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实习生模拟培训课程设置与应用研究

2018-11-08 05:43汪梅朵左改珍李建华
安徽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医学生科室技能

汪梅朵 杨 静 左改珍 李建华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然而,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疗行业法制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传统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模式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目前,国内外各医学院校大力建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开展模拟培训[1-10],为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提供保障。此外,还增加见习等实践环节,以及在实习生进入临床前安排集中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措施[1-3]来强化医学生临床能力。本研究主要探索如何在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设置和实施规范的模拟培训课程,并评价其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安徽省立医院2010~2011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纳入标准:①2014年在院实习的2010级学生;②2015年在院实习的2011级学生;③按要求完成实习任务,参加模拟培训课程;④参加结业考核者。排除标准:①提前终止实习者;②2014年大学生技能竞赛选手。对照组102人,其中男生53人,女生49人;试验组113人,其中男生62人,女生51人。两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0,P=0.684);对照组在校4年平均成绩与试验组比较[(80.3±5.3)分 比 (80.5±4.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9,P=0.796)。

1.2 方法 按实习大纲和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培训大纲,设置《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模拟技能培训课程》,包括基本技能、进阶技能、病史采集、职业素质、人文关怀、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判读等。基本技能培训安排在岗前培训(4次课,4学时/次),进阶技能培训安排在实习期间(每2周1次课,共16次课,4学时/次);其他课程采取理论授课加自学,贯穿整个实习期间。

试验组严格按模拟培训课程培训,共参加培训课20次(4学时/次)。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老师床旁教学,涉及侵袭性操作和急救技能由各科室组织模拟培训课,共培训9次(4学时/次)。

每次培训后利用《实习生对技能培训课程满意度调查表》,从培训安排(时间、内容和分组)、教师教学情况(教学态度、教学时间安排、授课条理性、语言表达、操作规范性、教学效果)和总体评价3个维度10个方面分“好、一般、差”3个层级了解培训效果。实习结束前,利用《实习生对科室教学情况满意度调查表》,从教学管理、教学查房、教学讲座、病例讨论、病史书写、技能操作培训、教师教书育人、抢救指导、出科考试9个维度,分“做得好、一般、差”3个等级,赋值“10分、7分、4分”,收集两组学生对科室的教学评价;同时利用《科室对实习生学习、工作情况调查表》,从劳动纪律、工作情况、服务态度、团结同事情况、学习情况、医德医风、病历书写情况、体格检查、技能操作、基础理论等10个维度,分“好、一般、差、极差”4个等级,赋值“10分、7分、4分、0分”,收集科室对两组学生的评价。

此外,收集两组学生实习前在校4年平均成绩、毕业考试成绩(含理论和5站式技能考核)、就业情况等资料。

2 结果

2.1 毕业考试成绩比较 试验组毕业理论考核成绩(86.3±13.8)分,对照组(83.2±9.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40,P=0.054);试验组毕业多站式技能考核成绩(76.3±9.3)分,对照组(73.3±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2,P<0.001)。

2.2 模拟培训课程满意度比较 2014年分9次向对照组发放《实习生对技能培训效果调查表》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09份,有效回收率90.9%;2015年分18次向试验组发放2 500份,收回有效问卷2 238份,有效回收率89.5%。试验组学生在“时间安排”“分组安排”“培训安排评价”,教师“教学态度”“语言表达”“操作规范性”“对老师总体评价”及“培训总体效果”8个维度肯定应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对模拟培训课程满意度比较

2.3 年度教学互评比较 2014年和2015年分别回收《实习生对科室教学情况满意度调查表》3 148份(试验组2 977份,对照组171份),《科室对实习生学习、工作情况调查表》975份(试验组897份,对照组78份)。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科室教学工作满意度得分[(92.5±3.3)分 比 (92.3±7.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6,P=0.438);而科室对试验组学生学习工作情况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0.4±9.1)分 比 (87.2±1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1,P=0.006)。

2.4 两组学生毕业去向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就业、考研等毕业去向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864,P=0.020)。

表3 两组学生毕业去向比较[例(%)]

注:“其他”表示截止学生毕业当年12月底,仍没有就业和考上研究生者

3 讨论

3.1 模拟技能培训课程有助于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 临床实践教学对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至关重要。有研究[1-6]指出,在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安排模拟培训课程,对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效果显著。开展临床真实情景模拟培训能有效改变医学生进入临床的精神状态,增强学生进入临床的自信心[7]。有学者[3]在儿科实习生中开展模拟培训,结果表明,基于模拟的安全环境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临床思维和沟通技巧。本研究表明,毕业实习期间在技能培训中心接受规范的模拟技能培训课程者,其毕业多站式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因此,除了合理安排临床轮转实习,各实习基地还应安排规范的模拟技能培训课程,提升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2 模拟技能培训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医学生模拟技能课培训效果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学环境和设备、教学管理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相关[4-5]。本研究制定系统的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毕业实习期模拟技能培训课程,要求教研室培训前集体备课,教师培训前进行试讲和操作,提高教师的模拟教学能力;同时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度;结果表明,参与培训者其临床操作能力得以提高,培训不仅没有影响考研,两者反而相得益彰,实习期间各临床科室对学生实习表现也较满意。为提高培训效果,建议做好以下工作:①制定政策吸引优秀临床医师投身教学事业;②加强师资培训;③对教学工作量和成效进行考核,采取培训负责制,以考核结果倒逼培训[8];④严格培训管理,科学安排培训。

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包括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本研究针对院校教育阶段的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设置模拟教学培训课程,对培训内容、时间和方法进行规范和统一,比较分析模拟教学课程在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结合课程实际开展情况,对影响模拟课程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加以探析。如何针对各阶段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规范、系统、连贯的模拟医学培训课程是未来的努力方向。

猜你喜欢
医学生科室技能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劳动技能up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