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菁 邬加佳 刘清海 徐 杰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研究活动,尤其是在论文写作中,存在抄袭、剽窃、侵吞他人成果,伪造、篡改数据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行为[1-2]。中国科协公布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其根源在于现行学术评价和职称评定标准不合理,主要是现行评价制度驱使,其他依次为社会大环境、监督机制不健全、研究者自律不够、处罚不严厉、学术规范教育不够、学术规范及规章不明确等原因造成的。《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简称本刊)于2009年使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简称AMLC),将防控学术不端的关口前移,通过检测论文文字复制比预防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然而单纯的检测文字复制比并不能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3],治理学术不端行为应加强对研究生、从事科研的工作者以及研究生导师进行常态化学术规范教育。当前对于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的研究有从作者、责任编辑、审稿专家、主编的角度[3]构建防范策略;有从制度、规范、技术层面[4]分析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和对策;也有归纳防范措施供判别学术不端论文投稿[5];还有分析期刊已出版内容的学术不端行为,总结编辑工作经验等方面[6]。然而,过往研究往往停留于理论,缺乏定量研究,尚未见报道有系统的组织实施治理学术不端的方法,并加以对比分析治理前后学术不端行为的差异,追踪单个作者学术不端行为发展研究等。为更好地维护学术诚信,规范学术行为,本刊编辑部在校内外针对研究生教育、新教师岗前培训、各级各专业医学分会学术活动、本市和本省医学学术活动等不同层次人群,进行学术不端行为专题讲座,近十年来对内源性作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现对2008、2012和2017年投稿至本刊的内源性稿件进行学术不端治理结果进行分析,拟探讨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方法和对策。
以自然年投稿日期为界,将2008、2012和2017年投稿至本刊的内源性稿件上传至AMLC。其中内源性稿件是指:作者单位为本校各教学、科研单位和附属医院。选定的文献比对范围是: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互联网资源(包含贴吧等论坛资源)、英文数据库(涵盖期刊、博硕、会议的英文数据以及德国Springer、英国Taylor&Francis期刊数据库等)以及互联网文档资源和图书资源。为避免误差,将外源性(本校及其附属医院之外)稿件剔除,将送检稿件中的重检和复检稿件剔除,将内容超过15000字无法一次性检测的稿件剔除,最终确定有效检测记录。下载AMLC提供的Excel检测报告,添加“稿件编号”“投稿日期”“作者职称”,观察检测报告中文字复制比。同时,对文字复制比超标文章的第一作者进行追踪。从“中国知网”登陆科研统计与期刊评价的“个刊分析”,然后选择“作者分析”,录入上述作者姓名,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学术规范性教育的效果。
本刊编辑部除在全校研究生教育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时进行学术不端行为分析讲座之外,还受邀前往各附属医院,面向从事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学术规范教育。9年间,共计进行80次主题为“学术不端行为分析与界定”的学术规范教育。
表1:2009—2017年进行的各类学术规范教育次数
2008、2012和2017年投稿至本刊的内源性稿件的平均文字复制比由21.4%下降到7.62%,完全抄袭的稿件由5%下降到0,无抄袭的由53%上升到91%。
表2:2008、2012和2017年内源性稿件文字复制比检测结果
根据表2文字复制比检测结果,锁定“完全抄袭”论文的第一作者并将其命名为A-L,追踪此12名作者从2008年到2016年在“中国知网”-“个刊分析”数据库中检索到已发表文字复制比超过40%且排除参考文献计入比对基数的论文(“问题论文”)情况。
表3:2008—2017年间“完全抄袭”论文作者发表“问题论文”篇数追踪
