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T及MRl影像分析

2018-11-07 09:38黄雨农姚小刚赵明陈静
医药前沿 2018年32期
关键词:海绵状瘤体高密度

黄雨农 姚小刚 赵明 陈静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较少见,与发生于此区域其他病灶易混淆;虽为良性病变,但由于其病理结构及其发生部位的特殊性,如未能准确诊断,冒然手术可导致术中不可控的大出血,造成严重后果;准确诊断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对患者的治疗尤为重要[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共8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病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7例,年龄46岁至62岁,平均年龄54岁;均有间断性头痛病史,3例患者合并右眼视物模糊,1例患者右侧面部麻木,1例患者右眼外展受限,1例右上眼睑下垂。

1.2 仪器与方法

1.2.1 CT采用SIEMENS emotion 6多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参数为120KV,80mA,重建矩阵512×512,层厚7mm,层间距7mm。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每公斤体重2ml,推注速率3ml/s。推注20秒后描,并分别在推注后40秒、60秒、120秒延时扫描。

1.2.2 MRI采用GE MR355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头颈联合线圈;均行冠矢轴位扫描;扫描参数T1:TR 600ms,TE 80ms,T2:TR 2000ms,TE 120ms,DWI:b 值 1000s/mm2;轴位扫描层厚7mm,层间隔1mm,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层厚5mm,层间隔1mm;重建矩阵均为512×512。增强扫描推注钆喷酸葡胺,剂量0.1mmol/kg,推注90s后扫描,并于5分钟及10分钟延时扫描。

1.2.3 各病例由两位高年资副主任医师读片、诊断并作出分析。

2.结果

2.1 病灶一般情况

本次共收集8例病例,均为单发,发生于海绵窦区,其中7例位于右侧,1例位于左侧,呈“横葫芦状”生长,与颅底呈窄基底相连,最大径约37mm~53mm,平均值约45mm,病灶边界清楚,信号不均匀,1例呈早期均匀强化,另7例均呈不均匀强化,并呈“慢进慢出”改变,周围脑膜未见强化改变;8例病灶均累计中颅凹,相邻颞叶脑实质受压,周围未见有水肿带,其中4例病例侵犯蝶鞍区。

2.2 CT表现

显示为海绵窦旁边界清楚“横葫芦状”肿块占位改变。其中1例为均匀高密度改变,另7例病灶呈不均匀高密度改变,其中心可见片状稍低密度区域,其中1例病灶可见病灶中心有小片状更高密度出血改变;增强扫描可见1例注射造影剂早期即呈均匀强化改变,延迟期呈持续强化改变,另7例病灶增强早期边缘明显强化,延迟期逐渐向病灶中心充填;相邻颞叶脑实质稍受压改变;周围脑实质未见水肿改变。其中4例病灶可见蝶鞍区骨质吸收。

2.3 MRI表现

1例病灶信号均匀,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呈早期均匀强化,并在延迟期呈持续强化改变;另7例病灶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改变,内可见更长T1、更长T2信号坏死区域,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改变,并明显呈自边缘向中心强化改变,其中心坏死区域不强化。8例病例均可见病灶同侧大脑中动脉被向上推挤,其中7例病灶颈内动脉C4段被包绕,1例病灶同侧颈内动脉C3、C4、C5段被包绕,被包绕颈内动脉管径未见狭窄改变。

图1 CT平扫;图2 A-2C MRI平扫;图3A-3D MRI增强扫描,3A至3D自注药后时间依次延长,可见造影剂有自边缘向中心逐渐充填改变。

3.讨论

3.1 临床表现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约占颅内海绵状血管瘤13%左右,鞍旁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约占2%,中年女性多发,病因不明,有研究表明其发病可能与雌激素相关[2];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由于其病理特性、起病部位、生物学特性,导致其症状隐匿,病程缓慢,在发病初期往往无明显临床症状,以致在患者就诊时病灶已较大,累及范围较广,此次收集8例病例均累及中颅凹[3];头痛为患者最常见症状,病灶长大后可有颅内高压症状:恶心、呕吐;第Ⅲ、Ⅳ对颅神经受累及致相应颅神经麻痹症状较常出现[4],如眼睑下垂、眼球突出、眼外肌麻痹等症状;如累及垂体则导致垂体增生引起停经、泌乳等内分泌失调症状。其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与其他海绵窦区、鞍区占位病变相似。

