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扶正祛邪

2018-11-09 11:57余勇超郎建明
江西教育B 2018年8期
关键词:方便面纸质读书

余勇超 郎建明

所谓碎片化阅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一般认为,就是指通过手机、学习机、电脑等电子终端接收器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阅读内容主要是短信、微博、微信等,还包括网上的一些“百科”“知道”等。

在班级管理与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动辄“百度”“搜搜”。加之微博、微信、易信、来往,以及各种客户端满天飞,学生的碎片化阅读趋势一发不可收拾。如果不能加以正确控制与引导,让这些碎片化阅读完全占据学生的阅读空间,很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惰性的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不容易形成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进而思维萎缩,不利于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当然,碎片化阅读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实际上也不能算一个全新的事物,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和期刊阅读,甚至浏览的阅读方式,也可以归入其中。那么如何对碎片化阅读扶正祛邪呢?

首先,要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对碎片化阅读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分清其利与弊。碎片化阅读有其快捷、方便的优势。现代社会节奏快,有海量的信息待处理,时间被大大压缩,碎片化阅读迎合了这种形势。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它看起来阅读量很大,实际上有效信息、知识很少,也缺少沉淀。阅读的方式决定了我们对内容体会的深度。如果我们沉浸在碎片化阅读中不能自拔,势必成为思维怠惰、文化无根的人,谈何全面发展?这就好像忙起来时,凑合着吃几次方便面倒无大碍,假若长期以方便面为主食,势必导致营养不良,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要创新方法,多管齐下,扬长避短。学习与生活中完全摒弃碎片化阅读不大可能,也没有这个必要。只不过,要拿捏好浅阅读与深阅读、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量度。对于常识性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不妨用用碎片化阅读,以求省时省力;适度地刷刷微博、微信,倒也不失为一个写日记的新方法。而对于经典的阅读,则应采用深阅读的方式,并且最好是纸质阅读,便于适时整理阅读收获,书写阅读笔记,以求独立思考,全面探討,深入钻研。一个学期至少要选择两三部名著,采取这种方式来阅读。

最后,言教不如身教,教师自身也要避免碎片化阅读泛滥的倾向,静下心来,每天坚持读点经典,坚持读全本,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做好学生的表率。日常教学,要创新教学方法,要精讲精练,力求评价方式多样化,不搞题海战术,不搞重复、低效的训练,不搞一言堂,给学生读书的时间,给学生读书的甜头,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清华中学)

猜你喜欢
方便面纸质读书
我爱读书
方便面真方便
我们一起读书吧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