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健
(德阳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四川 德阳 618000)
在临床上,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曾是实施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的禁忌证[1]。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已不再是实施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的禁忌证。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2]。本文主要探讨用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将德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有胆道手术史。其排除标准是:存在进行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的禁忌证。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18例;其年龄为26~78岁,平均年龄(58.59±10.24)岁;其中有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2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3例;存在开腹胆道手术史的患者有45例,存在腹腔镜胆道手术史的患者有3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31例,女性21例;其年龄为26~78岁,平均年龄(58.59±10.27)岁;其中有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3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2例;存在开腹胆道手术史的患者有48例,存在腹腔镜胆道手术史的患者有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其上腹部做切口。切开其肝脏包膜,钝性分离肝组织,对结石的具体部位进行探查。纵行切开胆管壁,使用取石钳将胆管内的结石取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其脐周做切口,为其建立人工气腹。将腹腔镜置入其腹腔内,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分离其腹腔粘连组织。切断其肝圆韧带、左侧冠状韧带和左侧肝三角韧带,游离其肝左叶,探查其结石的具体部位。沿左肝管的走行方向切开肝脏包膜,钝性分离肝组织,使肝内胆管充分暴露。对与胆管并行的血管进行分离,以防止对其造成损伤。纵行切开胆管壁,使用取石钳将胆管内的结石取出。探查肝内胆管、肝门胆管是否通畅。若其存在狭窄的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在肝内胆管中放置合适的“T”形引流管。缝合胆管壁及肝脏上的切口。
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和术毕至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上腹部疼痛、胆瘘、胆道感染和胆道狭窄等)的发生情况。
将本文中的数据录入Epidata 3.1软件中进行整理。采用SPSS 21.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术毕至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s )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s )
组别 例数 手术的时间(min) 术中的出血量(ml) 住院的时间(d) 术毕至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h)对照组 48 125.48±10.24 114.59±20.14 12.48±1.14 55.47±1.27观察组 52 117.24±10.25 67.24±20.18 6.94±1.24 25.47±1.26 t值 4.018 11.733 6.594 30.26 P值 0.000 0.00 0.00 0.000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既往研究认为[3],开腹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术式。近年来,有学者指出,用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唐德涛等[5]在临床研究中分别应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研究结果证实,与应用开腹手术相比,用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VAS评分。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用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可缩短患者手术的时间和术后康复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7]。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手术的时间,促进其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其术后胆瘘、胆道感染、胆道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