3.2 病理学特征

海绵状血管瘤起源于海绵窦区硬脑膜[5];病灶边界清楚,分叶状;由大小不等扩张的血管团组成,管腔之间可见菲薄间隔;其切面呈海绵状、蜂窝状;可分为两型:(1)海绵状型:假包膜完整,表面光滑,瘤体张力可随血压改变,(2)桑葚状型:假包膜不完整,瘤体边缘不光整,质韧,其张力不随血压变化[6]。

3.3 影像学表现

3.3.1 CT表现 单发,发现病灶时往往以较大,由于颅底结构的关系,常常外侧较大,内侧较小;常发现为鞍旁“葫芦状”高密度影,其内密度可不均匀,内无钙化,周围一般不出现水肿改变[7];蝶骨可有侵蚀;增强扫描海绵状型呈明显均匀强化,桑葚状型呈不均匀渐进强化;病灶周围骨质可有吸收改变,常见部位有鞍底、颅底、岩尖等部位。

3.3.2 MRI表现 形态与CT表现一致,“横葫芦”状生长;其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长T1、长T2信号,T1WI信号往往较脑灰质低,T2WI信号呈高信号,甚至类似脑脊液信号;由于病灶内血流流速缓慢,病灶内不出现留空信号影[8];病灶内出血少见,如有出血,可见T1WI高信号改变,瘤周少见有含铁血黄素环;增强强化方式与其病理类型相关,与CT强化方式类似。MRI增强延迟扫描对于不同病例类型海绵状血管瘤有鉴别意义,海绵状型延迟扫描一般呈均匀强化,而桑葚状型一般延迟期呈不均匀强化改变。

3.4 鉴别诊断

3.4.1 鞍旁脑膜瘤 常发生于颅底、鞍旁,边界清楚,往往呈宽基底与颅骨相接,CT呈等密度,钙化常见,部分病灶甚至瘤体钙化呈高密度改变,MRI显示呈等T1、等或稍长T2信号改变,但T2WI信号明显低于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信号;增强扫描早期及明显强化,强化程度亦不及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并可见相邻脑膜增厚强化[9]。

3.4.2 垂体瘤 病灶易向上生长,常侵犯鞍上池,但瘤体主要位于鞍内,CT密度常呈等或稍高密度,较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密度稍低;MRI多表现为等或稍长T1、或稍长等T2信号改变,较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T1WI信号高,T2WI信号低,增强扫描其强化程度不及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3.4.3 神经源性肿瘤 海绵窦区常见三叉神经鞘瘤,呈跨颅窝生长,不均匀稍长T1、稍长T2信号改变,囊性变常见;增强扫描亦呈明显均匀强化改变,但其强化程度不及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3.4.4 动脉瘤 最常发生于基底动脉环,但海绵窦段也可有发生,动脉瘤往往可见留空改变,增强扫描于动脉强化方式一致,部分病灶内血栓形成后其内密度及信号可不均匀,CTA、MRA及DSA检查可鉴别。

3.4.5 胆脂瘤 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中耳炎病史、感音神经性耳聋及前庭症状;病灶主要位于中耳,一般可见明显中耳骨质结构破坏、吸收,听小骨常受累及,病可有中耳炎改变[10]。

终上所述,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为颅内少见病,易与海绵窦区其他占位性病变向混淆,其特殊的病理结构导致其手术难度大,术中易出现不可控出血,术后致残率高,如不能准确诊断往往给手术造成极大难度;了解其特征性改变,减少术前误诊率显得尤为重要;海绵窦区“横葫芦”状CT高密度,MRI长T1、长T2信号占位,尤其是T2呈高亮类似于脑脊液信号,周围无脑膜尾征、瘤周无水肿等改变均为我们诊断提供依据,术前CT及MRI还可提供病灶位置、范围、与周围结构毗邻关系,给手术以充分准备。

猜你喜欢
海绵状瘤体高密度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瘤体直径及体积变化的随访研究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观察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探讨
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分析
高密度互连技术强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