AMLC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收录论文范围内,对投稿论文提供文字对比,并提供“文字复制比”作为结果。李家永[7]等人检测了《资源科学》2009—2011年的自由来稿,其研究结果提示AMLC检测无法遏制高复制率的稿件的出现。根据本刊对2008和2017年内源性稿件文字复制比检测结果,经过前后80次学术规范教育,完全抄袭文章由5%下降到0,疑似抄袭文章由22%下降到9%,而无抄袭文章由53%上升到91%。从数值上看,投稿论文的文字复制比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出现与李家永等结果不同的现象,可能与本刊在坚持AMLC检测来稿的同时,每年坚持进行学术规范教育有一定的关系。本刊实施学术规范教育早期主要针对研究生教育,在此层面进行了大量的学术不端行为教育,后来逐渐开始把学术规范教育范围扩大到研究生导师层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最后,学术规范教育已经扩大到本校全体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范畴。
对于“文字复制比”不能等同于“抄袭率”概念。复制比高的论文并不一定有学术不端行为,而复制比低的论文也不一定完全没有问题,科学、辩证地看待文字复制比,方能较好的判断和鉴别学术不端行为。本刊2017年的一篇投稿文章检测结果为43.6%,观察其文内发现其参考文献前有“四、”,每条参考文献录著的序号不是“[1]”而是“1、”。如果去除参考文献的重复部分,此文章文字复制比为8.2%。由于无法将过往数据去除和修正,因此表2中的“平均文字复制比”是直接从AMLC中的原始数据得出。检测论文“文字复制比”不能降低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但可以对学术不端行为起到提醒和震慑的作用。
对于存在学术不端的论文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学术不端行为。对于有意识的学术不端行为不可能通过教育来改变,而无意识的学术不端行为才是我们规范教育的对象。“中国知网”-“个刊分析”数据库中追踪问题作者12名(投稿本刊文字复制比超标文章的第一作者),发现多数作者自2013年之后不再发表文字复制比超标的论文,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科研的整体环境净化,尤其是AMLC在各期刊社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本刊深入校内各教学科研机构、各附属医院、各学术团体进行学术规范教育,让作者自省、自律。但是我们还是看到有两名作者H和L并没有因为AMLC检测和相应的学术规范教育而改变其实施学术不端行为,尤其是L作者,属于有意识的学术不端作者。对于此类作者,除了列入黑名单拒收其论文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
通过各类学术规范教育,对初入科研体系的学生和青年教职工进行良性引导,杜绝无意识的学术不端行为之外,治理学术不端行为还需要科研、人事和纪委等部门参与,把治理学术不端行为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严防有意识的学术不端行为。
第一,革新现有科研评价机制。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往往需要长期的科学研究与积累,不可能“速成”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无论是科研机构对科研工作者,还是研究生院对博士硕士生发表论文不切实际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科研创新能力,造成盲目追求论文的数量。近年来更有唯SCI影响因子论英雄的科研评价现象,如能理顺科研评价机制使之更加客观和公正,扶持国内优质期刊使之具有同等的晋升效力,才能达到评价科研水平和体现文化自信的效果。
第二,建立科研工作者个人科研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类似于目前银行信用系统和支付宝的芝麻信用等信用系统,评价科研工作者在实施科研工作时的职业信用,包括遵守科技行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履行约定义务等方面。一旦发生学术不端或者其他违反约定义务方面的问题时,该人员的信用评价降低,导致期刊不接收低信用作者的论文。
第三,增加惩治的力度。长期以来,多数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对于员工的学术不端行为持以一种宽容和许以更多机会的态度。这会让一些学术不端作者报以侥幸的心态或者在“保护伞”下几无忌惮的实施学术不端行为。2016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是教育部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做出规定,对认定的学术不端行为可实施通报批评、种植项目或取消申请资格、撤销学术奖励/称号、辞退/解聘和其他处理措施,并同时给予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等处分。这就让各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处罚学术不端有法可依,有据可查。除了严格执行上级法律法规之外,需要相关部门倡导建立学术不端举报信箱,畅通举报渠道,使学术不端作者尤其是高产的学术不端作者心存畏惧,行有所止,出于珍惜自身所有的一切,而不敢再出现学术不端行为,达到建立绿色学术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