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师范生外语课堂观察能力的调查研究

2018-11-06 06:13张先姣
山东青年 2018年7期
关键词:课堂观察建议

张先姣

摘 要:对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评价是改进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于英语师范生而言,掌握准确的课堂观察行为,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能极大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来了解英语师范生的课堂观察能力,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最终实现预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课堂观察;英语师范生;建议

1.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在2018年4月13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主办的“国培计划”计划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也对教师有了新的要求和期盼。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对即将成为老师的师范生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师范生不仅要掌握过硬扎实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还应包括课堂观察能力,只有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才能真正达到学高为师。本文通过对英语师范生课堂观察能力的调查,分析在不同环境下英语师范生对课堂观察认知度,了解陕南地区英语师范生课堂观察的能力的现状,帮助师范生树立有效课堂观察的意识,丰富观察手段,让师范生认识到课堂观察也是作为老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通过分析为师范生有效的开展课堂观察提供可行性建议,为将来成为教师的师范生提供参考意见,从而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2.文献综述

课堂观察理念源于自然科学,是一种迁移现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R.F.Bales首次发现了“互动过程分析”理论,诞生了互动分析体系,到1999年,Wragg在其著作《课堂观察简介》中强调,课堂观察的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者的主观能动性,他还对课堂观察的手段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指出不同方法所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我国一些学者在早前就关注并开始研究课堂观察法,但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特别是对于研究方法的实施,在教师培养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姜宗彦,于秀娟在2006年对249中学和大学外语教师的相关问卷调查后发现,有超过90%的外语教师未接受过任何外语课堂观察方面的培训。2014年蔡绿妍在对一线小学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有半数教师对课堂观察有一定了解,但是对于更为专业,深入的课堂观察理论和方法并不熟悉。从国外到国内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课堂观察理论在学术研究和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英语师范生课堂观察能力的现状调查

3.1调查目的和对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指出:“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而课堂观察工作,可以是对他人的观察,同样也可以是对个人自身的反思,本文通过对安康学院,商洛学院,以及陕西理工大学不同环境下英语师范生对课堂观察认知度,从而了解到陕南地区英语专业师范生课堂观察的能力的现状。

3.2调查内容和方法

本文通过对陕南三所学校的英语师范生课堂观察能力的调查,了解师范生是否了解课堂观察、在校是否接受过课堂观察理论的相关教育等,根据记录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主要采用的问卷调查法:指在有目的的运用问卷的方式获取研究事实。依据三所学校成立了三个调查小组,分别对目标学校英语师范生进行实地问卷,从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再根据文献综述:以互联网为手段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内省思辨,梳理出有关课堂观察及师范生课堂观察能力提高的策略和方法。

3.3调查结果和分析

问卷中英语师范生大二、大三、大四受访比例分别是40.74%、55.56%、3.7%,通过分析统计,发现不了解课堂观察所占比例为18.52%、有一点了解的占比为62.96%、了解所占比为18.52%、而非常了解的所占比为0;对于课堂观察是否为主修课程所占比仅为14.81%,29.63%的学生表示无此类课程,还有55.56%学生表示此课程为选修课;对于观察对象、观察目的、观察记录和方法,能熟悉掌握的所占比不到全部受访者的三分之一;对观察后的数据分析反馈中,选择只让资深教师发言即可的占比在11.54%,所调查学生对课堂观察的认知参差不齐。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英语师范生具备一定的课堂观察能力认知度,但更为系统,深入的观察却存在着问题,根本的原因是超过一半的校师范生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课堂观察方面的理论学习,课堂观察尚未成为基本技能而被师范生所掌握,由于缺乏相关知识,不了解课堂观察的知识,衍生出把课堂观察等同于简单的听课;对如何进行听课一知半解,认为课堂观察目的都是一样的;对观察记录手段倾向主观化;分工合作的意识也很淡薄;观察评价的手段也较为传统,不能真正的的达到课堂观察的目的。

4英语师范生的外语课堂观察能力

4.1外语课堂观察观

课堂观察,是对课堂的行为进行观察。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观察课堂的行为就一直存在,且对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4.1.1课堂观察的概念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对课堂的一切进行观察,不仅是观察授课老师的教学,更要在整个过程、每一个阶段、每个细节中,观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 观察要明确目标,抓住课堂事实,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有效观察,积极反馈,并借助于课堂观察共同体,研究应对具体的课程教学问题,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改进课堂教学,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在具有可信度和高效度的观察中,反馈研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研究活動。

