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120例疗效观察

2018-11-09 10:54宋孝福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经颅组间神经功能

宋孝福

抑郁症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高达25%~60%,且中、高度抑郁患者较多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忧郁、失眠多梦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陷加重,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疾病的康复[1-3]。因此,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改善临床症状和不良情绪尤为重要。本文对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120例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共228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45~69岁,平均(55.1±3.9)岁;平均病程(4.3±2.2)个月。对照组108例,男65例,女43例;年龄49~72岁,平均(56.9±4.9)岁;平均病程(4.1±1.9)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精神疾病者;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治疗依从性差者;对治疗药物过敏者;大面积脑梗死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百适可,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06),10 mg/d,1次/d。治疗3周后,根据患者个体反应,最大剂量可增加至20 mg/d,1次/d,治疗12周。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行低频磁刺激治疗。磁刺激治疗仪为圆形线圈,直径9 cm,对患者双侧额叶部位进行磁刺激。线圈置于左右前额部位,与头皮相切,线圈柄朝后。刺激强度调整为场强2.0 T,刺激频率调整为0.5 Hz,阈刺激强度为90%。每个部位进行30次的治疗,1次/d,治疗1个月。针灸:主穴取印堂、三阴交、心俞、内关、血海、神庭、风府、神道、百会、大椎,辅穴为水沟、太溪、肾俞、头窍阴。采用导气针法,针刺得气后,均匀提插捻转,针法操作幅度、频率相等,保持连续性。其中三阴交、内关、神庭、百会留针30 min,1次/d,治疗1个月。

1.4 判断标准和观察指标 显效:精神症状基本消失,HAMD减分率≥75%,偶见不良情绪,但不影响日常生活;有效:精神症状部分消失,HAMD减分率≥25%,不良情绪得到一定改善,但影响正常生活;无效:症状无改善,常伴有不良情绪。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状况,共24个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评分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

采用神经功能量表 (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0~42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

采用巴塞尔指数量表(BI)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状态,0~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HAMD、NIHSS、BI各量表评分采用(±s)表示,行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采用率表示,行X2检验,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80.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HAMD对照组 108 治疗前 28.6±5.9 108 治疗后 21.6±4.9*观察组 120 治疗前 26.7±5.5 120 治疗后 12.3±3.3*#

2.3 两组患者NIHSS、B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明显下降,BI评分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NIHSS、BI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患者NIHSS、BI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NIHSS BI对照组 108 治疗前 18.5±3.9 51.6±9.7 108 治疗后 15.6±3.1* 61.3±10.5*观察组 120 治疗前 17.9±3.3 51.9±10.6 120 治疗后 7.3±2.8*# 85.8±12.3*#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性神经系统疾病,分为出血性与缺血性两类,患者受累部位的血循环出现障碍、神经组织水肿等情况。脑卒中病情变化迅速、发病率高、致残率及死亡率高,因此,多数脑卒中患者多在发病后出现抑郁症。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报道显示至少有40%~50%的脑卒中患者有抑郁体验,而且多发生在脑卒中后2个月~1年。脑卒中后抑郁属于情感障碍性疾病,起病比较隐匿,不易被察觉,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出现轻生念头甚至自残,此时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多难以控制[4-5]。临床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定义为脑血管病后出现的以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临床症候群。临床研究表明[6-7],患者大脑受损后,大脑神经生物学,即5-羟色胺含量及去甲肾上腺素明显下降,临床主要表现为兴趣降低、疲劳、记忆力和计算力减退、思维定向能力下降、精力减退等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下降,且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焦虑或紧张情绪,影响治疗、康复效果。

目前,经颅磁刺激在治疗神经心理疾病领域广泛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Barker成功研制出第一台经颅磁刺激仪以来,该技术凭借其无创无痛的优势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运用,其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时变电流流入线圈,通过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磁场进而出现感应电流,增加被刺激部位的脑电流。低频磁刺激能引发刺激后皮质下抑制,而高频、低强度磁刺激会增加大脑皮质的兴奋性[8]。

脑卒中后抑郁属中医“郁证”范畴,病因为脑络瘀阻,气血壅滞不通,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情志不遂,肝气郁滞,因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关键在于通利脑络,调畅气血。针刺百会穴、印堂、神庭等穴位可达到通络开窍的功效,针刺心俞、内关、血海等穴位可达到活血通脉的功效,针刺三阴交调和阴阳。动物实验研究表明[9-10],针刺百会、内关、三阴交等穴位能够减少慢性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提高血清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80.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抑郁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综上所述,在常规用药基础上,采用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提高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治疗方法确切。

猜你喜欢
经颅组间神经功能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