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行诱导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2018-11-06 06:04彭小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7期
关键词:程序化诱导血液

彭小燕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血透室,江苏 南通 226001)

诱导期血液透析是指患者刚刚开始接受血液透析的一个时间段。进行诱导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其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此类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部分患者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1]。因此,护理人员应对进行诱导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良好的健康教育,帮助其顺利完成诱导期血液透析[2]。程序化健康教育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对其进行有计划、连续性、全面护理的一种护理模式。为探讨对进行诱导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诱导期血液透析的4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诱导期血液透析的42例尿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其年龄为35~72岁,平均年龄为(56.11±8.67)岁;其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为5~13年,接受学校教育的平均时间为(8.11±2.06)年。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其年龄为33~73岁,平均年龄为(57.08±9.03)岁;其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为4~14年,接受学校教育的平均时间为(8.38±2.1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O.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在前臂建立动脉或静脉内漏。患者首次进行透析的时间为2.5 h,第二次进行透析的时间为3 h,第三次进行透析的时间为4 h,然后根据其具体情况对其进行规律性透析。同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具体的方法是:为患者发放血液透析知识手册。在血透室安装电视,播放血液透析健康知识讲座。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程序化健康教育。具体的方法是:1)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聊天了解其病史、文化程度、家庭环境、饮食习惯、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分析患者的学历能力、健康状况、运动能力,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案。2)在患者第一次进行透析时,为其介绍血透室的环境、进行血液透析的指征。告知患者进行诱导期血液透析的目的、程序、注意事项及配合治护操作的方法。为患者列举在该院进行血液透析并获得良好效果的病例,消除其焦虑、恐惧等不良的情绪。告诉患者,其透析时间及透析频率均由专业医生根据其具体病情和化验结果而制定,不可自行修改透析时间和频率。为患者讲解其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实施各项治护操作的目的。让患者记录医院的咨询电话。在患者进行第二次透析时,其容易出现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导致其发生这些症状的原因是其体内的毒素较多,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这些症状会逐渐减轻。若患者在进行透析的过程中出现头晕、燥热、大量出汗等症状,则表示其可能发生了低血压。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协助医生对其进行对症处理。在患者进行透析的过程中,禁止其大量进餐,防止其因血液聚集在胃肠道而发生低血压。在患者进行第三次透析时,为其讲解护理内瘘的方法。告知患者动脉或静脉内瘘是其“生命线”。让患者每天至少观察自己的内瘘3次,确保其内瘘通畅。禁止用建立内瘘侧的肢体测量血压、输液、抽血、提重物等。在患者进行第四次透析时,告知其及时补充热量和蛋白质。让患者以麦淀粉食物、白薯及南瓜等含淀粉较多的食物作为主食。同时让患者严格地控制体重,使其体重增长不超过2.5 kg。控制患者对液体、钠、磷、钾等的摄入量。在患者进行第五次透析时,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患者讲解常用降压药、补铁药及补钙药的使用方法。让患者每天监测和记录自己的血压。禁止患者使用具有肾脏毒性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使用该院自制的健康知识评分表评价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该评分表的分值为0~2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对透析的依从性、发生并发症(包括低血压、低血糖反应、失衡综合征、心律失常、尿毒症脑病及抽搐等)的情况,并询问其是否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对透析的依从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对透析的依从性、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指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流至其体外,经透析器清除其血液中代谢的废物及过多的水分,并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至其体内。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法。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3]。导致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1)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水平较低,对陌生的治疗方法感到恐惧。2)患者对血透室的环境、设备感到陌生[4]。3)患者担心治疗的效果,担心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5]。同时,大部分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不了解血液透析对其饮食的要求、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其进行血液透析的效果不理想。诱导期血液透析是指患者刚刚开始接受血液透析的一个时间段。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要在该阶段完成心理和生理上的转变,使其心理及生理上均能接受血液透析。对进行诱导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其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水平,帮助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其治疗的效果[6]。传统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为其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播放健康知识讲座等。这种健康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是一种灌输式的健康教育方法,患者能否掌握足够的健康知识完全取决于其文化程度和自我学习能力[7]。

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血透室的护理人员需全程陪伴在其身边,以便及时发现其透析过程中发生的问题[8]。护理人员应利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对其进行精细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程序化健康教育是由常规健康教育衍生而来的一种新型的健康教育模式[9]。程序化健康教育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对其进行有计划、连续性、全面护理的一种护理模式。对进行诱导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可使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诱导期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程序化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其健康知识评分及对透析的依从率均高于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患者。这说明,对进行诱导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能提高其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水平,增强其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其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治护操作[10]。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这是因为,对进行诱导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能纠正其不良的生活方式,使其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更符合血液透析的要求,并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这是因为,在对进行诱导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也能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语言交流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11]。需要注意的是,血液透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护理人员在对进行诱导期透析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家属能够支持其进行透析、配合护理人员调整其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获得理想的治护效果。

综上所述,对进行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可使其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识,提高其对透析的依从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程序化诱导血液
基于Houdini的VEX程序化建模高效搭建数字孪生虚拟工厂
齐次核诱导的p进制积分算子及其应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多彩血液大揭秘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神奇血液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