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实践先导型”教法构想

2018-11-06 10:18许乐媛刘卫华龚伟林
大经贸 2018年9期
关键词:技术型会计专业民办高校

许乐媛 刘卫华 龚伟林

【摘 要】 文章通過对转型期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转型期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实践教学模式限于“讲、演、听、练”、实训、实践课程与业务需求脱节和理论型教师讲授实训课程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践先导型”教育教学方法。而“实践先导型”教育教学方法的实施则需要高校在双师型教师制,校企合作制,以及建立实践课程体系等方面做出积极调整。

【摘 要】 民办高校 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 “实践先导型” 会计学专业 教育教学方法

一、民办高校转型期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应用技术型大学是以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为办学定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培养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符合职业要求的专门人才。会计学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应该注重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以实现培养应用技术型会计人才的目标。

二、转型中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讲、演、听、练”的实践教学模式

“讲,听”是理论教学的基本模式,即通过老师讲和学生听来完成教学过程,而大多数高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则在“讲、听”的基础上,增加了“演、练”。即教师通过讲解基本方法和演练业务操作过程进行实践知识传授,学生在听取讲解后进行练习或训练。这仍是一种单向教学模式,学生仅对“固定化”的实践业务进行复制,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应对实践问题的能力。简单“教与学”的模式与理论教学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仅是改变了教学内容,无法达到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实操能力的目标。

(二)实训、实践课程与业务需求脱节

首先,从民办高校课程设置特点来看,其专业课程设置仍参考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以理论教学为主,即课程体系“理论趋同化”,一般仅开设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模拟实训等课程,课程缺乏系统安排。表现出理论课程没有实践支撑,而实践问题得不到理论解释,仍旧存在着学与做相分离的问题。其次,大多数高校的会计实践教学课程资料主要以现有的实训教材为主,仍停留在书本教学的层次,很少能够真正走到企业中进行业务实践。虽然实践教材的案例来自于企业实践,但教材仅能反映一定数量的基本业务,且以学期为最快的更新速度,而实践中企业的经济业务复杂多样,且在会计核算中涉及与多部门的沟通。因此,以课堂为主的实践教学应该是“实训”教学,即教予学生基本业务操作知识,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也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管理沟通的能力。再者,部分高校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但由于企业财务资料的保密性,大多只是形式上的参观,也无法达到实践的效果。

(三)理论型教师的实训课程

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仍然以学术型师资为主,大多数授课教师并未参与过企业会计工作实务,对实际业务的了解有限,无法以丰富的工作实践作为教学来源,进而无法给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实践指导。现有部分民办高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制度,聘请具有企业实践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双师型导师,但大多数校外专业导师仍以满足基本课时量为前提,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性授课,多为职业介绍、工作需求情况分析等职业解析类内容,未能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切入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去。即理论脱离于实践或实践独立于理论,使得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而问题的主要原因都围绕着教育教学中科学理论与工作实践的脱节,这也正是会计学专业教育从学术型向专业型发展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只有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达到为社会培养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的目标。本文针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践先导型”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构想,其构思主要来自于改善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期民办高校会计专业缺乏实践教学的现状,并结合当前已经存在的实训课程、校企合作等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更重视差异化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推动民办高校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实践先导型”会计专业教学方法构想

所谓“实践先导型”教育教学方法强调实践学习要先于理论重塑,但并非是指学生无任何专业基础,该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会导致学生不具备发现实践问题的能力。首先,具有一定财会知识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每学期开始的第一个月,进行统一或分散性实习,即学生根据自身工作兴趣及已有的相关资源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实践学习,该实习可以是学习企业一个月的账务处理,也可以是参与会计师事务所的某个项目。并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报告,提出实习中遇到的实践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原有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解释实践问题,使学生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完善理论知识。该方法的实施需要民办高校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实行“理论与实践”双师型教师制度,并配套建立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并重的专业课程体系。

四、“实践先导型”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的实施条件

(一)“理论与实践”教师制度

结合前文提到的民办高校以学术型教师队伍为主,双师型教师教学脱离理论体系等问题,为了构建“实践先导型”教学模式,要求高校建立 “理论与实践”教师制度,建设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业务能力的师资队伍,以满足理论框架教学和专业业务解惑的教学需求。一方面,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讲解能力,满足理论教学要求,能够为学生讲授基本理论内容,使其了解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认知。另一方面,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或者是企业兼职人员,以满足针对性解答学生实践问题的需求。由于“理论与实践”教师要兼具理论知识和专业业务能力,所以队伍建设难度较大,民办高校需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建立与需求相匹配的薪酬制度。

(二)實质上的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实施“实践先导型”教育教学方法的环境基础,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仅靠学生个人关系和教师介绍很难满足定期实习的需求,有效的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实习机会,使“实践先导型”教育教学方法得以进行。目前的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了校企合作,但多流于形式,企业未能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实践指导,而在就业上双方的依赖度也较小。因此,民办高校应该发挥“民办”的特点,依托自有的企业资源,建立实质上的校企合作,实现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和就业机会,高校为企业输送的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

(三)实践课程系统化

目前,民办高校在转型期的教学实践中会邀请企业财务总监、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等进行讲座式的教学指导,但其教学方式和内容均是零散式的经验总结,未能形成专业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使学生系统地对相关实践经验进行学习和了解。为了更好的实施“实践先导型”教育教学方法,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会计专业培养应该建立实践课程体系,较为长期的分阶段聘请优秀的实践人才进行系统的实践教学,并根据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阶段性专业实践课程。例如,针对审计方向,可以开设审计实务与案例分析,企业合并报表的编制,存货盘点方法实务等课程。针对财务会计方向,可以开设会计模拟实训,票据审核实务等课程。

五、总结

本文关于民办高校在转型期的“实践先导型”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的提出主要是针对解决会计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离问题的探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可能会面临较多障碍,并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在框架构建上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会计工作对实践能力具有较高要求,高校的会计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则必须加强业务实践能力提高。因此,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实现民办高校转型期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所以实施“实践先导型”会计专业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王玉珏,黄羽. 民办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 《科技资讯》,2010(20):177.

[2] 李海龙,郑彩飞. 关于民办高校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8):75.

作者简介:许乐媛(1990-),女,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刘卫华(1972-),女,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龚伟林(1987-),男,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本文系2017年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研教改研究项目《转型中的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实践先导型”教法研究》(CRKXJ201703)和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办高校会计国际化教育模式的探索和研究》(173175)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技术型会计专业民办高校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