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山水园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园”
——公园城市规划建设讨论

2018-11-09 03:25
中国园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基底公园空间

王 浩

“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来城市的美好畅想,旨在追求人与自然矛盾的平衡点,营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人居环境[1]。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迅速,经济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城市绿化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的人口扩张、城市蔓延、生态基底破坏、水土流失、交通拥堵、物种多样性减少、资源污染等问题仍然威胁着国民的生活[2-4]。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人居环境品质降低,“绿色”成为城市中游离的小岛。

追溯古今中外园林的发展历程,对于生态自然观的追求从未改变。在中国古典园林规划设计中,自然山水园强调对自然基底的尊重,要求尊崇“国野一体,有机联系”的造园观(图1);人工山水园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将天然之趣深藏设计之中(图2)。西方造园从最初追求几何、轴线的形式美,转化为对自然式、乡土化、保护性、恢复性的追求,在这样的变化中逐渐体现出对自然的欣赏、对功能的划分乃至对人的重视(图3)。

为解决城市现实危机,重拾生态自然观,适应新时代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公园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其规划设计可从顶层设计、规划理念、城市定位等方面追求创新思想;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环保生活方面追求绿色理念;从城乡发展、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从城市功能、城市空间层面追求开放包容的设计;从生活状态、主客关系方面追求共享的目标,以期建立集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于一体的公园城市。

1 从中西方城市发展历程探讨公园城市发展理念的树立

由公园和公园路有机组合而成的城市公园系统发端于美国,其开创者奥姆斯特德提倡保护自然,主张将乡村带入城市,强调城市绿化。伴随着公园系统理论的发展,工业社会关于城市的美好构想也在演变,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由此而生。它是为健康、生活和产业而设计的城市,融合了城市与乡村,是城与乡的结合体,因此田园城市的理论构想可以认为是公园城市规划的起源[5-6]。

此外,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还吸收了近年来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的发展历经了钱学森的“山水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再到生态园林城市的演变。其中,园林城市是基于中国特殊环境提出的,强调城市景观的塑造,凝聚传统的审美情趣;森林城市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主题,主要实现3个方面的转变:从注重视觉效果向视觉与生态功能兼顾的转变,从注重绿化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向提高土地空间利用效率的转变,从集中在建成区的内部绿化美化向建立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7]。生态园林城市是一个动态的目标,是基于园林城市的升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此类发展模式虽突出以生态为核心,注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保护性,但均是在城市空间里填绿,以增加绿化率为宗旨,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8]。

进入新时代后,城市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公园城市理念应运而生。作为新时代发展的理念和目标,公园城市借鉴西方城市公园系统、田园城市等经典理论,延续中国城市的发展沿革,兼具山水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特色,摈弃传统的“填空式绿化”,将城市纳入自然,作为自然的组成部分,实现“城在园中建,人在园中居”的规划模式,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2 从古典园林造园观探讨公园城市的核心目标与内涵发展

从字面上来看,“公”反映公共生活,强调公共交往功能;“园”反映绿色基底,强调生态系统;“城”反映城市空间,强调人居与生活;“市”反映经济产业,强调产业经济活动。

从本质上来谈,公园城市是为了缓解人与地,城与乡,灰色与绿色之间的矛盾,寻找人与自然矛盾的平衡点而诞生的。其矛盾缘起可追溯到远古时期,从原始社会的敬畏自然到农业社会的改造自然,再到工业社会的征服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一步步加剧。公园城市从自然山水园设计的角度诠释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即在天然的山水格局上,稍加修饰,形成以国(城)为核心,野(自然)为边缘的“城在园中”建设模式。而城市空间建设则类似于人工山水园,虽平地起造,却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准则,师法自然,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之趣[9],最终实现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图1 中国自然山水园Fig. 1 Painting of chinese natural landscape

图2 中国人工山水园Fig. 2 Painting of chinese artificial landscape

图3 西方园林Fig. 3 Painting of western landscape

基于上述分析,公园城市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念的现代传承,强调传统山水观以及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注重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其规划建设以公园体系规划方法构建城市空间,以自然山水格局为生态基底,以人为核心,集聚生态、功能、景观、文化四大要素,勾勒一幅“自然山水园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园”的优美画卷。

3 公园城市发展模式

公园城市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核心,融合绿地与城市用地2个层面,以文化作为精神轴线贯穿城市建设过程,打造“城在园中建、人在园中居”的理想环境。城市中心是居民生活集聚区,向外发射形成五环,代表城市的绿道体系和交通网络;按照距离居民生活中心的远近划分,最近处为生活区,最远处为乡村地带;同时,融合公园的代表类型,整体上形成“游园-社区公园-综合公园-郊野公园-自然山林”的多层级城市绿地体系(图4)。

公园城市作为新时代城市规划的理想型,结合上述对其发展模式的研究,总结出“三大、三塑、三感”的发展策略。“三大”即大统筹、大融合、大集聚,旨在统筹城乡格局,推动公园城市协同发展;融合产业模式,推动公园城市产业升级;集聚功能效益,推动公园城市集约建设。“三塑”则是以规划自然山水园的方式,塑造公园绿色基底;以设计人工山水园的方式,塑造公园城市空间格局;自然、山水层层相扣,塑造公园城市特色风貌。公园城市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因此人民的“三感”,即获得感、存在感和幸福感,将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 公园城市建设的方法体系

