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定量评价与足迹分析

2018-11-09 07:49唐志强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34期
关键词:皖北皖南测度

唐志强

(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蚌埠 233040)

1 引言与文献综述

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十八大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建设”改成“建成”二字,适应了中国现阶段发展的需要,在各方不断努力奋斗下,我国不断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前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均得到一定发展。当前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党的十九大提出,从2020-2035年,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当前形势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以安徽省为例,测度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与进程,并进一步探索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响因素。

当前,许多学者对于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行了一定研究。主要有:杨万江和朱允卫(2004)以农村为着眼点,运用层次分析法,涉及经济运行、社会进步、政治民生、生活质量、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具体选取26个具体指标,对全国和浙江省的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行了测度和分析;黎明泽,林佩红(2014)从经济、社会、生活、民主、文化、生态6个方面,选取29个指标,建立了发达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评价体系。张引等(2017)以贵州省发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度并分析国家级贫困县Z县的发展进程以及发展短板、重点;朱启贵(2017)在系统研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肖宏伟(201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构建涉及五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 安徽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定量评价

2.1 指标体系设计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从经济、农业、国民素质、社会文明,生态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这些要求,以及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之上,本文将测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其中,经济发展子系统:选取人均GDP(元)、非农产业增加值GDP的比重(%)、城镇化率(%);社会和谐子系统选取城乡居民收入比、总人口文盲率(%)、非农就业人员比重(%)三个指标;民生改善子系统选取每万人医院病床数(个)、每万人口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五个指标;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森林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比例(%)六个指标。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2007-2016》,研究时段2006-2015。

2.2 研究方法

多指标的测度一般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由于主观评价常常伴随着人为因素,评价结果可能因主观原因带来偏差,为了避免这一影响,安徽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测度采用客观赋值的方法——熵值法,并采用Matlab软件计算。

2.3 安徽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评价

根据测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Matlab软件计算,计算2006-2015年安徽省各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综合值。

图1 皖北各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值(2006-2015)

由图1可知,皖北各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差异较大,其中,处于较高水平的是淮南市、淮北市;处于中等水平的是蚌埠市,处于较低水平的是亳州市、宿州市、阜阳市。从时间上看,各市的发展趋势也大不相同,淮南市2006-20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值在0.0690上下浮动,2010-2015年间波动较大,且呈现下降趋势,综合值从2010年的0.0681下降到2015年的0.0414,下降幅度为0.0267。淮北市2006-2015年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呈现小幅度波动,整体保持平稳态势;2006-2015年,蚌埠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值大体上升,发展态势良好;虽然亳州市、宿州市、阜阳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较低,但从2006-2015年的发展上看,有逐渐变好的趋势。

图2 皖中各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值(2006-2015)

由图2可知,皖中除合肥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差异不是很大,合肥市处于较高水平,安庆次之,六安、滁州差距不大。从时间上看, 2006-2010年间,合肥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值波动不大,而从2010年开始综合值开始下降,由2010年的0.0889下降到2012年的0.0752,降幅为0.0217,这可能受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2012-2015合肥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值开始呈上升趋势,由2012年的0.0753上升到2015年的0.0890,上升了0.0142,发展趋势逐渐变好;2005-2014年,安庆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值处于平稳态势,2015年有所增加,从2014年的0.0445上升到2015年的0.0658,涨幅0.0213;2006-2015年间,六安和滁州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发展趋势良好;2006-2010年,巢湖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值基本处于平稳。

由图3可知,皖南各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存在一定区域差距。其中,铜陵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最高,可能受安徽省行政区域划分的影响,2015年有所骤降,由2014年的0.1211下降到2015年的0.0608,降幅达到0.0603;2006-2015年间,黄山市、宣城市、池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大体山呈现转好的态势,其中:黄山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值2006-2009年小幅度波动,2009-2015处于上升趋势,由2009年的0.0804上升到2015年的0.1043,上升幅度为0.0239;宣城市总体波动不大,呈现小幅上升,2015年比20066年上升了0.0083;池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值处于稳步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0.0538上升到2015年的0.0915,涨幅为0.0377。

图3 皖南各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值(2006-2015)

3 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安徽省皖北、皖中、皖南三大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区域差异,计算得到三大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06-2015年的均值,如表1。由表1可知,安徽省三大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差异较大,三大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得分整体上为:皖南均值0.083,皖中0.053,皖北0.043,可见,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得分远高于皖中、皖北,处于区域领先地位,皖中略高于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得分。从时间上来看,各地区发展趋势大致相同,2006-2015年间:皖南、皖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值整体保持平稳状况,并无大幅度的波动情况;皖中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值呈现小幅度上升,总体上升了0.0034。

表1 皖南皖中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得分(2006-2015年)

4 对策与建议

首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为了更好的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城市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重点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关注农村发展,加强对农村建设的指导,同时,政策、资金进一步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民生活、生产状况,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逐渐缩小城乡差距,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其次,加强合作交流,缩小区域差异。由2006—2015年各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值可知,各地区差异很大。皖北地区,亳州市、宿州市、阜阳市处于较低水平,但发展趋势良好,要继续保持向好的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民生工程,实现经济绿色健康增长,社会和谐发展;同时,处于中等以下水平的城市也要进一步向高水平城市看齐,深入剖析自身发展不足,学习淮北、淮南地区的先进经验;皖中地区,合肥处于核心地位,要发挥好中心辐射作用,带动安庆、六安、滁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皖南地区也是如此,铜陵市要发挥中心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城市共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后,三大地区之间要加强合作交流,皖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要带动皖北和皖中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做到共同努力,共同提高,逐渐缩小城市间差距,促进安徽省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猜你喜欢
皖北皖南测度
摄影·美好安徽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测度
《皖南印象》
皖北区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