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
摘 要:本文以“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为例,从课标解读、教材分析以及图表探究三方面解析课堂教学中的图像教学。
关键词:气温;图表教学;课标解读;教材分析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内容,教材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本节教材的课堂教学,笔者除充分利用教材有关图像外,还适时补充一些相关图表,引领学生读图、析图,突出重难点、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地图意识和分析能力,提升学生地理素养,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一、课标解读
根据教育部关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教材知识内容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要求,笔者对本节地理课标解读如下:运用材料和思维导图,认识气温的含义和观测的相关知识;运用气温曲线图,说出某地气温在一天中和一年中的变化特点,会计算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运用等温线模式图,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纬度分布、海陆分布和垂直分布特点;理解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成因,以及气温的纬度分布、海陆分布和垂直分布差异的成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以实例说明气温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尊重科学、探究自然、服务人类的情感态度。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分布两大部分。前者涉及气温的观测、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变化曲线图;后者包括等温线图、气温空间分布规律等。本节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但内在脉络清晰明了:观测气温,可以获取气温数据,并对气温数据进行计算和整理,如可绘制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与不同空间尺度的等温线分布图;通过对气温日变化、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可以总结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通过对等温线的判读,可以总结出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知识的延伸,同时它与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起,是理解第四节有关“世界的气候”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学好本节也能为学生今后在高中地理进一步学习气候奠定良好基础。
本节教材除文字表述材料外,还插入了12幅形式多样的图表,包括地图4幅、示意图2幅、统计图4幅、景观图1幅、统计表1个。每幅图表都有其自身的地位和功能,在体现新课标、突出重难点、拓宽知识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节教学重点:运用气温资料,说出某地气温在一天中和一年中的变化特点;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纬度分布、海陆分布和垂直分布特点;以实例说明气温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会阅读等温线图,分析气温分布的规律;理解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成因,以及气温的纬度分布、海陆分布和垂直分布差异的成因。
三、图表探究
1.利用思维导图,整合梳理教材知识体系
气温的观测包括观测工具、单位、条件、项目、时间等问题。教师在黑板上绘制思维发散图(如图1),请学生根据教材阅读材料和示意图(教材图3.13),说明气温观测的思考方向有多少,使其认识气温的观测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总结提升环节,教师引导示范,带领学生按照教材编排的知识结构体系,完成本节课思维导图(如图2),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利用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学会气温计算方法
指导学生读日平均气温示意图(教材图3.10),找出一天中气温的4次观测数值和当日日平均气温,认识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即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數;然后采用知识迁移,类推出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即分别是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和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3.利用等温线模式图,掌握气温分布图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读等温线模式图(教材图3.16),学会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数值差为零或相差一个等温距;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等温线东西延伸说明南北存在温差;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线密温差大,线疏温差小;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等温线呈封闭形状,中心气温低,这里为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4.利用气温曲线图和增补表格,认识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读教材图3.11,找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刻和数值(如图3),并完成增补表格(如表1),使学生学会计算气温的日较差。进而分析出一天中最高气温不是出现在太阳高度最大的正午12时,而是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的原因,是因为大气受热的直接热源不是太阳辐射,而是地面辐射,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晒热了地面,地面吸收的热再释放出去烘热空气,所以地面受热以后,还需要一段时间,地面温度才能升到最高,气温也才达到最高。
教师指导学生读教材图3.12,找出北半球陆地一年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和数值(如图4),并完成增补表格(如表2),使学生学会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教师增补北半球海洋和南半球陆地(海洋)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如图5、图6、图7)以及南北半球气温年变化比较表(如表3),让学生找出北半球海洋、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一年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并对比记忆相关知识。进而分析出南北半球的海洋最高月平均温和最低月平均温都比陆地晚一个月的原因,是因为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5.根据气温统计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指导学生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时,可根据教材表3.2,采用以下分步骤探索过程,把教材图3.14补充完整(如图8),让学生在绘图中感悟气温的变化特点。绘制要领:一横月(横轴平均分成12段,月份标在两小段中央),二单位(标上气温和℃),三纵轴(根据最高最低温,按等温差标上气温刻度),四描点(定点要准确),五连线(连线过中心,两端莫出头,曲线要平滑),六写名(图名要准确)。
6.利用世界年平均和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第一步,教师指导学生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教材图3.17),可发现,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由此归纳: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进而分析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之一是纬度位置: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逐渐减少,因此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第二步,教师指导学生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如图9),在图中选取A、B两点,让学生读出1月份A、B两地的气温值,可以发现,北半球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A地)气温比海洋(B地)低。
第三步,教师指导学生读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如图10),在图中选取C、D两点,让学生读出7月份C、D两地的气温值,可以发现,北半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C地)气温比海洋(D地)高。
归纳总结:北半球同纬度地带,气温冬季陆低海高,夏季陆高海低,南半球也适用此规律,只不过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冬夏季节月份不同。进而分析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之二是海陆位置: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北半球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
第四步,教师指导学生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如图11),在图中选取E、F两点,学生读出E、F两地的气温值,可以发现,同纬度地带,山地(E地)气温比平原(F地)低。由此归纳:同纬度地带,高原、山地和丘陵的气温比平原低,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进而分析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之三是地形因素。
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山顶的气温是24℃(教材图3.18)。方法如下:山顶和山底的相对高度为800米(1520-720),海拔高出800米,气温约下降4.8℃(800÷100×0.6),山顶的气温是24℃(28.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