公园城市建设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其方法体系营建主要从基底塑造、空间构建、设施完善以及人居环境建设四大方面分层级入手,构建集新生态、新形态、新业态、新状态及文化魂于一体的“四新一魂”建设方法体系。首先秉承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利用山、水、林、田的自然格局构建生态基底,体现城市新生态建设;其次结合绿色生态基底约束城市形态发展,合理开发用地,建设一个被绿色包围的城市空间,体现城市新形态建设;再以文化创新为导向,丰富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并将其产业化,体现城市新业态建设;最终形成“城在园中建,人在城中居”的生态人居环境(图5),体现城市新状态建设。

4.1 生态基底的塑造——“新生态”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可见生态基底构建是公园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公园城市建设主张尊崇自然、保护自然,其规划设计应打破常规“摊大饼”的城市发展模式,充分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观,利用规划自然山水园的方式将城市纳入公园之中,结合山、水、林、田等自然要素,以绿为底,遵循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空间构建原则,协调互促共生的城乡关系,建立城乡生态网络,统筹区域生态建设,控制开发强度,建立“城在园中建,人在园中居”的生态格局。此外,在生态基底的修复与建设过程中,可针对性引入生态净化、雨洪管理、智慧园林、AI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生态技术,强化生态管控,搭建“城园相融,全域公园”的生态系统,重塑“城绿相融、城乡一体”的生态基底。

图4 公园城市发展模式Fig. 4 Park City development diagram

4.2 城市空间的构建——“新形态”

“城在园中”是公园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类型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其形态规划应当尊重山、水、林、田的自然格局,并以其为天然屏障,进行组团空间布局,将城市组团空间的发展严格限定于自然之中。公园城市空间建设借鉴人工山水园的设计方式,追求师法自然,主要从空间形态、用地规划及交通体系规划3个方面入手。首先,在空间形态规划上,尊重自然生态基底,控制城市的外延发展,将城市空间置入自然肌理中。通过深度挖掘当地的自然空间格局,合理组织城市形态建设,利用紧凑布局集聚功能效益,满足人民的多元化需求,推动城市集约建设;同时注重城市形态与乡村形态的协调,统筹城乡格局,形成独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空间形态。其次,在用地规划上,应严格控制和约束土地的用地性质及开发建设强度,联合一二三产,实现城市业态新升级,形成大小空间交错、人文自然交融的格局。最后,在交通体系规划上,利用高效、快速、完善的交通网络,串联城市商业区、生活区、生产区、高新区等城市零散区域,健全城市空间结构,提升交通运输效率[10]。

4.3 基础设施的健全——“新业态”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公园城市将公共基础设施作为一项产业引入市场机制。公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蕴含了人民生活的精神内涵,是城市特色产业的重要体现方式。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应以文化为导向,促进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并行发展,其类型一般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以及制度保障机构。

在生产性基础设施构建过程中,应以产业规划为指导,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业态、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融合化发展为目标,延伸产业链,提升生态产品供给的质与量,增强产品体系的综合竞争力。社会性基础设施主要服务于人民的日常生活,注重人民的体验感,通过结合城市的人文文化,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趣味性。制度保障机构同样以人为核心,以便民惠民为原则,从人民的角度考虑安排城市保障设施工作,通过创新保障服务机制、拓展保障内容、推进保障设施的信息化建设,进而更快、更高效的为人民服务。

4.4 人居环境的建立——“新状态”

公园城市建设不仅仅停留在规划城市环境、丰富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将“人”作为其建设核心,以公民的存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根本出发点,以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态空间为终极目标,积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公园城市中的“公”字,强调为公众服务的重要性,通过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融的社会格局,铸造人民共享的生活环境,进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同时,扩大居民在公园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参与度,注重居民生活满意度,并将二者作为城市工作的评价依据,优化市民、公园、城市三者关系[11],营建和谐繁荣的城市状态,让城市的功能更加开放、社会服务更加均衡、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4.5 特色文化的凝聚——“文化魂”

文化是一种非物质形态,作为“魂”贯穿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形态、业态和状态四大方面。文化的灌注能够提升城市软实力,结合地域、历史,形成多元文化主题的特色空间。在生态文化中,主张利用自然文化,塑造城市特色基底空间,注重山水棕地修复,城绿协同发展;在形态文化中,通过挖掘城市文化,优化城市风貌,丰富城市空间结构;在业态文化中,发展特色经济,将文化渗入城市产业,引领产业创新升级;在状态文化中,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宣传城市特色文化,丰富居民精神文明生活。

5 结语

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自然环境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当代社会经济综合性发展的重大问题。公园城市应当体现新时代的全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山水林田城”生命共同体,形成“人、城、境、业”和谐发展的美好家园,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园城市这一理念建设,科学性、前瞻性、参与性地解决城市中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城乡住房等方面的发展与生态相协调的问题,风景园林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其未来发展中,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研究热点问题,丰富理论基础,探索更为完善的方法体系,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及战略方针。

图5 公园城市层级性建设Fig. 5 Layers of Park City construction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基底公园空间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在公园里玩
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向量方法——基底建模法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一见如故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