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莲,袁 琳
改革开放40年来,高等院校体育研究发展趋于成熟和理性,并出现了多学科融合研究,研究内容更广,更深。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具有承接中小学体育教学,启示社区体育的作用;高校体育科研作为高校体育的理论支撑,直接推动着高校体育的实践发展,指导着高校体育前进方向,促进着学校体育学科研究的完善;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高校体育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将1981-2017年CNKI数据库中16本体育核心期刊发表以“高校体育”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作为研究数据,绘制关键词共现分析图、时区图谱等,对知识图谱进行解读,反映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高校体育的热点研究领域和前沿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本研究所用研究文献样本来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CNKI数据库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目前与其他中文学术数据库相比,CNKI数据库文献覆盖面最全、数量最多,可以很好地反映具体研究主题的研究成果与水平。本文数据采集时间为:2018-02-01,检索设置:“主题词=高校体育”,文献来源选定为16本体育核心期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体育与科学、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科学、体育学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时间截至2017年12月31日,检索到3618篇相关论文。经过整理筛选(合并与筛除学报介绍和会议通知等),最终以3571篇文献作为本研究的初始数据。
本文采用CiteSpaceⅢ[5.1.R8 版本(64位)]可视化应用软件对检索整理后的所得数据绘制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软件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于2004年9月开发的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等,对特定领域文献(集合)进行计量,以探寻出科学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知识转折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2]。自开发以来,CiteSpace引起了各领域众多研究着的关注,主要应用研究领域是图书情报数字图书馆和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体育学科排名第四,截至2017年底,知识图谱在体育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文献已达266篇,在中国知网16本体育核心期刊刊载的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应用研究论文达43篇,CiteSpace软件在体育学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起始于2010年王琪运用知识图谱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应用研究[3];此后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国内外体育科学研究前沿、竞技体育、体育文化、体育政策热点、运动心理学等诸多方面。
本文采用CiteSpaceⅢ[5.1.R8 版本(64位)]的可视化应用软件对检索整理后的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先将检索整理后的文献数据以Ref格式转换为软件所需Download_2018.TXT格式,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数据进行转换,然后进行功能选择:时区分区为4,阈值选择50,Term Source选择DE和ID,Node Types选择Keyword,运用关键路径功能和可视化图谱功能,最终绘制出高校体育研究的演变图谱。本文所采用的技术路线见图1。
图1 我国高校体育研究的CiteSpace 运用路线
关键词是论文内容的缩影、作者学术思想与学术观点的凝练。当两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献中时,就称这两个关键词存在共现关系(Co-Occurrence)[4]。关键词共现频次越多,表示它们研究的主体越接近,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越密切,反映在知识图谱上则是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接近,从而可以揭示某一领域学术研究现状、发展过程以及研究热点趋势等[5]。本研究通过绘制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图谱和相关数据来解读高校体育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
根据图1操作,绘制出高校体育研究关键词知识图谱(图2)。图谱中,模块值Q值一般区间在[0,1],Q>0.3意味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是显著的;当平均轮廓值M值在0.7时,说明聚类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6]。图2得到节点数236,连线数325,网络密度0.0117,Q值=0.8212 ,M值=0.7112,表明本研究知识图谱的网络结构和聚类清晰并高效率可信。图谱中每一个节点都表示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与其频次成正比,频次越多、节点越大;节点之间的连线次数和距离的远近反映节点间的共现频次和关系的亲疏,节点不同圈层有不同的颜色是不同时间此关键词频次的体现,圈层的厚度与相应年份出现的频次成正比。
