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境民族乐器京族独弦琴的活态传承

2018-11-07 08:25李凌纬文蓓蕾刘景怡
传播与版权 2018年9期
关键词:东兴市京族活态

李凌纬 文蓓蕾 刘景怡 向 静

京族独弦琴是中国民间使用的弹拨乐器,极具开发和研究价值,主要流行于中国广西防城港地区的山心、尾、巫头村(俗称京族三岛)及越南。随着时代变迁,京族独弦琴整体呈现出积极良好的发展态势,独弦琴的传承方式从传统的民间“口传心授”转变为活态传承。

依据前人研究及笔者的实地探索思考,本文认为,活态传承指一种相对静态保护而言的多样,动态的传承方式,期望民族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延续下去。技术、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而掌握技术和技艺的是人。活态传承需要依据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条件,通过构建以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的传承体系,在相应的文化空间中进行。

民间民族乐器的活态传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生命力的重要方式,为深入探究京族独弦琴的活态传承,首先要研究京族独弦琴的传承体系及其所在文化空间,了解京族独弦琴在活态传承中的现状。

一、京族独弦琴活态传承现状

(一)传承体系建立并初显成效

据京族独弦琴代表性传承人苏春发所存京族独弦琴艺术传承谱系(见下表),从此表可知,京族独弦琴的传承体系已经建立,且沿袭至今。

目前京族独弦琴的主要传承方式包含家族、师徒及学校传承。其中家族及师徒传承方式由来已久,京族独弦琴代表性传承人苏春发及独弦琴演奏专家王能都曾师从老一代民间艺人阮世和学习独弦琴,且将所学技艺代代相传。第六代独弦琴传承人苏琪岚从小跟随爷爷苏春发学习弹奏独弦琴,6岁前往越南参与独弦琴表演,如今已在国内多个大型舞台参与独弦琴演奏。学校传承为独弦琴传承体系增添了新力量,使独弦琴在整个活态传承过程中呈现出由家门少数个体走向社会大众的良好发展态势。学校传承利用现代社会信息的交互整合,让东兴地区大众也能接触独弦琴技艺,让独弦琴的内在文化价值融入社会,得以实现。现下广西的部分小学、中学及高校都较重视此项音乐文化资源。京族独弦琴代表性传承人苏春发创办了京族独弦琴传习基地,每年教授近200名学生独弦琴技艺。国家资助东兴市设立京族独弦琴艺术培训基地,免费教授独弦琴。独弦琴演奏家李平,于广西南宁江南小学,举办了一系列独弦琴传承活动。广西艺术学院,开设独弦琴专业。

(二)文化空间逐渐扩大

代别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住址一 苏善辉 男 京 1916.03 私塾 祖传 1927 东兴市 尾二 阮世和 男 京 1908.06 私塾 师传 1936 东兴市尾三 苏春发 男 京 1955.01 中专 师传 1968 东兴市尾四 苏海珍 女 京 1973.07 中专 学校 1980 东兴市五 赵霞 女 京 1986.07 中专 学校 2002 东兴市六 苏琪岚 女 京 2004.10 小学 祖传 2007 东兴市尾

在京族独弦琴活态传承所在的文化空间中,民俗传承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每年七月,东兴市京族三岛都会举行一年一度京族节日“哈节”,其中,百人独弦琴合奏、唱哈时的独弦琴伴奏以及在民间艺术家的独弦琴表演,为“哈节”中重中之重。京族独弦琴通过“哈节”等京族传统节日维系了原有的京族三岛的文化空间,并使其更加牢固,为其活态传承提供了一个更加稳固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娱团体艺人、乐器演奏家以及地方民间艺人搬上各大舞台。利用现今大众娱乐的社会功能,独弦琴在活态传承方面也更加灵活,类似借助艺人传播,使得京族独弦琴活态传承过程中其文化空间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如女子十二乐坊成员的唐晓媛,V12乐团成员的雷滢,他们都将独弦琴融入大众文娱文化。书籍方面,国内出版了部分专门研究独弦琴的书籍教程,如广西艺术学院陈坤鹏教授编写的《独弦琴教程》。目前众多独弦琴演奏家、艺人、研究者主要将独弦琴音乐以CD唱片的形式收录至音乐专辑中,并通过当地电视台、广播等传统媒介形式传播。在京族独弦琴发展的过程中。书籍、音像制品的出现,使得社会能够了解接触并学习独弦琴的机会增加,让独弦琴的文化空间不仅仅局限于京族三岛及东兴地区,增加了其活态传承的有效性。

