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 柯宗鑫
北京某同学刚考上大学就向父母承诺,上大学的所有费用均为向父母借贷,自工作后逐步偿还。当其因自食其力的独立精神被大众赞不绝口时,众声喧哗之下,我们却很难不提出疑虑:自付学费的自强之举背后,有价金钱与无价亲情的泾渭分明,能否奏出和谐悦耳的乐章?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孔子此言发人深省。无价之“礼”的尊严远比有价之“羊”更值得珍惜。诚然,在踏入大学这座象牙塔的大门前,该同学便能如此果敢地做出这“欲去告朔之饩羊”的重大决定,其精神令某些骄奢成性、懒惰成风的“双亲寄生虫”不能望其项背。该同学收获一片赞誉实在情理之中,不足为奇。然而,当这把光滑锋利的“手术刀”落在亲情之上时,他可曾想过其是否有伤于亲情中敏感的神经,于“礼”何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纽带,从来不就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吗?
从社会经济学大循环理论的角度看,父母与子女之间,从来就不是单向的给予与被给予的关系。李密在《陈情表》中如是云:“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种乌鸟私情、血浓于水的亲情,至今仍使我们泪满衣襟。由此观之,从父母抚养子女到子女赡养父母,角色的互换体现了亘古不变的亲情伦理。此过程中双方的辛劳与付出都是无价的,又岂能厘清?假使果如其言,该同学还清了自己上大学期间借贷的所有费用,甚至将自出生之日起的一切大小账目一并结清,那时,曾为自家孩子成熟懂事而倍感骄傲的父母,是否也得为自己接受孩子重金购置的营养保健品而心怀愧疚呢?
我们决不能简单地以为,偿还了大学期间的所有借贷就是一劳永逸地回馈了父母所有的恩情。这最多是“角色互换”的第一步。若是让本无恶意的独立自强演变为淡化亲情的温床,这样的“去羊之举”不要也罢。与其敲锣打鼓地订立所谓的“亲子协定”,不如在情感与经济等诸多维度上,踏踏实实地给劳累奔波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一个永不变色的交代。也许父母更在乎你在大学中学业有成,而不是所打白条的多少;也许父母更期待你在工作之后多抽空回家看看,而不是所给金钱的多少:真情永胜真金,爱“礼”即应如此!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只有两厢共鸣,恪尽其礼,假以时日,还以点点滴滴,桑榆暮景,未来可期。
点评作者以颇为老到的语言评述了一个社会事件,并清晰地指出自己的观点:不应完全区分父母的给予与恩情,父母的给予包含着深沉的亲情,这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从文章独特的论述角度来看,作者善于思考且视角新颖。全文逻辑严密,层层推进,引用多句名言,论证翔实。(张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