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探索解决大学生非理性就业

2018-11-07 09:18孟庆刚丛峰张倩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7期
关键词:非理性就业校企合作

孟庆刚 丛峰 张倩

【摘要】就业事关国家民生,与学生的未来息息相关。良好的大学生就业对于中国富强振兴的实现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当前大学生存在着多种非理性就业信念,严重制约着其自身就业及发展。校企合作作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在大学生非理性就业改进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能促进其良好地改变自身观念,实现就业。

【关键词】校企合作 非理性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7-0245-02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则意味着完全由校园人转化为社会人,也是高等教育阶段的结束。大多数毕业生对于自己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且有清晰的短期目标,所以毕业之后均能有良好的就业。但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寻找工作动机不足,不合理的就业期待等。所有这些可以归结为高校毕业生存在的非理性就业观念。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直接危害是造成有业不就,成为无业青年、待业青年,降低毕业生就业率,就业不充分。对于毕业生本人以及社会都是一种资源浪费,而且如果形成规模的话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对于未就业学生亟需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帮助其重新改变不合理信念,促进其自我就业。

二、大学生非理性就业观念的主要体现

高校毕业生出现非理性就业的观念与其自身以及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重视个人利益

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核心是重视个人利益,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其他人的利益与需求。段虹教授等认为个人利益最大化未必是正当的,更应注重良知与价值的维度[1]。对个人利益的某一方面追求会使自身变得缺乏责任担当。当前大学生自我观念严重,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追求自我价值及个人享乐,将就业视为可为可不为的事情,对于家庭有过度依赖甚至心理上呈现出啃老的情况。

2.错误观念束缚

目前大学生存在着多种形式的错误就业观念,导致其就业未果。首先没有明确目前的就业形势,当前毕业生高达800万以上,人才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社会大环境引导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其次对自身条件的错误评估。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拥有大学文凭就可以找到心仪的工作,无论待遇以及岗位都能满足期待,如果没达到心理预期就放弃就业;很多人对于某些职业存在固有偏见,限制了个人对于就业的需求以及个人自身的发展[2]。目前企业对于人才的筛选更加全面化,综合素质、技术能力等都是考察选项。困扰就业的错误观念根植在学生的就业行动中,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探索校企合作解决非理性就业观念的方法

大学生就业作为国家重视的领域之一,事关民生,因此需要作为重要工作来推进。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非理性就业观念对于大学生就业起着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失业。如何调整大学生的非理性信念,让其自身意识到就业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校企合作是一种良好的解决途径。它将高校与企业分别作为劳动力输出者和劳动力接受者进行连接,给学生创造就业实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以往的校企合作流于走过场,将校企合作教育定位在第二课堂的范畴,按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来组织实施,主要体现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的实践学习环节[3]。对于学生本人来说难以达到理想的促进就业的效果。由于毕业生存在诸多的非理性的就业信念,校企合作务必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構建有实际效果的应用型校企合作。

首先,筛选优质的校企合作公司。优质公司符合大多数学生对于本专业领域的就业期待,将其作为校企合作联系单位,从学生心理角度上会对其有更高的意愿。

其次,与校企合作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培训班,为学生搭建体验式就业的桥梁。体验式就业的模式会从三方面开展:(1)将学生植入公司进行短期内的就业体验,寻找合适的工作职位,提早进入工作岗位适应阶段,通过了解自己的工作性格、兴趣、职业价值观,寻找工作定位;(2)已毕业学长的工作经验的交流,给予学生更深切的就业内部感受;(3)学生在校企合作的工作中可以自由的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合作企业中寻求自身价值。

以学生为主体的校企合作,主旨为改变学生的非理性就业信念,对于学生就业具有实际性的可观效果。首先,优质的校企合作企业具有良好、正直的企业文化和价值。校企合作企业通过实习岗前培训,将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价值对学生进行灌输,引导学生将不合理就业信念抛弃,放弃个人利益为中心的观念,重新审视自我。第二,错误的就业观念存在比较广泛,也是未就业学生的主要症结。合作企业会挑选有刚进入职场的员工,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出发,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初入职场的员工有类似的非理性就业观念,从他们自身观念的转变作为案例进行讲述更有振聋发聩的效果。同时企业会安排相关的实习,按照学生适合的职位给予工作,满足学生在工作中寻求到的自我认可。

河北大学开启校企合作优质培训班,按照上述模式进行开展,取得良好的效果。培训班学员40名学生,培训之前对于就业存在非理性信念占比72.5%,校企合作的工作推进之后,学生基本上都对就业有了积极的意向。

总之,校企合作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帮助学生提前建立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关键可以对大学生非理性就业信念具有良好的解决效果,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段虹, 王秀敏.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中个人利益的理性审视[J].理论探讨,2007(6):30.

[2]戴建兵,姬振旗.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151.

[3]袁媛.以校企合作教育推动大学生就业[J].江苏高教, 2011(1): 110-111.

猜你喜欢
非理性就业校企合作
不确定性时代呼唤“非理性”
网络政治谣言止于透明,止于智者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