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栽培技术研究

2018-11-07 02:54邓淑芹
防护林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装量培养料黑木耳

邓淑芹

(哈尔滨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L.ex Hook.)Underw〕,别名光木耳、树耳,具有光滑的胶质、柔软适口、味道独特,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1],既是食品也是药品,每100 g新鲜黑木耳中含有蛋白质10.6 g,脂肪0.2 g,碳水化合物65 g,纤维素7 g,胡萝卜素0.031 mg,在矿质元素中,铁含量在食用菌中最高[2,3]。

黑木耳人工栽培起源于中国,为最早人工培养的食用菌品种[4]。进入21世纪,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研究,由河南省鲁山县食用菌科研人员最先摸索出黑木耳立体吊排栽培模式,黑木耳袋料栽培生产由此走向大众化,之后便涌现了一大批不同规模的菌种加工场和黑木耳栽培场。近年来,黑木耳的袋料栽培技术仍在不断地更新优化,以保证黑木耳产业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研究方法

1.1 试验处理

1.1.1 培养料配方的筛选 将木屑、麦麸、米糠、各种秸秆等栽培料按不同比例配制,分别接入原种(二级菌),每种培养基组合接种200个栽培袋,在同一培养室相同的条件培养。待菌丝长满栽培袋,用低于培养室温度5 ℃(15 ℃左右)的条件处理20 d。在最适合黑木耳栽培的时间下地栽培,测试产量。

配方一:锯末78%、稻糠18.5%、黄豆粉2%、石膏粉1%、生石灰0.5%。

配方二:锯末78%、麦麸20%、石膏1%、白糖1%。

配方三:锯末85.5%,麦麸11%,豆饼粉1.5%,生石灰1%,石膏粉1%。

配方四:锯末82.5%,稻糠14%,豆粉2%,石膏1%,石灰0.5%。

1.1.2 培养料装量 采用17 cm×35 cm聚乙烯袋,设7个培养料装量梯度,每个梯度100袋,分别为:A1,700 g;A2,750 g;A3,800 g;A4,850 g;A5,900 g;A6,950 g;A7,1 000 g,产量取平均值

生物学效率=子实体鲜质量/栽培基质的干质量×100%

1.1.3 栽培时间的选择 本研究选用菌株为“延明1号”,将其大量培养,待菌丝发育成熟后随机抽取5组。4月15日进行始割、催芽及栽培。每5 d栽培一批,及时观察并记录污染率及产量。

1.1.4 菌丝培育温度与污染率 菌种大量扩繁,待菌丝长至袋长1/3处时,随机取3组,每组200袋,分别置于20、25和30 ℃条件下培养。每5 d观察一次,记录污染率。

1.1.5 水分 从培养室中取出4组,置同一培养条件不同的菌床上,分别于日出及日落前取地下水浇灌。用四种浇水方法处理:P1早晚各浇一次水,喷水时间40 min;P2早晚各浇两次,每次喷水时间40 min;P3,早晚各连续浇水2 h水;P4,早晚分别各浇水3次,每次间隔15 min,每次持续浇水0.5 h。观察其污染率及产量。

1.1.6 光照条件处理 设置4种光照条件处理:自然光照、1层黑色遮阳网、2层黑色遮阳网及室内栽培,分别用Ⅰ、Ⅱ、Ⅲ、CK表示,每组200袋。从6月1起,每3d用可见辐射照度计测定1次光照强度(8:00—18:00),持续到7月15日,测定结果取平均值。

1.2 黑木耳品质测定

总糖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粗蛋白质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脂肪含量按照GB5009.6—2003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黑木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表1 不同培养料配方黑木耳产量

表2 不同培养料配方黑木耳品质

由表1、表2可知,从产量和品质上看,配方三栽培袋产量最高,其子实体多糖和蛋白含量也最高,综合品质最高,该配方培养料以锯末为主,还有一定量的麦麸和微量的豆饼粉;配方二栽培袋产量,其子实体多糖和蛋白含量较配方三稍低;配方四栽培袋产量与配方二栽培袋产量相比较低,但高于配方一栽培袋产量,品质上低于配方一栽培袋。可见,在生产中应选用配方三作为最佳培养料。