二、京族独弦琴活态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承体系不健全,阻碍了活态传承机制的健康发展

传统的家庭传承模式下,京族独弦琴传承人苏春发对孙女苏琪岚口传心授,凭借苏春发年幼时从叔叔苏善辉处习来的弹法、曲谱和唱调,缺乏基础性、系统性乐理知识的传授。这有碍于独弦琴长期良性发展,减缓了独弦琴活态传承的科学化进程。

已有的京族独弦琴传授基地包括政府出资筹办的东兴市文体局下独弦琴传承与培训基地、传承人苏春发创立的独弦琴承袭基地都以师徒传授模式进行教学。依托于此,独弦琴教师的弹奏水平、资历成为活态传承效果的决定因素之一。但由于老一辈的独弦琴演奏家大多年迈,不能从事教学工作,新一批的传承人数量有限,出现了传承人断层的局面。独弦琴老师们大多是学习钢琴等其他乐器出身,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自己边学边教,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都不能保障。

除了独弦琴弹奏手法的传承,独弦琴的制作工艺、独弦琴乐谱的收集和创作、教材的编写和印刷都是传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现今都面临着后继无人、亟待抢救的局面。如今掌握独弦琴制作工艺的手工艺人包括苏春发、李平等不到五人,传承人苏春发教学所需的独弦琴全部依靠老人的纯手工制作,缺少大批量、高品质生产和对原有独弦琴的改良升级。独弦琴教材在编排上存在一些疏漏,编排顺序大体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但存在一些难度较大的曲谱混在低水平阶段琴谱中的现象。师资力量、独弦琴制作工艺、教材不完善这些问题都使得独弦琴的活态传承缺乏持久动力。

政府设置的东兴市文体局下的京族独弦琴传承与培训基地由于资金上的捉襟见肘,在运行过程中略显疲态。长期以来,独弦琴保护与传承的各项经费如独弦琴的培训、独弦琴购买与维修、教材的出版印刷等,都来自2010年5月8日独弦琴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国家拨款。现今,独弦琴的教学依然采取免收学费的方式,基地只能通过控制招收学生的数目缓解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场地和设备有限的问题,活态传承的内动力不足,文化空间因此受到限制。

(二)传播方式单一,活态传承的文化空间缺乏深度和广度

现在对京族独弦琴的宣传工作往往借助于一年一度的京族传统节日哈节,宣传面主要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的京族人民。依托于传统民族节日宣传,时间集中而短暂,独弦琴鲜有作为宣传主体,形象不突出,独弦琴很难以独特的形象渗透入大众视野。这类宣传多刊登在当地报纸或播放在当地电视台,受众面窄,独弦琴的传播范围局限于当地,阻碍了其活态传承文化空间的扩张。

在多种媒介融合传播的今天,短视频、公众号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接触新事物、不同文化的新形式,京族独弦琴传统的传播手段不能满足大众的信息接收要求,传播的效果受到影响。如今,京族独弦琴主要依靠纸媒和电视媒体对当地进行传播,无论是传承人苏春发老师和他的孙女苏琪岚还是东兴市文体局都没有开通也没有计划开通针对京族独弦琴的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和网络直播平台进行远程的教学课程等新媒体形式,互联网传承独弦琴的方式显然没有被有效利用。

三、活态传承是京族独弦琴传承的有效途径

活态传承不仅能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还能传习、积累、不断丰富和沉淀其肩负的文化记忆。

但是京族独弦琴的活态传承依旧面临着传承体系不健全,缺乏传承的广度和深度等问题,笔者认为,活态传承京族独弦琴的关键在于独弦琴传承体系及其特定的文化空间,为了优化京族独弦琴的活态传承方式需要:

(一)完善京族独弦琴的传承和发展体系,发挥政府在活态传承中的引导作用

完善京族独弦琴的传承和发展体制在于发挥政府在活态传承中的引导作用,从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保护和发展独弦琴本身和传承人。

