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2018-11-09 12:01黄光义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产业化发展思考农业

黄光义

摘 要:本文从基层的农业生产条件基本特点说起,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笔者认为走绿色农业发展道路,是正确方向;只有保护和应用好本地特色农业资源与引进优良品种并举,才能循序渐进地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目标迈进;有效组织农户参与适度规模经营是根本途径;倾力基础设施和市场建设是根本保障。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1069

零散的“小农业”必须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才能与市场相接轨,这是广大农民、基层干部及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课题。然而从一亩三分地到产业化无疑是一个系统的变革过程,如果套用木桶理论来形容的话,其短板绝对不只是一块。

1 猴场镇农业生产条件的基本特点

1.1 交通设施建设有所发展,但没有交通大市场的主干线通过

猴场镇位于紫云自治县南部,距县城55km,209省道自北向南从猴场镇境内穿过,过境路段全长35km;全镇20个行政村通路率达100%,228个村民组通路率为75%。距离最近的高速公路匝道口紫云县城55km,望谋县城70km,罗甸县城135km。以猴场镇为中心的地区50km范围内没有交通主干线经过,实际上成为了交通上的死角,从而限制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大棕农产品进入外地市场的交易成本。

1.2 土地零散化严重,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猴场镇属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低中山丘原山峡谷区,在县内处于南部“凸”起地带,山体遮蔽大,切割深,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貌以山地为主,境内最高海拔1674.3m,最低海拔984m,一般海拔1000~1400m之间,相对高差690.3m。境内的山以高、陡、多、密为显著的特征,海拔落差大,切割深,土地零散化严重,3.33hm2连片的土地都屈指可数,不利于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1.3 人均耕地少,但可利用的荒地多

猴场镇辖20个行政村、228个村民组,农业总户数8306户,总人口42893人。全镇国土面积216.9km?。耕地面积2406.47hm2,林地6507hm2,可利用荒地3628.73hm2。实际上国土二调时,猴场镇的耕地面积达0.47万hm2,因为退耕还林退了一部份,农民进城务工撂荒了一部分,才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实际上可利用于农业发展的土地还是不少的。

1.4 立体气候明显,农业资源非常丰富

猴场境内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立体气候明显,农业小气候差异大,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资源丰富。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烤烟、红薯等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油菜,蓝靛等,干果类果品有核桃,板栗,毛栗等,水果有桃、李、梨、花红、石榴、杏、枇杷、酸枣、柑橘、柿子等。名优特色产品产要有山地辣椒,蓝靛,山苍籽,山地核桃等。

2 猴场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2.1 走绿色农业发展道路

因为“附近没有交通主干线经过”的区位条件,导致农产品的运输交易成本增加,发展和生产大宗农产品于市场方面处于劣势。如此的区位条件同时也限制了工业经济的发展,自然地屏蔽了工业经济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山青、水碧、天蓝、云白的环境下,达到农业的“绿色”生产标准是可能的。只要紧扣“绿色”农业这个特色,加强环境的保护力度,严格执行“绿色”农业生产标准,于市场营销活动中创立和坚守绿色品牌,消费者就认可绿色、放心、健康的农产品,农产品就可以走向大都市大市场,到达消费者的餐桌上。

2.2 循序渐进地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目标迈进

2.2.1 保护和应用好本地特色农业品种资源

山地辣椒,因其“味香美,辛辣适中”而远近闻名,采收红椒烘成干椒,或者剁成漕辣椒,是不可缺少的优质调味食材,深受客商亲睐;蓝靛,猴场生产蓝靛膏加工工艺是浸泡提取汁液,成品纯度高,杂质少,是市场上独一无二的上好的染布源料;山苍籽,猴场镇境内产出的山苍籽油柠檬醛含量高达80%以上,为国家免检产品;山地核桃,其主要特点核仁饱满,油足,芳香味浓。但在生产中都存在问题:山地辣椒品种杂乱,退化严重,抗病性差,产量不高;山苍籽树栽在杂树草林间,不仅产量不高,而且采摘时都很费工费时,采一天山苍籽的卖价还抵不上打一天工的工资,农户对山苍籽生产失去兴趣;近年来政府引导致力于核桃种植,但都是引进外地品种,丢掉本地山地核桃核仁饱满、油足、芳香味浓的品质,其成效甚微不说,来猴场买核桃的人都怕买到外地品种的核桃。

2.2.2 采取科学方法引进优良农作物品种

引进外地农作物品种,要先进行田间研究性栽培试验,摸索出适应当地农业小气候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后,才进行示范性种植,让农民观摩,让农民眼见为实,激发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然后再上规模发展。而不是听说某地种什么赚钱,就去跟着种什么,一来就上規模,走入供苗商,供种商大赚特赚,农民血本无归的怪圈。

发掘、保护和优化本地特色农业资源品种和引进外地优良农作物品种资源,做好农作物品种资源和种植技术储备,至于该种什么,应遵循市场规律,让市场说了算,才能循序渐进地走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目标。

2.3 组织农户参与适度规模经营

2.3.1 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农民,不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光是干部在吆喝,产业化发展一定只是空架子。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在有计划的召开培训会的同时,有条件时带农民群众到外地观摩学习打造示范区域,做给农民群众看,带动群众一起发展;要充分给予群众的“知情权,让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否则群众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在生产中还用传统办法,销售时不主动寻找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往往会受到不良商家恶意打压。

2.3.2 成立专业协会、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

利于群众在组织中实现科学技术,市场信息等的资源共享,利于以法人的形式与商家打交道,改变农民群众在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地位。

2.3.3 适度的规模经营

零散的“小农户”生产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农业生产不比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所固有的分散性,作物生长的周期性,劳动的分工协作少等因素限制了农业的大规模生产。农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与自身的土地资源状况相关,与农业机械使用率相关,所以规模大小应当“适度”,然后以农业专业协会、合作社等组织将这些小规模农户组织起来,积小规模成大规模,形成“市场—协会、合作社—小规模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2.4 倾力基础设施和市场建设

猴场镇不仅土地零散化严重,而且以土地为中心的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大部份耕地工程性缺水很严重,农业生产要素中的“水”要素成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短板,交通不便也制约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需以人挑马驮方式运输的不在少数,致使农产品运输成本增加,商品化率大打折扣。将农村零散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整治等办法,整合成集中、平整、连片、配有水、有路等设施健全的土地,让有经营能力的农民来耕种,农业才能顺利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市场建设可分为硬件和软件2个方面,硬件方面包括农产品交易市场,仓储,物流,冷链配送,交通设施等,软件方面包括引进农业企业,培育农业经纪人,农特产品品牌创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土地确权等。如果引不进农业企业,农业经纪人不活跃,物流业不发达,农产品就很难卖出去,没有仓储、冷链配送设施,如果遇到市场滞销的情况,一定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谷贱伤农”局面。只有夯实市场基础,键全市场功能,才能有效地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牛若峰.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特点与方向[J].北方经济,2012(11).

[2]王青.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J].科技导报,2012(10).

猜你喜欢
产业化发展思考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分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