2.2 不同培养料装量对黑木耳产量的影响

表3 不同培养料装量黑木耳鲜质量

表4 不同培养料装量黑木耳产量方差分析

由表3、表4可知,每袋湿料为800 g时,生物学效率最高,达112.6%;每袋湿料为700 g时,生物学效率最低,只有84.6%。每袋湿料为1 000 g时,其产量最高,但其生物学效率低于800 g处理组。方差分析表明,每袋装湿料800 g处理组的产量与850 g、900 g、950 g及1 000 g的处理差异不显著,但与每袋装湿料700 g和750 g的处理差异显著。考虑到黑木耳产业化生产成本,综合生物学效率及产量可知,最佳培养料装量为800 g。

2.3 不同栽培时间对黑木耳污染率及产量的影响

表5 不同栽培时间黑木耳污染率及产量

表6 不同栽培时间黑木耳产量的方差分析

由表5、表6可知,4月15日栽培污染最低,5月25日栽培污染率最高;对5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月15日下地摆袋与4月25日摆袋无显著差异,但与5月5日、5月15日、5月25日差异显著。

2.4 不同菌丝体培养温度对黑木耳污染率和产量的影响

表7 不同菌丝体培养温度下黑木耳污染率和产量

表8 不同菌丝体培养温度黑木耳产量方差分析

由表7、表8可知,20 ℃培养菌丝体时,污染率最低为2.0%; 30 ℃时污染率最高为25.5%。对3种培养温度的组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0 ℃的处理与25 ℃、30 ℃的处理存在显著差异。

2.5 浇水方法对黑木耳污染情况及产量的影响

表9 不同水分状况对黑木耳污染情况及产量的影响

表10 不同水分状况黑木耳产量方差分析

由表9可知,污染率是P3>P2>P4>P1。产量为P4>P2>P1>P3。结果显示:P1组污染率最低,但产量不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喷水量有关,在水分不充足的情况下,杂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然而也抑制了子实体的生长。P4组为间歇性浇水,明显降低了污染率,同时提高了产量。表10显示:处理P4在产量上与其他处理存在明显差异。

2.6 浇水方法对黑木耳品质的影响

表11 不同浇水方法对黑木耳品质影响

由表11可知,总糖含量和粗蛋白的含量均为P4>P2>P1>P3。粗脂肪含量是P1>P3>P4>P2。结合其总糖含量、粗蛋白含量及粗脂肪的含量,综合评价,可以看出处理P4的综合品质最好。

2.7 不同光照条件对黑木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表12 不同光照条件黑木耳产量

表13 不同光照条件黑木耳产量方差分析

表14 不同光照状况黑木耳品质

由表12、表13可知,不同光照条件下,其产量为Ⅰ>Ⅱ>Ⅲ>CK。各组之间的产量有明显差异。

由表14可知,总糖含量及粗蛋白质的含量为Ⅰ>Ⅱ>Ⅲ>CK。Ⅰ组的总糖含量及粗蛋白质最高,其次是处理Ⅱ,最低的是处理CK。粗脂肪含量是Ⅰ>Ⅲ>Ⅱ>CK。综合以上指标考虑,自然光栽培黑木耳产量和品质最好,应选用该栽培方式用于黑木耳产业化生产。

3 结论

选取聚乙烯塑料袋(17 cm×35 cm),每袋装800 g培养料为最适料装量;为了培养出强壮且抗性强的菌丝体,培育期适宜温度,依次为:生长初期28 ℃,封面期25 ℃,快速生长期20 ℃;为了提升耳片的品质,应采取每天早晚间隔性浇水0.5 h的方法;栽培过程中选用自然光既益于耳片色素形成,也能够保证其产量,同时提高黑木耳的品质。

猜你喜欢
装量培养料黑木耳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草菇出菇为何怪
德江黑木耳
浅谈螺杆分装机的装量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浅谈螺杆分装机的装量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核电厂再循环冷却水系统应急补水逻辑触发的探讨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西藏林芝地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的探索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