4.1.2课堂观察的方法

课堂观察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种,首先是定性方法;即相关的观察人员通过观察纲要的指引,来记录观察到的各类课堂现象,并在观察完成后,通过回忆来不断补充相关的记录,并通过归纳法来完成相关的研究、分析工作。其次是定量方法;作为观察人员,应当通过定量、结构化的方式来记观察到的课堂现象,并利用现代化手段来完成相关的研究工作。在进行英语课堂观察工作时,可通过自行研制的观察表来及时记录观察。观察人员应当有明确的分工,在观察完成后,再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保证数据信息的可信度。

4.1.3课堂观察的重要性

课堂观察是教学工作者对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等的全面方观察,是观察者分析教学工作成绩和不足、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教师调整教学方案的基础。教师通过自我观察和彼此观察,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在可信度高的观察中,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提高数学水平,培养钻研课堂的研究精神,推进专业素养的提升。同时,通过课堂观察框架的建立,清晰的将课堂元索划分为各个维度,并细化观察视角和观察点,让观察者有更多的选择和观测目标,切实解决课堂教学问题,改善课堂数学。

4.2提高英语师范生课堂观察能力的建议

通过对陕南三所英语师范生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课堂观察的认识不到位,所在学校对师范生课堂观察方面的指导也很有限,但课堂观察对于师范生这批预备教师而言,是师范生是否能成为一个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4.2.1明确观察目的

课堂是动态的且极具变化性,因此,要想记录课堂发生的一切,提高观察效率,就要在课前明确分工。记录要具有目的性,事先确定好每个人观察的主要事项,在课堂中专注于自己那个观察点,比如师生间的问答、解释与辩论;被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模式;被观察教师位置移动情况;授课教师板书设计情况;男女生回答问题的对比频率;前后排学生课堂注意度;课堂氛圍情况等,每个人选取一个进行观察记录,尽可能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4.2.2提高记录效率

在进行课堂观察中,由于课堂呈现的是动态过程,所以观察者在记录本上所写下的内容也要跟得上观察对象的变化情况。这样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观察学习中,积累并形成自己的课堂记录符号:运用T→Ss、Ss→T、Ss→Ss表示师生、生生单向互动; 表示师生,生生双向互动; 运用剪头、画简图表示被观测教师上课的位移情况; 用^_^、-_-||、︶︿︶等符号表示所观察对象的表情变化情况; 用√和×分别表示学生上课的抬头率和低头率等,在快速记录中准确的完成观察任务,提高课堂观察效率。

4.2.3制定观察量表

课堂情况错综复杂,开始观察时,一定要使用具体的、适合自己的观察量,每次的观察评价表,必须测试是否有科学依据,是否能正常使用,并不断修改。比如量表是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的;对座位排列的观察量表;对课堂活动组织形式的量表;对教师提问有效性的量表等,并记录好每个量表使用的负责人。

根据分工需要,可以围绕以下维度进行量表的开发与设计。

4.2.4学会观后评价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往往是负责教学评价的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或者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大致的互动情况进行模糊地概括,或者由于没有分工合作,导致对结果的分析雷同。所以,在评价时,在对课堂数据进行记录、收集、总结的基础上,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轮流客观公正地评价,根据每个人的观察量表和录音录像设备,让教师们更清晰地明确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教师改进教学细节,增强专业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由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结语

课堂观察理论引入我国多年,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和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英语师范生来说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陕南三所英语师范生课堂观察能力的现状调查为切入点,对在校师范生课堂观察能力现状做了一次调查,获得了有用的数据和信息,通过分析并给出了建议,为师范生在即将成为教师的教学上路上提供一定的帮助。虽然调查存在调查对象不够全面,设计的问题不够反映全貌,但对于目前陕南三所师范生课堂观察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该领域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

[参考文献]

[1] Wragg,E.C. An Introduction to Classroom Observation [M]. New York:Routledge, 1999.

[2]谢淑海.美国教师课堂观察评价改革动因、取向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 2016(12):75-79.

[3]杨东.课堂观察的类型与方法[J].教学与管理,2014 (11):1-3.

[4]梁文,李涛.基于燕课堂观察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框架、实践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 2018(01):64-71.

[5]王娟.多维、合作、反思:中美课堂观察模式的比较与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6(01):37-42.

[6]姜宗彦,于秀娟.外语教师课堂观察的现状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2006(7):72-74.

[7]崔允氵郭

,沈毅.课堂观察20问答[J].当代教育科学,2007(24):6-16.

[8]蔡绿妍.外语教师课堂观察活动现状调查[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74-77.

[9]李勇.利用课件课堂观察评价表促进英语课堂教学[J].新校园,2015(01):145-147.

[10]傅赟.课堂观察的“三个维度、六个方面”[J].湖北教育,2017(05):90-91.

[11]贺学颖,安佰明.如何进行课堂观察[J].汉字文化,2018(06):122-123.

[12]张钰泽.基于课堂观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猜你喜欢
课堂观察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观察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例谈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