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其保障措施探析

2018-11-06 06:13罗博之
山东青年 2018年7期
关键词:保障措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

罗博之

摘 要:电子信息因科技推动而备受瞩目,不论是大众生活环境还是工作环境均因电子信息而产生变化。本文便从电子信息工程出发,先就该工程作基本概述,而后就其发展现状以及相应保障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推动信息建設作出贡献。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保障措施

引言

对于信息化产业来说,电子信息工程极为关键,该工程借助计算机等诸多现代技术来对电子信息进行控制以及处理,并以信息为导向实施获取以及处理操作。下面便就电子信息伴有的产品欠缺创新性等问题以及强化投入力度等层面的保障措施进行探析。

一、电子信息工程基本概述

1、内涵分析

电子信息工程主要以现代技术为基础,从信息出发加以控制以及处理。该工程在搜集、获取还有处理信息等层面极为有效,同时相应设备以及系统开发均需要依靠该工程。此外,科技发展也以其为平台,很多产业链也因电子信息推动而出现持续整合以及分化情形,从而对行业间的界限进行突破,确保各行业联系愈加密切。

2、推动电子信息向着现代化前进的重要性

国内电子信息在发展层面较为稳定,但较多企业仍旧未能掌握其核心,导致国内行业发展受阻明显,但较多企业仍以电子技术为导向强化投入力度,期望依靠电子信息来推动企业发展。例如,部分传统企业以电子商务为导向展开改革,不论是企业布局还是市场份额皆因电子信息产生改变。此外,企业发展不断推动信息向着公开化发展,并以网络化以及数字化为导向进行管理平台的构建。例如,工业产业便针对电子信息进行了综合考虑,以信息数据为基础来推动产业升级。

二、电子信息工程现存发展问题

1、产品欠缺创新性

电子产品以创新性为其核心,若其欠缺创新性必会遭遇发展瓶颈。对于电子产品来说,国内产品多是借助国外核心技术展开研发,企业并未以核心技术为导向加以创新,多是进行产品生产,导致我国在较多电子信息层面缺乏技术专利。现阶段,国内电子产品不论是利润还是技术均不理想,较多市场份额仍旧由国外产品所占据。国内很多产品被看作是仿制品,使得国产产品销量无形当中遭到压缩,导致企业趋向于进行国外产品加工,不愿实施技术开发以及创新。

2、市场竞争环境并不优质

产品研发必须以公平环境为基础才可高效开展,有关部门必须从知识产权出发做到严密保护,才可确保企业相应的研发主动性得到激发。但现阶段,国内在知识产权层面仍旧未能保护到位,导致市场上山寨货以及假冒产品层出不强,是电子信息产业很难高效发展。

3、开发人才相对欠缺

对于电子信息来说,其发展会因开发人才的相对欠缺而受阻。产品开发并非简单过程,必须历经多个环节的设计、审核以及改进才可生产。现阶段,很多技术人员仅针对电子产品实施机械研发,毫无创新意识科研,也便使得产品创新性较差。当前该工程仅仅是在数量层面有所扩展,但并未强化工程质量。若想推动电子信息向着平衡方向发展,必须从综合人才出发进行大力引进以及培养。

三、保障电子信息工程高效建设的有效措施

1、从技术研究出发强化投入力度

企业进步以及革新必须依靠技术作用才可实现,现阶段国内在电子信息层面仍旧较为滞后,也便很难凭借信息工程来推动企业发展。若想对当前技术滞后情况加以改善,必须以电子信息实际为基础,从技术研究出发来强化投入力度,推动高科技向着生产力进行转化。因此,政府需要强化扶植力度,不论是资金还是人力均应给予支持,同时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企业也应强化资金以及人力等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

2、从产业结构出发加以优化

国内电子产业起步较晚,因此产业结构显得并不完善,比如软件以及服务业间便显得比例极不协调。因此必须从产业结构出发加以优化,借助政策等手段来对结构进行调整,并向着部分利润过低的行业进行政策层面的倾斜,从而吸引投入,确保结构失衡等情况得到有效扭转。

3、从产品以及服务质量出发加以强化

企业会因市场状况等影响而步入困境,再加之国际竞争愈加激烈,使得国内企业发展兼具着机遇以及挑战。对于电子产业来说,若想于逆境实现高效发展,必须从产品以及服务质量出发加以强化,依靠质量以及服务的有效提升来强化竞争力,同时确保企业间实现密切合作,从而信息工程质量。

[总结]总之,电子信息工程因科技以及经济等的推动而发展迅速,不论是涉及范围还是普及度都在持续提升。但现阶段,国内在电子信息层面发展仍旧不够完善,存有诸如产品欠缺创新性、市场竞争环境不够优质以及开发人才相对欠缺等问题,我们必须从技术研究、产业结构以及产品质量等层面出发来保障产业发展。只有这样才可推动电子信息实现高效发展,推动国内企业生产向着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前进,确保企业相应经济利润以及社会效益得到有效强化。

[参考文献]

[1]刘中华.浅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5,14(06):122-123.

[2]刘旭东,范青武,王卓峥,刘帷.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08):58-60+44.

[3]陈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研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4(05):17-18+38.

(作者单位:长沙市第一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0)

猜你喜欢
保障措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
恩施茶叶质量安全现状及保障措施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