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月川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省南充市 637002)
宏村村落位于黄山余脉之一的雷岗山脚下的溪谷开阔地带,山水环抱。以雷岗山为主山,其后有当地人称为头坞山、中坞山的祖山、少祖山。其东西走向的山脉高大,被村人视为来龙圣所,村之屏护。左壁山为东山,右壁山为龟山,形成连绵环抱之势。西面有西溪流淌而过,串联南湖环绕村庄,东面有东溪流过,向南经过水口汇流入奇墅湖一路流向新安江汇入钱塘江。南面有吉阳山为案山望岳,以及各水口沙山作为护山。
水系景观由村落北面水口进入,在村落中蜿蜒贯穿,最终汇入南湖。由北至南利用自然地形3.96m的高差使场地中水圳水系得以最终实现。
时移世易,早期的景观随着村落的发展变化不断改变。然而由水系景观串联形成的村落景观空间则相对完好的保存下来,显示了水系景观的基本空间关系。如赫曼·赫茨伯格所说的“然而形式通常或多或少地留有它们所属的时代和地域的痕迹,而空间——即使是它们的对立形式——至少在理论上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属于外部空间的水系景观空间中,由水口和南湖的开阔空间串联水圳组成的狭小街巷空间以及月沼池塘广场空间组成整体的景观空间。以南湖为序幕,月沼为重点,水口为收束,形成空间序列。
村落水系景观贯穿全村,所以水系景观的交通流线与村落的交通流线重叠。又由于居民的取水需要,水系在村落中的位置确定和小于百米的取水距离密切相关。故水系景观的交通路线在南湖到月沼段形成复线化,又在月沼到水口段集中在了茶巷弄——上水圳一线,复归到了单线。整体来看水系景观的交通流线是村落交通流线的一部分,成树状由水口向南湖发散。
景观需要必要的观赏距离和适合人眼的视野范围,才能合乎目的地让人欣赏到美。因此对于水系景观的视线分析一方面是欣赏水系景观的理性分析,另一方面是对景观设计观赏目的的合理推论。
水系景观的视线由视域开阔的南湖向视域狭窄的街巷——水圳空间变化,在月沼形成类似于天井的视域,最后在水口由狭窄的街巷——水圳向西溪河谷的开阔视域变化。营造一种契合空间序列韵律又合理反映立面比例的视线变化,从而对水系景观形成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视觉印象。
水口、南湖是整体水系的出入口,融入了自然景观;而水圳和月沼在村落街巷中流淌并入街道空间和公共空间形成内部景观。
关于水口有“水口者,一方众水总出处也”之说,体现水口对于村落的重要性。宏村引水自西溪,在北面水口处设置滚水堰(又称石碣头)抬高了上游水面1.8m形成落差。一方面有利于减缓西溪流速,用作夏季暴雨季节的拦水防洪,另一方面形成水落差后有利于在相对低处的水口引水。水口水深0.3m,渠道宽1.37m,是整个宏村水系的引水来源,也是主要水源。在水口与水圳相连的还有一条相对较短的溢洪道辅助泄洪(见图 1)。
图1
宏村水圳全长1268m,其中由上下水圳构成的大水圳全长716m,东段小水圳全长552m。水圳渠道宽度为0.2~1.4m不等,深度为0.3~0.9m不等,因各段地形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宽度和深度,同时还有沿着水圳居住的各户人家引水入户的暗渠难以测量。在水圳各明渠间或设置有穿插在渠道0.26m高处的青石,青石长0.7~0.9m不等,宽0.4m,厚0.1m,用作垫脚石。垫脚石的设置有:①过滤渠道;②人在通行中的避让空间;③便于取水三个方面的作用。通过合理的取舍衡量水圳大致沿西北东南走向贯穿村落,在配合以64口水井促成了村民取水距离小于百米的便利(见图 2)。
图2
在靠近村落中心的汪氏宗祠门前,掘有面积为1206.5m2的非标准半圆形池塘,名为月沼,是宏村水系的次要水源。月沼直边长40m,弧长60m,周长为100m,塘深1.5~1.6m,边缘水深0.8m,蓄水约1500m3。月沼底部有一天然泉眼,所以推测底部应为漏斗状。而月沼挖掘为半圆状更多的是居于地形原因而求得最大蓄水面积的需要,并非所谓的“月满而亏,事满而损”的哲理体现。月沼西北角为上水圳进水口,正南面有一下水圳出水口,东南面有一小水圳出水口。月沼是各水圳的交汇处,也是村落内部最大的蓄水池和水景观空间(见图3)。
图3
在村落南面有围护村落的人工湖,其面积为20247m2,名为南湖,是宏村水系中最大的蓄水空间,是整个水系的出水口,也是灌溉用水的来源。南湖周长820m,湖深1.5m左右,边缘水深0.7~1.1m不等,平均水深0.8m,蓄水约17000m3。主要进水口有两个,分别是正北面的下水圳进水口和东北角的小水圳进水口。在南面的主要出水口也有两个,分别是偏东南出水口和偏西南出水口。南湖从北面入水,南面出水灌溉分布在村落外围的耕地(见图4)。
宏村水系景观兼具实用性、审美性和文化性,是由宏村所处的徽州地理文化条件所孕育的独特的景观系统。在这一景观系统中,对于水体的处理和运用营造了一种富于变化的空间韵律的景观空间。其结合自然地形整体地设计规划,循环的活水利用以及一水多用的设计思路和营造手法颇具匠心,对于今天的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启发意义和借鉴意义。
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