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王不留行引种试验

2018-11-09 01:53
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焉耆株数滴水

(兵团第二师二十一团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 焉耆县 841111)

王不留行别名王不留、留行子、大麦牛、麦蓝菜、奶米等。王不留行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70 cm,全珠无毛,呈灰绿色。种子圆球形,直径1.5~2.0 mm,黑色,种子形状似油菜子,未成熟者为红棕色,略有光泽,密布细小颗粒状突起,种脐圆点状,一侧有1凹陷的纵沟,千粒重4.39 g,质硬,胚乳白色,胚弯曲成环,以粒饱满,色黑者为佳。以成熟的种子供药用,有行血调经、消肿止痛、催生下乳等功效,主治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疮疖肿毒、胆结石等症[1]。本文旨在调查王不留行在焉耆垦区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等种植表现,以为该药材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试验在二十一团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地进行,试验地面积 0.33 hm2,施底肥 18.75 kg/667m2,其中三料磷12.50 kg/667m2、磷酸二铵6.25 kg/667m2,前茬辣椒,产量550.00 kg/667m2。

土壤基础肥力:碱解氮101.5 mg/kg、速效磷42.6 mg/kg、速效钾 63.7 mg/kg、有机质 22.3 g/kg、pH 8.01、水溶性总盐0.2%,土壤质地为壤土,土壤肥力中上等水平。

1.2 试验材料

供试中药材王不留行由江苏宿迁中泽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1.3 种植

1.3.1 铺膜

2017年3月23日铺膜,采用膜宽70 cm的地膜,一机一膜,播幅1.0 m。

1.3.2 种植

王不留行种植采用膜下加压滴灌技术,一膜一管,一膜双行,人工打洞、点种、覆土。3月27日点种,点种深度3 cm,每穴人工点种15~20粒,用种量 500~600 g/667 m2。行株距配置(50 cm+50 cm)×25 cm,每穴单株留苗,理论株数5 300株/667 m2,保苗株数3 700株/667 m2。

1.4 田间管理

1.4.1 出苗、定苗

4月6日出苗,4月18日定苗和培土。

1.4.2 中耕除草

于4月15日进行1次机械中耕。分别于4月10日、4月20日、4月28日、5月10日、5月26日、6月12日和6月22日人工除草6次,于6月30日和7月10日拔除大草2遍。

1.4.3 病虫害防治

于4月28日用高效氯氢聚酯+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1次,分别于5月10日和5月20日用65%代森锰锌或50%多菌灵防治叶斑病2次。

1.4.4 滴水、滴肥

分别于4月14日 (滴水时间5 h)、4月 29日(滴水时间 5.5 h)、5月 13日 (滴水时间 10 h)、5月29日(滴水时间7 h)、6月14日(滴水时间6 h)和6月28日(滴水时间6 h)滴水6次。于4月25日、5月15日和6月11日滴肥3次,随水滴施专用肥31.8 kg/667 m2,全期总投肥量 50.6 kg/667 m2,氮 ∶磷∶钾 =1 ∶0.7 ∶0.2。

表1 生育期

表2 农艺性状及产量

1.4.5 采收

当全田有75%的种子成熟或籽粒多数变为黄褐色,少数变为黑色时即可将地上部分割下,置通风干燥处后熟3~5 d,晒干,脱粒,除去杂质即可出售。本试验栽植的王不留行于2017年7月14日人工采收,收获期略偏晚,掉粒严重,产量受损。王不留行种子极易脱落,收割要及时,以免影响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王不留行从点种到出苗的时间为11 d,出苗到起苔的时间为36 d,从起苔期到始花期需26 d,始花期到末花期为21 d左右,末花期到种子成熟时间为11 d,从出苗到种子成熟的天数为91 d。

2.2 农艺性状及产量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王不留行平均株高67.90 cm,茎粗0.94 cm,一级分枝数18.60个,二级分枝数40.60个,单株坐荚数450.00个,每荚粒数23.00粒,千粒重4.39 g,测产产量168.10 kg/667m2,实收产量145.70 kg/667m2。

3 小结

(1)通过2017年对王不留行的引种试验可以看出,王不留行生育期短,病虫害很少发生,抗逆性较强,产量可达150 kg/667m2左右,适宜焉耆垦区大面积种植。(2)王不留行在焉耆垦区最佳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应在霜前播种、霜后出苗,播种越早越好,可延长其生育期,有利于提高产量。(3)2017年引种的王不留行行距配置是(50 cm+50 cm)×25 cm,种植密度稍稀,来年种植可采用株行距配置为(50 cm+50 cm)×20 cm种植模式、每穴单株留苗、理论株数6 600株/667 m2为宜。(4)王不留行成熟时要及时收获,否则极易掉粒,严重影响产量,一般当全田有75%的种子成熟时即可收获。

猜你喜欢
焉耆株数滴水
子午岭细裂槭天然分布及其重要性研究
不同品种苎麻新麻分株力差异比较及其与农艺性状指标的相关性
有趣的滴水实验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焉耆北渠村采风(外四首)
小水滴
焉耆味道
盛世才时期新疆焉耆地区妇女运动发展研究
巧解“植树问题”
滴水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