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体育研究从1981年开始,历程长,研究范围广,视角多样,具有一定深度,跟随政策变化,关注时代热点。主要研究热点领域有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与体育工作管理研究、课程体系设置与改革研究、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研究、教学思想和内容改革研究、教学质量与评价研究、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研究、运动队训练和对比的竞技体育研究、体育资源的整合与管理研究、体育教师的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等。另外,查找各节点的中介中心性,可以挖掘出整个网络图谱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节点。中介中心性是指网络中经过某点并连接这两点的最短路径占这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线总数之比,中介中心性高的节点通常位于连接两个不同聚类的路径上[7]。这类从一个聚类越迁到另一个聚类的关键节点,一般被认为是提出重要新理论或具有重大理论创新的经典文献,往往被视为具有在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起到“知识拐点”的作用,是推动研究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分析“知识拐点”文献,可以分析出某领域的知识流动与理论演进路径[8]。中心性大于或等于0.1的节点在图谱中会自动呈紫色圆圈标注。
通过表1分析发现,我国高校体育研究以体育教学工作为研究中心,除了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探索外,还针对教学改革做了重点研究;此外,注重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体育教师的师资结构和知识结构,身体素质与终身体育等。
表1 我国高校体育研究领域关键词频次和中介中心性
表2 高校体育研究关键词聚类信息
图2 我国高校体育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图
从图2分析可知,图谱中紫色标注的关键节点共有37个,中心性最高的是体育教学(0.77),其次是体育工作(0.68)、教学模式(0.42)、课程改革(0.42)和教育改革(0.40)。主要研究围绕这些高中心性关键节点,以关键词命名聚类,最终形成了14个聚类关键词(见表2),通过归类相近研究的热点内容,获得高校体育研究4个核心聚类:高校体育教学、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
2.2.1 聚类热点1:高校体育教学
在CNKI以主体为高校体育教学二次检索,获得到1943篇论文。经过文献阅读了解到随着改革开放,我国高校体育在摸索中成长,在教学中面临了偏训练,轻教学;重“达标率”轻技能学习等一些主要问题[9-10]。高校学校体育工作改革开始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体育科研的重要内容。研究发现体育教学革新,首先必须更新体育观念,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为主;其次是课程设置、变革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创新教学内容,变化教学模式,从体制、观念等创新教学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实践表明以增强大学生体制健康、提高运动技能、普及体育知识等教学指导思想符合高校体育发展战略,但随着体育功能的开发,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朝着“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生活体育”延伸,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逐渐向终身体育出发—使学生在校园养成锻炼习惯并培养终身体育意识[11]。
2.2.2 聚类热点2:民族传统体育
在CNKI以主题为民族传统体育二次检索,获得到38篇论文。在文献中,刘荣提出根据普通高校体育继续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民族传统体育应该纳入高校体育课程的观点[12]。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接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运用民族体育项目进行体育锻炼是提高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13]。但经过数据统计,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教学中遭遇瓶颈:除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存在巨大的挖掘空间的问题外,还存在其他薄弱环节:师资培养、教学内容、理论根基,民族体育文化等,这些不足都在等待体育工作者去整合资源、创新知识和改革研发。虽然研究者从不同少数民族特色传统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视角进行研究,如嫩江民族、黎族、维吾尔族、达斡尔族等,但都处于现状调查阶段,提出了针对相关薄弱环节的建议与对策,但要摆脱民族传统体育纳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困境还需要更多的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
2.2.3 聚类热点3:体育教育专业
在CNKI以主题为体育教育专业二次检索,获得293篇论文。我国的制度化体育教师培养肇始于1904年,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培养体育师资的高等学校专业名称几经变化,直到1998年才确定为“体育教育”,并沿用至今[14]。相应的体育教师也在1906年通过省城示范体操专修科的培养后持证上岗。在知识创新的时代,社会对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的需求提高,因此培养体育人才的体育教育专业研究进入反思和改革创新时代:体育教育专业招生环节的改革:测试项目、考试组织与管理、学生来源、文化成绩等;体育教育专业院校的办学方向和教学理念的变革研究、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教学计划创新研究、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式整合研究等[15-17]。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已经为我国高校、中小学送去了很多优质的体育师资力量,但在经济和网络发展的时代,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思路需要跟紧时代发展,培养出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的体育人才。因此,体育教师以及其培养研究仍是高校体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2.2.4 聚类热点4:大学生