在资金投入方面,在政府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的同时,鼓励非公有制资本的融入,以扩大资金来源,为京族独弦琴的活态传承提供物质基础;在人才培养上,“活态传承的最大特点是以人为载体,传承人是活态音乐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离开了身怀绝技的传承人,活态音乐就难以为继。”独弦琴制作手工艺人、独弦琴的歌谣演唱者和口传身授的独弦琴表演艺术家,都是京族独弦琴活态传承上举足轻重的部分,要给予他们充分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同时规范民间原有的传习基地、培训班等形式,加大对东兴市的京族独弦琴保护传承基地的改造,培养更多更好的京族独弦琴传承人;在科学研究方面,建立健全京族独弦琴制作和演奏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应组织专业队伍,通过田野采风和民间艺人深入交流等,编写出关于独弦琴制作和演奏等方面的权威教材,为科学传承京族独弦琴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将京族独弦琴融入学校教育,通过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设立独弦琴培养班,使新一代年轻人更好地接触独弦琴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

(二)在特定的文化空间之内,为京族独弦琴的活态传承营造更加浓郁的传承氛围

1.打造京族独弦琴品牌效应。打造品牌效应可以提升京族独弦琴文化知名度,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增强京族独弦琴在人民群众之中的生命活力,使之更好地融入人民生活之中。

一方面要丰富独弦琴演出形式。除了办好京族大型传统节日“哈节”之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中越独弦琴交流会、民间独弦琴演奏比赛等,为独弦琴的活态传承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推动独弦琴文化与其他文化产业相结合。如可以将独弦琴文化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推出独弦琴海边演奏会,打造独弦琴文化旅游纪念品,改造升级京族博物馆,建立现代化独弦琴展览区,增加独弦琴经济附加值,使其更好地融入市场,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2.综合利用多种媒介形式进行活态传承。一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书籍传统媒体增加传播的深度。鼓励相关独弦琴等作品的创作,以及引进投资,制作相关的优质作品,例如著名的独弦琴演奏家苏海珍,于2005年发行了独弦琴CD专辑《海韵魅影》就取得了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参加中央电视台青歌赛原生态民歌比赛等形式,京族“哈妹组合”也曾经通过这个平台向全国人民展示京族的艺术魅力。二是利用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拓宽传播的广度。建立专门为京族独弦琴宣传传播的官网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京族独弦琴文化以实物、图像、声音等更全面立体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同时可以通过网上直播平台,以更加亲近自由的方式,将让京族独弦琴走向网民、走向游客,进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增加大众对京族独弦琴的深入了解。

3.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京族独弦琴为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独有乐器,流传于两国之间,是两国沟通的桥梁之一。因此,应该鼓励支持京族独弦琴与越南以及世界文化的交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在保证自身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拓展京族独弦琴的交流渠道,通过演出、访问、学术交流等方式广泛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可以每年由文化、民族部门安排独弦琴交流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民间文化传承人、文艺团体、研究人员等到越南或者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和考察;邀请越南著名的独弦琴演奏家,或是海外文艺团体、学术机构到京族地区考察;组织民间艺术团体到越南或是国外进行交流演出。充分利用独弦琴的跨境特征,吸收国际优秀文化成果,打造更加立体多元的文化空间氛围。

活态传承是京族独弦琴传承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坚持完善独弦琴活态传承方式,使之沿着原有轨迹,更好地融入当地人民生活。

四、活态传承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启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和生产生活方式。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的重要方式。无论是京族独弦琴文化还是其他民族文化,要使先人的智慧继续流传下去,都必须走活态传承之路,让民族文化扎根于民间,融入鲜活的物质产品中,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培育优质民族文化传承人、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建立活态传承博物馆,更要求我们基于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性及孕育发展环境,进一步探索与创新活态传承方式,挖掘展现民族文化价值,唤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感性认识和传承意识,自觉传承运用民族文化。

猜你喜欢
东兴市京族活态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东兴市活禽市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
京族丧葬音乐中的宗教文化研究
重走东兴汇路——东兴市政协赴粤闽考察侨批文化纪实
场域视野下彝族《指路经》的“活态”解读
论京族舞蹈的原生态美学特征
中越边境跨界京族民间信仰与旅游开发——以广西东兴市江平镇万尾村为例
活态文化
京族医药调查报告
京族传统服饰文化及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