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守“井底”

2018-11-08 00:51钱昊
关键词:广度宽度余光中

钱昊

井底之蛙,人们只知其视野之狭隘,却不知其视野之深远。

当今世界,信息井喷,知识唾手可得,求知再也不需要凿壁借光.手抄笔录。但在这个知识获取极其容易甚至有点廉价的时代,为什么鲜有大家的涌现?为什么人们看到的多是“处处有为”实则无为的庸人呢?

或许,这便是深度使然。

几百年前抑或更远,人们虽也有书籍,但大都为富家子弟所独享,那些寒门子弟,若想汲取一点点知识,首先须用笔墨抄上一遍,然后反复诵读。可以想见,那时的书籍大多是被书生们翻烂的。装帧精美的图书,整齐划一地出现在书房作为背景;书籍因为放置时间过久,不曾问津致使其烂于箱底的现象只能出现在当下。

书如瀚海,此言不虚。人既无彭祖之长寿,也无大椿之永恒,何能读遍每本书?因而我以为,读书不必刻意强求广泛,但求精深。人的一生终归有限,视野也是个永无尽头的概念,与其苦于拓展广度和宽度,不如增加其深度,如古人读书一般,“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一定会有超出常人的收获。

再看看身处信息时代的我们,似乎无时无刻不在获取来自外界的信息,也许一个经济学家会跟你大谈国家政治,出租车司机会和你大侃天文奥秘……但放眼望去,普天之下,又有几个真正能够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和工作做到极致?

我們当然不是反对一个人同时拥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否则,人们也无法更好地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我们所反对的是那种只顾盲目汲取浅显知识,却不愿在某一点或某一个方面刻苦钻研的做法。表面上看来,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四海之内,似乎无所不知,连吃个饭菜都要大谈其化学成分,还自以为学识渊博。其实,这样的人大可贴上“浅薄”的标签,却无法和“渊博”画上等号。“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古人早已有此论断,自以为有先进意识的现代人却为何不知其义,背道而行呢?

可以做个这样的比喻:人的一生如同一束光亮,有的人努力撑大“井口”,想要照亮更广的天空,殊不知,光亮也会随之分散而变得不再那么的耀眼夺目。

余光中先生曾寄语青少年:“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大师虽去,言犹在耳!

因而,我们甘做“井底之蛙”,不是我们视野不够广阔,而是能让我们的视线更加集中,在有限的生命时光中孜孜以求,努力达到其极致。这样做,比只求广度和宽度而缺乏深度更有意义,也更有价值。

独守“井底”,光更亮。

老师说

本文立意独到,论证时既能观照古今,又充满强烈的思辨色彩。引证似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喻证则形象生动,令人信服。行文自如,语言晓畅,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作文。

猜你喜欢
广度宽度余光中
中学编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不怕找茬
追求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浅析小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政治课堂提问技巧探微
你有“马屁股的宽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