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要项目,一手“转包”“分包”,一些科研机构垄断大项目,充当项目“二传手”的现象不仅发生在工程承包领域,在科研领域也时有发生。
学术研究为何会存在“重立项、轻研究”的问题?这是因为很多科研项目由行政部门主导,研究人员所在的高校、科研机构把获得项目作为研究人员的成就。也就是说,只要项目到手,还没有开展研究,就已经功成名就了。这就把大家的精力都导向到申请课题上,具体的学术研究反而被漠视。
以项目为导向的学术研究,让一些课题组的负责人变为了四处参加评审、申请学术课题的业务员。申请来课题后,就交给课题组的年轻教师和学生做,而“业务”做得不错的业务员,和课题设立方混熟之后,就逐渐变为“学术包工头”。而那些真正做研究者却有可能因缺乏人脉关系而难以申请到课题。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进学术管理与评价改革时,主导改革的恰是有各种学术头衔的既得利益者(包括能获得很多项目的“学术包工头”),他们很难朝自身的利益开刀,因此推进改革,必须改革传统的改革机制,要广泛听取青年教师、科研人员的意见,制定突破既得利益阻碍方案,并严格落实。在具体的学术管理和评价中,要推进学术管理和评价去行政化,实行基于学术本位的管理和评价,即在学术项目立项时,要进行学术同行评价,谁有能力做出研究就给谁,而不是看申请者的头衔与身份;在具体进行学术研究时,要由学术共同体评价研究进展和成果,以此引导学者把精力投向真正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