在CNKI以主题为大学生二次检索,获得到382篇论文。大学生作为体育教育的主体,主要研究热点包括培养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运动能力、运动习惯的养成和心理健康研究。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高阶段,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重要时期;在分析高校体育教育基础上,研究者高光认为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应作为高校体育教改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锻炼意识需要注重体育知识的教学和开展体育竞赛,做到体育文化的无形渗透[18];大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学生运动能力培养、正确的锻炼方法和运动兴趣的保持都是高校体育研究重点研究内容;近些年,对高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增多,高校体育可以改善大学生心理状态、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因此,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属于高校体育研究的长期关注重点。
根据陈超美博士的研究,研究前沿是指“一组突现的动态概念和潜在的研究问题”。研究前沿是强调新趋势和突现(Burst)的特征,而突现测度的是文献被引频次或关键词出现次数等的变化率。这样研究前沿就可以看做在某一时段内,以突现词(Burst term)为知识基础的一组文献所探讨的科学问题或专题[19]。突现词在图谱中以红圈表示,图3中有117个标注红圈的节点是短时间内频次突增的突现关键词。红圈越醒目表明关键词突增值越高。这些高突现值的关键词也展现了高校体育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
图3 高校体育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时区图
利用Citespace绘制关键词时区视图,即能在时间维度上掌握知识演进路线,又能直观了解不同研究阶段关键词的布局特征[20]。图3展示了高校体育研究热点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高校体育研究体现不同的时代分布特征,本文以每8年为时间划分点,将高校体育领域的研究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1-1988年研究热点是学校体育、高校体育教学、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和体育教育,其中每个关键词都是高中心性的“知识拐点”是这一时期推动高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动力;图3中体育教育以鲜艳的红色节点展示出其高突现性,表明在这段时间体育教育研究处于很明显的突增阶段;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成为这一阶段的研究主题。第二阶段为1989-1996年虽然高校和高校体育仍然是研究的重点,但研究者开始逐渐重视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与指导思想、教学改革、终身体育和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意识也开始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其中,教学改革属于这一阶段的突现词,改革和教学改革研究在这一时期增多。第三阶段为1997-2004年研究的重心转移到学习主体—大学生,体育课程属于高突现词,是这一时期的研究重心;教学模式这一节点在图3中显示中间红色,周围紫色,说明教学模式研究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知识拐点;另外,现状,素质教育、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对策、体育俱乐部、健康教育、体育产业等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主题。第四阶段2005-2012年课程改革重新被研究者关注,属于重要知识拐点,阳光体育、体育文化、体育场馆与资源、体育社团、课程评价、人才培养、竞技体育等是此时代的研究热点。第五阶段2013-2017年体育经济、体育管理、体育史、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模式、体育强国、资源共享、创新能力、学生运动员、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属于最新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3.1.1 研究的发展趋势
研究初期,体育课程、体育教学和体育教育研究是高校体育研究领域的最大热点内容,随着研究的深入,需要打破局限,提出创新,要求改革: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寻求多角度的研究内容:教学对策、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育产业等,跟随时代发展调整和重新完善教育目标:终身体育、健康教育、体育强国和素质教育等;最新的研究趋势为:体育经济、体育管理、体育创新、资源共享和大学生体育生活化。
3.1.2 研究基本情况
我国高校体育研究起步于1981年,近40年的发展时长,发文量三万多篇,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2015年开始,高校体育的研究趋势已经放缓,逐年下降,表明我国高校体育研究已经处于发展成熟阶段,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身体素质、课程教学与改革、教学体系、体育教师、体育文化和体育产业等,研究面广而持续,成果显著;今后的研究趋势:体制和思想改革仍是重点,寻求多学科合作是新方向,高校体育实践研究应更深入的解决当前紧迫的学生体质问题。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的不足:在CiteSpace软件运用中,根据Q值和M值来调整阈值,关键词的阈值选择是top50,虽然得到了最佳可信的可视化图谱效果,但在排除的关键词中也有可能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由于个人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的限制,对高校体育研究的知识图谱解读有偏差的地方请大家指正;另外,对国外大学体育的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并与国内研究现状做比较,为我国的高校体育研究提供借鉴,是在后续研究中的一个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