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桃红,高 超,吴小秀
(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安庆 246003)
髋关节是一种多轴性关节,人体可通过此关节进行下肢的屈伸、旋转及环转等动作。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对因骨关节炎、骨无菌性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造成髋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2]。在美国,接受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约占其全国总人数的0.83%[1]。近20年来,我国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14年,我国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总量已经达到40万例,其中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约占60%。研究发现,患者在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其患处若未得到有效的包扎固定,不但不利于其手术切口的愈合,还会增加其发生感染的几率[3]。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为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使用自制髋骨带进行固定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手术的98例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成功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未合并有感染性疾病。3)无精神类疾病。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23例;其年龄为49~72岁,平均年龄为(61.8±2.6)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21例;其年龄为50~73岁,平均年龄为(62.3±2.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髋关节手术。术后,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固定法进行固定。固定的方法是:1)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远端进行固定,将绷带缠绕在其股骨近端进行常规的加压包扎固定。2)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近端进行固定,将厚敷料覆盖在其手术切口上,并进行包扎。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自制髋骨带进行固定。固定的方法是:1)进行髋骨带的制作。髋骨带主要包括髋部固定带(规格为85×6.5 cm)、腿部固定带(规格为54×6.5 cm)、敷料固定带(规格为33×13 cm)、魔术贴(规格为6.5 ×4cm)几部分。⑴将髋部固定带和腿部固定带分别固定于敷料固定带一条长边上的两端(与敷料固定带长边的夹角呈90°),并使髋部固定带与腿部固定带之间相距20 cm。⑵将魔术贴固定在髋部固定带和腿部固定带的一端(未固定在敷料固定带的一端)。⑶在敷料固定带的中间位置,沿对角线方向剪开两条长度为12 cm的引流管间隙(两条引流管间隙呈交叉分布)。2)将患者的引流管从敷料固定带上的两个引流管间隙穿过,并将敷料固定带覆盖在其髋部手术切口的敷料上。然后将髋骨带上的髋部固定带和腿部固定带分别绕过患者的髋部及腿部,用魔术贴与敷料固定带进行连接固定(注意保持固定的松紧度适宜)。
接受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接受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对比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均表现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用手术的方式将人体中因疾病或损伤等被破坏的关节面置换成人工制造的假体,以达到切除病灶、清除疼痛、恢复关节原有功能的一种疗法。该疗法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等疾病的重要术式[4]。为预防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后出现大量出血的症状,应为其采用加压包扎固定法进行止血处理。常规固定法在用绷带和敷料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加压包扎时,存在加压范围窄、加压不均、敷料和引流管发生移位或脱落、手术切口发生出血或感染等不良情况[5]。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自制髋骨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可通过调节髋部固定带和腿部固定带的固定松紧,使敷料被稳定地固定在患者髋部的手术切口部位,以防止其发生敷料位移或脱落的情况。2)敷料固定带是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的,且其内层由棉质材料制成,具有柔软性、透气性和舒适性良好等优点,在使用后可降低患者皮肤过敏的发生率,增加其舒适度。3)敷料固定带上的两条引流间隙可加强对患者引流管的固定,以降低其引流管发生位移、脱落的几率。4)髋部固定带和腿部固定带均由弹力带制成,对不同体形的患者均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6]。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为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使用自制髋骨带进行固定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其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