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莉超
对于专业的幼儿园教师来说,观察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能力、兴趣和需要,发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探究其行为背后的意义。在自由、自主、丰富、有趣的区角活动中,通过明确观察目标、制定观察计划、选择观察记录方法等有效途径观察孩子行为,敏锐观察记录到幼儿的详细游戏信息,在严谨分析、持续调整、跟进观察的过程中,共创孩子们喜欢的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内容。
一、明确观察目标,有效跟进了解幼儿的能力
在区角活动中,老师们习惯对幼儿行为进行随机观察,这种无目的的行为观察往往是在事件发生之后进行,随机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无法获取老师们想要了解的内容,对区角活动的下一步调整借鉴意义不大。为此,我们建议在开展区角活动前先确定观察目标,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寻找观察目标的参考要点,明确所观察领域中幼儿的具体能力或表现,在活动中进行有重点的观察,在观察中保证所观察到的信息有贯穿始终的主题,这样才可以用于有效评价幼儿的行为和能力发展,进而有效调整区角活动内容,使得再后續的观察有明确的指向性。如小班区角活动美术区中,我们以观察材料适宜性为目标,主要观察幼儿与新增添材料颜料、笔、底版的互动情况。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对这些新鲜的材料和工具非常感兴趣,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有些孩子还反复多次绘制了自己的作品,但因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发展问题,我们也发现底版过高过小,颜料颜色及涂色工具都太过单一,无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在观察分析后我们进一步进行调整并针对新调整的材料继续跟进观察分析,这样有目的的跟进观察,能更有效了解孩子们的持续发展水平,让每一个层面的孩子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二、制定有针对性的观察计划,满足不同个体发展需求
在确定观察目标之后,就需要制定详尽的、有针对性的观察计划,确保每一个不同能力发展水平的孩子都能获得被观察和指导,并在不断的分析与调整中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和提高。
1.观察的对象
观察对象、人数的不同,观察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为此,我们可以根据区角活动中观察目标的要点考虑观察对象的数量和范围。如以观察区角内容适宜性为目标,可采用“定区”观察,观察对象是班级里任意一群孩子,通过观察孩子们在此区角中的活动情况评价该内容的合适与否;如以观察材料难易程度为目标,可采用“定人”观察,观察对象可选择班级中不同能力差异的一组孩子,通过观察不同能力发展水平的孩子的表现来确定如何分析材料,如何分层调整材料;如以观察特定幼儿的某个特定能力发展为目标,可采用“定人定区”观察方法,观察对象为特定幼儿,通过观察特定幼儿在特定区域中一段时间的活动情况,持续分析调整进而提高某一能力发展水平。
在区角活动中,观察对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及观察目标的改变、根据区角活动内容的更换选择观察对象、观察数量和范围,确保能更好地全方位地观察每一位孩子在区角活动中的行为。
2.观察的内容
观察内容是观察目标的具体展开和细化。明确观察内容将有助于教师在观察时更加有的放矢,聚焦观察的重点,进一步提升观察的质量。为此,我们在制定观察内容时尝试结合《指南》中幼儿行为发展不同领域的线索,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大致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将观察目标具体化。如小班区角益智区中,我们以观察幼儿感知图形能力为目标,结合《指南》中3—4岁幼儿指标的相关线索“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确立观察内容为观察幼儿在益智区“串糖葫芦”中的行为表现,能否注意不同形状糖葫芦的不同外形特征,并将同类形状的糖葫芦放在一起。这样具体化、细化的观察内容让老师们的观察有了更加详细的指引,避免了模糊观察,让有目的的观察更具指向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观察的质量。
3.观察的时间
孩子们在区角活动中的行为是自由自主的,这就给老师们的观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是随时随地想到就观察还是跟着孩子满教室跑呢?其实,我们可以尝试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确定合适的观察时间段。如采用“定人定区”观察,观察时间就可以选取特定幼儿进入指定区域活动到出区域的时间,时间长短根据幼儿活动时间长短而定;如采用“定人”观察,观察时间就可以选取指定幼儿在活动区中活动的10—15分钟,或者是选取该幼儿在活动区中前、中、后三个时间段各观察5分钟,分段获取孩子整个活动的大致情况,建议可以采用摄像机或者手机摄像,过后进行回看。观察时间的选定对于老师们的观察来说非常关键,有针对性地选取合适的时间段观察,能避免错失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关键行为,这些关键行为有可能就是观察后分析调整的核心因素。
4.观察者的角色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好奇宝宝,在被观察过程中经常会跑来询问你在干什么,有时他们也会表现出一些平时不常出现的行为来取悦观察者。为此,观察者的角色可能需要不断的变化,以符合幼儿在活动中的需求。如小班区角活动“糖果屋”中,以观察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社交能力为目标,先以观察者的身份隐在一旁,发现糖果店始终无人光顾,糖果店里的老板无所事事,这时笔者走进糖果屋,以顾客的身份买了一包可爱的动物糖果,老板高兴得忙碌起来,其他孩子被我的行为吸引了,也纷纷过来购买,糖果店里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时我又隐在一旁,再回到旁观者的角色,继续观察糖果店里幼儿的互动。
三、选择特殊观察记录方法,为评析和调整提供帮助
“如果说,理解儿童就像揭示奥秘,那么做记录就像收集线索。”合适的观察记录方法能收集到孩子们的需求、兴趣、个体独特性和多样性,这些信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评析孩子的行为,进而调整设计有价值的区角活动内容。当然,记录的意图和情形的不同,记录儿童行为的方式也不同。在区角活动中,老师们既要观察孩子们的行为,又要及时发现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还要完成观察记录,忙不过来怎么办?为此,我们尝试将图示法、检核法、轶事纪录法等记录方法相结合使用,让老师们预先确定观察目标,制定观察计划,设计好相对应的观察内容指标,在区角活动开展中老师们只需要用图示的方式简单记录孩子的行为和语言,用打钩的方式判断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行为发展,活动后再用学习故事的方式(轶事纪录法)详细分析幼儿行为,进而追随孩子的需求产生新的调整创意和措施(见例表)。
教育的行动首先要了解才能去执行,观察是了解的首要方法。孩子们在一起时,我们不妨退后一步,不带偏见地、尽可能客观地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真实的需求和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提供活动、教育资源和支持,促进幼儿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