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华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时间积淀而形成的具有观念形态的文化,它对大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决定作用。然而,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对传统文化“疏离”的问题,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种状况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鉴于此,为了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更亲近”,积极的社会文化导向、有效的文化培育手段以及多元的文化认知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文化疏离 文化认知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中华传统文化经过不断的吸收与扬弃,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与传统文化越来越疏远,表现在对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冷漠、对传统美德观念的淡薄、对传统文化的功利性衡量等方面。然而,当代大学生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拉近其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努力让大學生与传统文化“更亲近”,是全社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随着多元化价值体系与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而日益复杂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疏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对学习传统文化态度冷漠。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道德精髓、现代价值以及传承理念,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观得以形成。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工作开展也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中国传统文化标语、宣传片、微视频等随处可见,但是其中的动情走心之处却并不多见。少部分大学生未能被中国传统文化打动,有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四书五经”,不知道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戏剧等文化精髓的来源与内涵,他们对网络世界过于迷恋,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态度冷漠。
对传统美德观念淡薄。当今社会中不乏一些大学生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对传统美德观念淡薄,不愿履行社会责任与承担社会义务,在物质与精神方面更注重物质利益,这使得大学生容易做出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一方面,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社会的遗留,对人们的精神是一种束缚;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诸如“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仁爱”“和为贵”等思想与现代化社会中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有诸多不适应。整体来看,部分大学生对传统美德观念认识不清,缺乏对传统文化独特价值与魅力的理解。
对传统文化功利性衡量。一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功利性主要体现在“利益为上”思想上,他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衡量多以“利益”为主。一部分大学生对缩短五一假期、增设清明等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持反对态度,这是因为五一出游时间受限的缘故。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利益的驱使下很难经住考验。还有的大学生对理工科课程中开设大学语文表示不理解,理由则是课业繁忙影响休息,对社会工作实践毫无益处。因此,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情感归属与依托,功利性衡量趋势较为显著。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疏离”,与长期以来传统文化培育缺失有关,还与传统文化自信缺失、西方文化强烈冲击、文化产品反传统化等方面有关。
传统文化自信缺失。自近代以来,中国国际交往受外部因素影响,文化自卑以及文化反思问题由来已久,或多或少渗透到当代大学生的文史教育当中。在少部分大学生心中,传统文化中以儒教文化为代表的封建文化是腐朽的,认为“反儒”“反孔”是富强中国的路径,只有“民主”和“科学”才是社会发展的真谛。这种过激、片面的言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否定,使得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自信缺失。另外,伴随着市场经济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自我意识提升,对传统文化中“因循守旧”的部分更为反感,进而导致与传统文化“疏离”。
西方文化强烈冲击。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西方物质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发展模式被套用到中国社会发展当中,西方文化现象突出。另外,西方社会在中国推行“文化输血”策略,将西方霸权主义渗透到社会价值体系当中。通过技术、经济与文化、价值观的捆绑,将西方思想传递给中国民众。现阶段的中国大学生身处校园,社会经验少,文化心理尚未成熟,对文化方面的辨识与选择能力较差,特别是对西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的辨别能力不强,导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度不高。
文化产品反传统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大众媒体得以流行,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应运而生。然而,网络影视、快视频等新型媒体形式的出现,文化产品的反传统化特征日益显著。大学生文化心理较弱,对新鲜的文化体验过于追捧,使得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更容易青睐一些反传统、反经典的新文化元素。比如网络流行的《胡说三国》《大话西游》等掀起的“恶搞文化”,虽然能够带来一些欢笑,但是却是一种另类的文化荼毒。“泛娱乐化”的文化环境为庄重的传统文化带来了“荒诞滑稽”,客观上使得大学生与传统文化“疏离”。
鲁迅先生在《文化偏至论》中写到,“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中国文化的发展不仅要与世界发展同步,还需要保持自己的特性。文化作为中国不断向前进步的灵魂,应让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群体中去,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更亲近”。
积极的社会文化导向。在“恶搞文化”都可以流行的今天,树立积极的社会文化导向显得尤为可贵。首先,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策划、宣传,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传播氛围。其次,充分利用政府、党政机关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宣扬正向社会文化。比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利用它们的公信力,传输积极正确的传统文化信息,以真实的新闻信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认同感。最后,充分利用社会公益组织、慈善基金会等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并鼓励大学生参与,力求在活动交流中拉近他们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
有效的文化培育手段。采取有效的文化培育手段来解决当前传统文化培育手段单一和培育理念固化的问题。第一,创新传统文化培育理念。传统文化理念应与国家情怀、个人道德修养、和谐社会等理念相契合。另外,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对于其他国家以及民族的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培育,设计传统文化网络课程。将传统文化课程渗透到网络传播中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政府行政部门及高校应建立健全大学生传统文化实践激励机制和宣传保障机制。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应建立权威性的“互动引导”机制,给予大学生及时的价值观引导与帮助。
多元的文化认知实践。利用多元的文化认知实践,发挥大学生主体意识,加深大学生的文化体验。一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意识。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传统文化培育之路还应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在高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区域开展各类传统文化活动,比如传统文化论坛、传统故事演讲、诗词歌赋欣赏等,调动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强化大学生的文化体验。通过组织丰富的节日庆祝活动,不仅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减轻压力,还可以让大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爱上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更“亲近”。
(作者为南京工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项目“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合作办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6SJB63002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谢中清:《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②张鹏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论坛》,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