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堂阅读教学分析

2018-11-09 11:57王兰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性伦理文本

王兰

[摘 要] 秦始皇作为结束群雄割据局面的一代君王,统一了中国,统一了钱币和度量衡,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但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政治野心,他不管百姓的死活,最终导致王朝的短命。针对这一后世殷鉴和历史研究的焦点,文章从文本、人性、伦理层面链接文本,引导思维的有效拓展,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愿意探究、主动探究,走近历史真相,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 文本;人性;伦理;历史

《阿房宫赋》是苏教版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中的一篇文章。据载,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嫌都城咸阳人多,原来的宫廷狭小,就在渭南营造新宫,面积庞大,隔离天日,到秦亡时,都没有完工。诗人杜牧依据一些历史记载,凭借丰富的想象,写下《阿房宫赋》,文中精心构想了阿房宫雄伟的建筑,再现了秦王室骄奢淫逸的生活。作为借助“过秦”而讽喻当今的同类型之作《过秦论》,是配套读本“兴亡的评说”专题中的一篇文章。而贾谊的《过秦论》是最早论述秦代兴亡的文章。高中选文着重评论秦始皇,综论秦统一天下及其迅速灭亡的原因,指出秦亡是“仁义不施”,文章气势宏伟、笔墨酣畅,被鲁迅称誉为“西汉鸿文”。

教师针对学生基础薄弱这一问题,首先,处理文本文言部分,对文本文义有效落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针对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作出要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由此确定课堂文本教学的重难点整合点在“链接文本,有效引导,思辨秦亡的原因”。

一、文本层面的铺垫

文本事实层面的铺垫,意即根据文本作者所列举的事实,从文本出发,谈论问题成因。如在杜牧《阿房宫赋》一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几方面来写阿房宫?作者就阿房宫想说明什么?问题的设置难度不大,经过学生合作讨论,学生能较快得出一致性的结果是从阿房宫的建筑宫室、妃嫔宫人、珍宝三方面来写;作者的目的是说明秦国统治者的奢侈生活。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就作者对阿房宫在三个方面的描写进行细化感受并感知:一写阿房宫建筑之宏大,写建筑先展开广阔而高俊的全貌,进而描绘宫中楼、廊、檐、复道、舞殿的恢宏;二写阿房宫美女之众多,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三写阿房宫珍宝之纷奢,写珍宝时,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如瓦砾。然而如此极力铺陈阿房宫规模大、美女多、珍宝丰并非作者作此赋的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透过这些说明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而也正是这纷奢导致秦王朝覆亡的原因。这是从文本层面向我们展现的秦亡原因。同样,贾谊《过秦论》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从秦孝公的崛起讲到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而统一天下,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形势由攻势转为守势,秦始皇不仅没有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反而焚书坑儒,以暴虐治天下,故 “诸侯并起,豪俊相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从事实层面,贾谊告诉我们秦之过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人性层面的阐释

在了解文本层面的基础上,追求课堂张力。不让学生止步于文本,而是能够真正地对所见事实有“真思考、真问题、真思辨”。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从人性层面讨论“秦亡的原因”。而要选择这个点在于:一方面是新课标对高中生的要求,即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另一方面,古语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性而需,需而求,求而哲,哲而格,格而行,行而习,习而性”,即性质决定需求,需求决定追求,追求决定哲学,哲学决定性格,性格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质,如此循环往复,终成定格,此乃人格。因此,探究秦亡,在追溯秦朝统治者由一步步崛起到履至尊而制六合,进而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由“攻到守到失”过程中,从人性层面的探究秦亡的原因是突显其意义的。作为一代君王的秦始皇,杜牧用一个词概括是极为准确的:独夫。何为独夫?即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人。作为统一天下的统治者来说,其实正如秦始皇所希望的那样,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他是想寻求千秋万世之业的,因此他马不停蹄、宵衣旰食地为国家统一四处铁蹄。但奈何本性的无道,而本性的无道其实和他的成长是有一定关系的,秦王嬴政的一生是没有感受过父慈母爱的,他有的只是被祖父抛弃,被父亲抛弃,被祖母背叛,被兄弟背叛,被母亲背叛,被妻子背叛,甚而在扶苏恳求他改变政策时,他认为儿子也背叛了他。以上可见,他的成长过程是恐惧与不安,缺少温情的,他的内心是从未摆脱过孤独寂寞的,所以,强烈的自尊心与认同感的需要让他萌生了对功业无穷的欲望,他要征服,他渴望征服,秦始皇在处理守天下这一时局时,面对六国国人亡国家破的情况,怨气满满,没有实行应有的德政,没有由战时法制转向和平时代法制,没有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给予休养生息的政策,而是在面对这一矛盾时,采用了相对极端的方法:“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振长策而御宇内。”应该说秦始皇本性的无道及过度的自信,最终使得天下俊豪并起,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秦的亡也是必然的。

三、伦理层面的论证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秦亡的必然性,课堂继续在内核的探究上下功夫,主张学生从伦理层面进一步思考秦亡的必然性。何为伦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侧。如:“天地君亲师”为五天伦;又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为五人伦。忠、孝、悌、忍、信为处理人伦的规则。从学术角度来看,人们往往把伦理看作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那么于统治者与百姓的关系来说,伦理即应是百姓忠于君,而君惜百姓。而现实的情况是什么?秦国通过血腥屠杀统一了六国,各国百姓都思念着自己的国家朝廷,六国的后人也都筹划着如何恢复故国。而秦王嬴政在马不停蹄征服天下的时候,我们发现他是一个国家主义者,而不是一个人本主义者,可以说他不负祖宗、不负国家、不负时代、不负臣僚,却独独负了百姓,孔孟的“仁者爱人,以仁义治天下”,在秦始皇这儿是完全不顾了,为了个人身前死后的享受,不惜加重赋税对百姓进行掠夺,强迫百姓服劳役修筑阿房宫、骊山陵墓,以及国家防御系统万里长城。真可谓“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没有基本的顾念;对天下著作是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对天下名城是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防民;对天下兵器是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对天下百姓是振长策、执敲扑,以笞天下民。如此愚民、弱民、防民、虐民,不施仁義,而贪图千秋万业之世,实在可叹!而百姓也终于不堪重负,奋起反抗了,秦朝的统治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到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真正的统治仅仅短短12年。作为一个统治天下的君王,在未统一之时,天下纷乱,百姓极渴望过上安宁祥和的日子,而这也只有天下统一,没有纷争的社会才能带来,因此对百姓来说,处于“攻势”之时,使用诈力、武力、不施仁义,这一为了统一短暂的忍耐,是可以接受的;但六国既灭,转为守势,却依旧崇尚诈力,与天下之民为敌而不施仁义,这就必然把自己孤立起来了。

责任编辑 吴 言

猜你喜欢
人性伦理文本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