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林根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最终目标是应用数学,笔者细细品味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课例,并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四方面进行课堂构建。数学课堂应该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课堂,以达到课程标准中“了解(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的基本目标。
一、以境促情,培養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吴正宪老师教学《分数的认识》一课时,在音乐中吴老师问道:“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用到平均数啊?”
生1:比如说两个绘画班,他们一个人数多一个人数少。
生2:在除法中。
生3:如果有25个苹果,有5个人,就用平均数来求。
吴:你说把25平均分成5,是不是今天我们研究的平均数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我们的课堂,好不好?
吴老师从生活中的问题“什么时候用到平均数”入手,通过浅显易懂的生活问题引入“求平均数”,以打开孩子们的话匣子,促使孩子们主动思考,为后面引入“平均分”埋下伏笔。这样的设计使课堂充满了真实感和亲切感,不仅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而且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畅通的桥梁,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通过精心设计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故事,以此引出数学问题,使孩子们从课堂一开始就不知不觉地被吸引,并沉浸在自然和谐的学习情境之中,内心充满学习新知识的渴望。
二、欲擒故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吴老师的课堂处处体现着创造儿童喜爱的数学教育,每节课紧紧围绕创建学生喜爱的数学学习展开。吴老师在教学《估算》一课时,上课伊始老师让学生针对估算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并板书在黑板的一旁,让学生看看学完本课后能不能解决。
大家看大屏幕(播放青青和妈妈逛超市的视频,然后提出问题),画面上青青和妈妈买了牛奶、文具、日用品,这些钱够吗?
生1:收银员阿姨将每一样商品输入收银机时,就知道了价钱。
生2:收银员阿姨会告诉青青该付多少钱。
生3:将每一样商品的价钱大致加一加,就能估算多少钱,也就知道了这些钱够不够。
此时,小组讨论已经非常激烈,有赞同三种情况之一的,也有提出自己看法的,吴老师并没有指出孰是孰非,面对学生回答错误的问题,吴老师并没有给予否定或是轻视。
吴:三种情况,你认为哪种更有意义,用手指表示一下。
生:(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三根手指)。
吴:你们为什么会觉得是第三种情况?
学生畅所欲言后,自然知道在不同的场合用估算还是精确算。
三、以点带面,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合作交流”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合作交流学习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实施的前提条件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策略上要精心设计,使教学内容有思想有情感,学生乐于接受。吴老师在教学《重叠》一课时,这样组织课堂:
吴:我先提个儿时排队的问题:亮亮从左数是第五个,从右数是第五个。这一队有多少个同学?
生:9个。
吴:有不同意见吗?
生:10个。
吴:那你们怎么证明你的结果呢?
生:可以算一算。
吴:那你就算一算。还有别的方法吗?小组之间合作交流,一生算,一生画,看能发现什么问题?
笔者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时,先引导学生分组设计方案,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进行猜想,然后尝试用简便方法计算例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得到一个数学结论的愉悦,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对数学的内在情感。
四、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吴正宪老师无疑对这一宗旨是深入钻研并领会的,他的课堂恰恰能满足孩子需求的成长课堂,是研究真问题的课堂。在《数的整除》这一课例中,吴老师这样解决问题:
吴:因数和倍数有什么关系?
生: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吴:你说了它们的特点,但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啊?什么叫因数?什么叫倍数啊?
生:10÷1=10,1和10就是10的因数。
吴:当10÷1的时候,商有没有余数?
生:没有。
当学生的回答不准确或错误时,老师没有马上否定学生,而是通过吴老师一步步追问,及时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进一步挖掘思维的深度。吴老师在关键处适时追问,帮学生理清了知识脉络,最终走进了知识的殿堂。
笔者以教联系生活的数学、教学生喜爱的数学、教有情感的数学、教研究问题的数学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想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较好地达到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