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它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笔者所在学校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基于农耕文化的阡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的课题研究。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并对数学课堂如何渗透农耕文化做了一些尝试,使本来枯燥的数学课堂多了一些乐趣,增添了些许色彩。
一、借助农耕文化在数学课堂上进行道德教育
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农村,大部分孩子来自农村,其中多数是五谷不分、四肢不勤的孩子。现在能够吃苦、能够礼让、能够有所承担、能够心怀感恩的孩子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农耕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使学生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素质道德上的教育。
例如,在教学“一亿有多大”时,提问:我们国家13亿多人,每人浪费一粒米,13亿粒米够一个人吃多久?学生听到这个问题都笑了,每人一粒米能有多少,他们平时浪费何止一粒米。通过小组操作和计算,大家很快发现一亿粒米大约有2000千克,13亿粒大约有26000千克。按成人每人每天600克算,大约能够吃43333天,有的小组算出了13亿粒大米够一个人吃118年的时间。这时,课件上展示了农民在田间辛苦劳作的情景,出示了一组从播种到收割的数据。学生们真正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含义,大家都纷纷表示要爱惜粮食。
二、依据农耕文化的精髓指导数学课堂教学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农耕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这八个字。
“应时”是指人们根据节气时间来安排农事。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在于教师要“熟知教材、了解学生”,这是取得最佳课堂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
“取宜”即适宜。中国传统农业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对数学课堂的指导意义在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数学课堂要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达到数学教学面向全體学生的目的。
“守则”就是遵守一定的准侧、规范。我们的数学课堂也需要遵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等有效的教学原则,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
“和谐”是农业生物、自然环境与人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数学课堂需要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建立平等、民主、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能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利用多种农耕文化形式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农耕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形成的,集语言、戏剧、民歌等各类文化形式于一体,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1.学习民间艺术,调动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上,笔者让学生观看了有关剪纸的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理解对称的含义。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先向学生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特别是农村常见的喜字和年年有余等剪纸,让学生感受轴对称的美。将农耕文化渗透到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农耕文化的渗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数学学习。
2.学习民歌,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练习
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涉及到一首《牧童王小良》的民歌:牧童王小良,放牧一群羊。问他羊几只,请你仔细想。头数加只数,只数减头数。只数乘头数,只数除头数。四数连加起,正好一百数。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首无关紧要的娱乐歌曲,但是其中却包含了数学知识:头数加只数+只数减头数+只数乘头数+只数除头数=100。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而且练习效率高。
3.体验农耕活动,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学生在解答实际问题的时候,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往往对这些知识不易理解还容易出现错误反复。比如在学习间隔排列物体的规律时,关于锯木料的题目,锯的次数和锯成的段数之间的关系,还有六年级圆柱表面积中锯木料产生的表面积的变化。学生听完老师的讲解,还是不容易理解,答题时还是经常出错。于是,笔者把学生带到学校的农耕文化体验馆,让他们在体验馆里亲自尝试农民锯木头的活动,学生们参与的热情都很高。通过活动学生们不仅体会到了农民的辛劳,而且对这一数学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活动过后,学生的错误明显减少了。除此之外笔者还让学生参与到学校阡陌种植园的种植园地篱笆的围建,通过活动他们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运用更加灵活了。
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农耕文化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教师作为数学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努力让传统农耕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染,产生共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为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