚯蚓等荤食。菱角初花后1个月左右,当菱角定形后即可采收。约在端午前后进行第1次采摘,采摘后每隔5~7d采摘1次。采摘结束后,约在6月中下旬,应及时清棵残株可用于堆肥或作饲料,残株远离菱塘,减少来年菱角病害,防止塘水变质伤害草鱼。
商品草鱼在11月下旬开始拉网捕捞。在池塘边一处拉网,进行捕捞。拉网速度要快,对规格小的草鱼应即使放回水体。
3 立体种养模式对污染水体营养盐的去除途径
水体中营养盐的去除机理较复杂,有植物吸收、微生物转化、吸附等作用。总氮与氨氮的去除密切相关,由于菱角根系区域提供了更有利于硝化细菌生长的微环境,因此,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硝态氮,过高的硝态氮考虑是氨氮转化所致。有研究表明,水生植物对不同形态氮的吸收具有种间特异性,贫营养化水质水生植物优先吸收硝态氮,富营养化水质水生植物优先吸收氨氮[9-11]。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主要依靠生态条件及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水生植物的存在可大幅提高水体胞外酶活性,与富营养化水体脱除营养元素关系显著[12]。微生物对水体中氮素的转化包括氨化、硝化以及反硝化[13];微生物在氮素去除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富营养化严重的水质,可考虑与反硝化菌制剂联合使用,以取得更好的脱氮效果。
立体种养模式对水塘营养盐修复能力有限,但对农村开放水塘的生态治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可以收获菱角,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利用立体种养模式动态修复农村废水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丽香,庄舜尧.常熟农村不同水体氮磷污染状况[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5(4):55-59.
[2]范洪鹏.农村水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J].北方环境,29(4):96-97.
[3]王国祥,濮培民.若干人工调控措施对富营养化湖泊藻类种群的影响[J].环境科学,20(7):71-77.
[4]胡绵好,袁菊红.凤眼莲-固定化氮循环细菌联合作用对富营养化水体原位修复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3(12):2163-2169.
[5]宋超,刘盼.水芹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32(3):145-148.
[6]马涛,张振华.凤眼莲及底泥对富营养化反硝化脱氮特性的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32(12):2451-2459.
[7]司友斌,包军杰.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2):277-279.
[8]展巨宏,李强.紫根水葫芦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4,42(3):389-396.
[9] Nichols D S,Keeney D R.Nitrogen nutrition of Myriophyllum spicatum:uptake and translocation of15N by shoots and roots[J].Freshwater Biology,1976(6):145-154.
[10] Robe W E,Griffiths H.The impact of NO3-loading on the freshwater macrophyte Littorella uniflora:N utilization strategy in a slow-growing species from oligotrophic habitats[J].Oecologia,1994(100):368-378.
[11]章偉,王和云,赵以军.3种沉水植物碳氮代谢对水体氮源形态组成的相应[J].水生态学杂志,2017,38(2):51-55.
[12]汪文强,王子芳,高明.5种水生植物的脱氮除磷效果及其对水体胞外酶活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6,10(10):5440-5445.
[13]方焰星,何池全,梁霞.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氮磷的净化效果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0,3(6):36-40.
作者简介:司圆圆(1983-),女,河南许昌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水体富营养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