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如何反映大主题
——小岗村首次分红新闻特写的实践思考

2018-11-09 06:14水金辰
中国记者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岗村经营权集体

□ 文/姜 刚 水金辰

内容提要 2018年上半年,新华社将新春走基层和改革开放40周年相结合,透过“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首次分红这一小切口,采写播发新闻特写《从“户户包田”到“人人分红”——“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首次分红记》,作者回顾了这一报道的台前幕后。

一、增强“四力”是做好改革报道的基础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如何做好改革报道,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切实让党的改革、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从中挖掘出受众喜闻乐见的故事,社会各界广泛认同的新闻?

今年上半年,笔者将新春走基层和改革开放40周年相结合,透过小岗村首次分红这一小切口,采写播发新闻特写《从“户户包田”到“人人分红”——“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首次分红记》,引发广泛反响。

据统计,小岗村首次分红新闻特写稿件被140余家媒体采用,包括《新华每日电讯》、人民网、央视网、法制网、光明网等近20家中央级和重点媒体。腾讯新闻、凤凰新闻、天天快报、中国青年报等新闻客户端转载稿件,其中仅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就超114万人 次。

这篇小切口新闻特写之所以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关键在于把握了“时”“度”“效”,注重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善用群众语言,表达深刻内涵。一篇千字稿件展现了小岗村近年来推行的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进展,将村民获得的集体股权收益的背景,分红现场、分红依据以及村民憧憬等多方面内容进行准确描述,语言表述凝练。

增强“四力”的细节在稿件中不断呈现。笔者对于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因改革领取股权证、获得分红这三件大事,充分研判后概括为:“户户包田”“人人持股”和“人人分红”,这让受众在同一语言结构中领悟其中的逻辑顺序,把我国40年的农村改革串联起来。

稿件严密的逻辑顺序,还反映出我国农村改革的实现路径,折射出深刻的思想内涵:一是农村改革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村民增收致富;二是提升了人们对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认知程度。“户户包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人人分红”则反映出村民在集体经济中的“存在感”,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依靠村民,并最终服务于村民。

求实创新、可读性强也是报道的主要特点。笔者聚焦“明星村”分红这一新闻事件,以大包干带头人一家获得分红数额的直接引语做开头,增强了话题的现场感和互动感。以数据引用的形式介绍政策背景和新闻事件,如集体收益可分红数额156.8万元,去除公益金6.72万元,可分配资金150.08万元,每个股民分红350元。一一列出的数据打破了受众关于分红资金来源的疑惑,具有说服力。

报道善用群众语言,使用了“红本本”“精神抖擞”“钱袋子”等富有生活气息的词汇,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被网民评价为报道文风清新、接地气、有温度。“前后呼应”也增强了报道的完整性。这篇稿件在开头和结尾引用了大包干带头人的表述,开头是对新一轮改革产生实际效益的切身感受,结尾是他对改革后能否带来长期性效益的憧憬,即期待以后集体经济越办越好。一些改革新话题由此引出,如改革后农村集体收益持续性问题、农村集体收益使用方向以及如何更好深化改革让老百姓有“获得感”等,既让受众读后回味无穷,也给改革报道带来启示。

二、理性“剖析”是做好改革报道的前提

这篇报道的历史背景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在村容村貌、乡风文明、产业发展、收入水平等方面。这离不开持续不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包括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小岗村一直与改革“结缘”。

农村改革的各项政策举措与生动实践,在小岗村都能找到对应“实践”。笔者近年来多次探访小岗村,从该村的发展透视出农村业已进入“3.0时代”。具体来看,从1978年开创的分田和包产到户的1.0时代,演变为允许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励适度规模经营的2.0时代,再到智慧农业、订单农业等“新农业”的3.0时代。小岗村在改革大道上阔步前行,农民增收致富这个改革红利正逐步释放。

在从1.0时代向3.0时代迈进过程中,作为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2012年7月,小岗村在安徽省率先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示范试点工作。2015年7月,安徽省在小岗村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一证”,实现了“红手印”到“红证书”的转变,同时放大土地确权效用,允许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向银行抵押贷款。

得益于改革的推进,这篇报道剖析的改革便水到渠成,2016年,小岗村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以现有经营性资产和部分品牌折算的无形资产,打包折算为3026万元占股合作经营,按股比分红。为继续在农村深化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小岗村近年来围绕产权制度、经营体系、农村金融等开展了15项改革试点,推动农业从“种粮吃饭”到“种粮赚钱”。

土地问题一直是“三农”问题的关键。40年来,农村土地的利用呈现出“合——分——合”的变迁,从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的“两权分离”,转变为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在小岗村同样呈现新模式。

在农村改革推进中,笔者一直在追踪这些变化,在报道上对这些改革举措保持客观和理性。以允许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励适度规模经营的2.0时代为例,土地经营权流转年限如何确定?流转费用的增减谁来监督?适度规模经营的适度是多少?规模经营的效益如何……这些社会公众关注的话题,同样需要新闻媒体的报道来挖掘和解答。

在小岗村首次分红报道中,笔者也提出了类似思考。经过改革探索,小岗村于今年2月收获改革成果,笔者用村民的感受和数据理性解析改革,把握了报道的精准。因为这项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通过报道表达出: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得到最大化利用、发挥尽可能多的效益并获得更多收益,仍是未来农村改革中需要继续探索和解决的问 题。

三、号准“脉搏”是做好改革报道的保障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后的第一年,即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同时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对记者来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把握好新的历史方位,系统审视40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将报道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展开,从小切口反映改革大主题,这既是时代背景,也是需要把握的报道要点。

□ 图1为2018年9月15日,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驻小岗村技术负责人赵明武在小岗村的北大荒集团现代化水稻生产基地检查生物杀虫卡。(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 图2为2018年9月16日,小岗村梨园公社种植基地负责人黄庆昶(前右)与村民一同采摘“大吉梨”。(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 图3为2018年9月16日,在小岗村梨园公社种植基地,负责人黄庆昶与在网上电商平台已售出即将装箱的“大吉梨”合影。(新华社记者 才扬/摄)

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40年前,在小岗村的茅草屋里,18位村民“冒着身家性命危险”,按下红手印,联名签订了分田和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发起了“大包干”。由于该举措契合农业生产特点,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受到广大农民欢迎。

小岗村首次分红报道号准了时代“脉搏”。40年前,小岗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发起了“大包干”,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最终上升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这个响起“第一声春雷”的皖东村庄,由此被烙上“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印记。40年来,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小岗村的发展,这个村庄也一直被外界视为中央农村工作政策在基层实践的观察“窗 口”。

这篇报道还透视出,从填饱肚子到过上美好生活,我国农村改革的目标也在不断变化。如果说“大包干”解决了填饱肚子问题,那么近年来推进的农村综合改革,特别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则是让老百姓过上美好生活的“关键一招”。这项改革是涉及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一件大事,是新形势下完善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举措,意义非同一般。

村民过得好不好,是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近年来,小岗村面临全国农村同样的问题,即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农村集体资产归属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突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一直是个难题。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便是破题之策。2015年,中央部署在29县(市、区)开展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2016年,中央对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出了全面部 署。

这一管长远、利民生的改革在小岗村同样“落地生根”,并在今年“开花结果”,即村民首次领取分红。笔者觉察到这一小切口背后的改革深远意义,从中审视出新时代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生活的变化,采写出特写报道。这篇改革报道之所以备受关注,也在于号准了时代“脉搏”,以新闻事件凸显改革的历史价值,引起社会公众共鸣。

猜你喜欢
小岗村经营权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探讨
浅议公路经营权转让
人民的好村官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