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梦园
摘 要:一堂精彩的課离不开精彩的导入。“课堂导入”不仅是完整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开学生求知欲的要是。设计精良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导入;原则;方法
“课堂导入”就是一堂课正式开始前的课堂活动。“导入”被人们称为“开场白”,它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跳高运动员“助跑”,一辆新车的“磨合”。教师对一堂课的发挥和教学设计的完成与导入息息相关,并且导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原则
讲台如戏台,教师就像是戏台上的总设计师。一堂课的开始就如一幕戏剧的序曲一样,只有好的导入能吸引更多的“听众”。好的课堂导入需要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配合。
第一、导入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满趣味性的导入内容可以快速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英语课从由老师“要我学”转变成学生“我要学”。
第二、导入要有时代性
教师要利用学生了解的当下的时事信息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谈论“unexpected events”,可以就新鲜的事件或新闻来勾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三、导入要有科学性
导入的时间通常要控制在3至5分钟左右为宜。若时间过长,就会显得喧宾夺主,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程。时间过短,又会使课堂导入显得“头重”,扩大了导入的效果,从而导致整节课重点不突出。
第四、导入要有贴切性
教师设计的导入要和本堂课的内容相联系,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教学内容,不能偏离文章内容。如学生在学习“country music”,那么教师可以找相联系的乡村音乐让学生了解,从而更好的学习该篇阅读。
第五、导入要有目的性
教师在设计导入前要明确学生将要学什么,怎么学和为什么要学。
第六、导入要有多样性
导入要形式多样,单一的导入会使学生失去对导入的兴趣,则达不到导入应有的效果。
二、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导入的方式应依据学生,老师和环境三方面的条件,灵活多变地加以设计与应用。常见的方式有:
第一、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先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以及激发学生回忆与本次课有关的知识点。如,在学习“现在完成时”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般过去时。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调控自己的知识储备来更好的进入学习。
第二、讨论导入法
这种方法要求教师与学生就某一话题或某一热点展开自由的讨论,然后适时的导入所要教授的课文。如可以让学生就“western culture”进行讨论,这种方式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更多合理的思路。
第三、设置悬念导入法
当学生面临问题时需要新知识来寻找答案时,他们才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向学生巧妙地设置悬念,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使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揭开“谜底”中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第四、直观导入法
这种方式就是通过图片,实物,录像或VCR片段等直观的内容来导入教学。展现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学生对“The black clouds is hanging over my hand.”不理解,那么教师可以根据图片进行直观的显示。
第五、娱乐放松型导入法
游戏,歌曲、故事、猜谜语、顺口溜都是属于娱乐放松型导入。这种导入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娱乐轻松的学习氛围,训练他们的模仿能力,尤其是在表达能力及听力能力的训练中,也可为课文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六、背景知识导入法
背景知识导入是教师把课前查阅筛选的与当堂课话题有关的背景知识以故事叙述或提问回答的方式进行的导入。如学生在学习“Robinson Crusion”。
课堂导入是一门高深的技术,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如何有效的设计出适合学生,对教学有帮助的课堂导入,需要教师一定的功力。因为通过有效的导入,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既培养了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又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创造。
[参考文献]
[1] 邵细芳、欧阳菁;浅谈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2,(03)
[2] 张国华;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模式探讨 [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 2001年04期
[3] 张锁占; 英语课堂导入的设计[J] 衡水师专学; 1999年 01期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英语系,浙江 临海 3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