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祖华 王庆国 毛影竹
“人脉”侧重于为周边的城市居民服务,给这片被城市遗弃的区域注入活力,使其重新融入城市,融入市民的生活。
图1 地块划分解析
经过多次实地调研,项目组发现这个区域最大的特点就是封闭:西侧的万寿寺、北侧的军管大院,从两个方向上将基地封死;现状的城中村只有南侧和东侧有几条的胡同可以进入,而且这些胡同都是断头路,互不连通;地段南侧的长河虽提供了非常好的景观资源,但也成为阻隔南侧的城市绿化带和基地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整个基地就是一个城市的孤岛。如何将基地与城市重新连接起来,成为设计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顺应基地原有的城市肌理,首先在其中部设置了两条南北贯通的开放空间:一条位于万寿寺的东侧,主要是广场和绿地,一方面成为东部建设用地和万寿寺之间的缓冲地带;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个可供人停留、活动的空间。另一条是位于延庆寺东侧的步行街。同时设计师还设置了两条东西向小街,将南北向的两个主导开放空间与西侧的城市道路连为一体。其次,将基地南侧长河沿岸互相隔离的几个小广场打通,形成连续的步行广场,并在长河上设置了一座步行桥,连接两岸。这就使得整个基地与周边的城市有机衔接起来,为重新融入城市提供了可能。
这个地段的历史感和文化感非常强,既有曾经的皇家寺院万寿寺,残存的家庙延庆寺,还有北京城的母亲河长河,以及不远处的龙王庙和广源闸等诸多历史遗存,共同标识出了基地曾经的辉煌历史。但现在,它们却处于或孤立存在,或被私搭乱建所淹没,或包围于格格不入的高楼大厦之中的窘境,历史与文化仿佛在此停滞断裂。这次设计的一个重点,就是重新梳理场地原有的文化和历史,并将其延续下去,织补起来。
设计师首先延续了场地里非常明确的南北向城市肌理,新建筑延续保留建筑的合院式布局,恢复区域的街巷体系,通过完整的街巷系统将新旧建筑统一起来。设计师认为对历史建筑最好的保护方法是避免孤立地存在,而应该使其融入整体的区域环境之中。新建筑通过几组连续的折屋面与老建筑相协调,共同形成整体的城市风貌;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留和恢复历史信息,唤醒对历史的记忆,如通过地面铺装来重现万寿寺被拆除部分的格局;通过雕塑来表现曾经立于此处的永乐大钟;保留场地上所有非文物历史建筑,通过改造使其重新融入现代生活。
图2 模型照片
每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都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对待原住民。以往大部分的类似项目都以迁至远郊或现金补偿的方式来解决。这种方式虽然易于操作,但往往也会带来交通不便、看病就业困难、邻里关系缺失等诸多问题。该基地中有100户左右的原住民,设计师希望采取就地安置的策略,在基地的北侧单独设置安置区,就地上楼。还是原来熟悉的场所,还是原来的老邻居,还住在城里,居住环境改善了,生活品质提高了。居民上楼之后,空出的场地还给城市,解决了城市的其他功能需求。
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改造,如何高效使用是重点问题。以往的改造我们往往采用高强度的开发,但这显然不适合该地块的改造。因此,需要重新定义“高效”。城市旧区的改造,最重要的不是开发强度,而是功能定位,加入城市中最短缺的功能,才是真正的高效。如何找到城市最需要的功能,成为决定这次设计成败的关键。
基于为城市居民服务的主题,设计师首先在周边做了调研。地段周边有很多住宅区,但都没有幼儿园,几公里之内没有养老院;为一老一小服务的设施,不但是这个区域稀缺的,在整个北京市都是亟需增加的功能。另外,菜市场、社区中心、公共市民活动场地等设施也比较缺乏。设计师对这些功能进行了补充。
地块的主要功能布置在延庆寺的东侧和北侧:延庆寺北侧设置幼儿园;东侧为养老院;基地最北侧为回迁住宅,住宅之下设置菜市场;结合延庆寺的历史底蕴和临街的特点,利用地下空间,改造为市民社区活动中心兼具老多年大学和国学中心的功能;万寿寺与延庆寺之间设置广场绿地,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基本布局确定下来之后,设计师又对具体功能进行研究和反思。什么样的养老院和幼儿园才是居民真正需要的?传统养老院基本是封闭式的,老人得到基本的照料是没有问题的,但老人容易有孤独感,有被社会遗弃的感觉;传统的幼儿园也是小学模式的延伸,仍然是教与学的刻板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是否适合于儿童,是否是最好的模式?能否建立一个老人和儿童共同生活的开放、混合的社区,老人可以发挥余热,引领儿童了解社会;儿童也给老人提供了继续参与社会的机会,共享天伦之乐。其他功能之间也围绕这一核心功能发生关系:西侧的广场空间设置儿童花园和老年戏曲广场;社区中心一方面以老年大学的形式提供老人教育,一方面为儿童提供国学、儒家等文化教育。所有的功能都呈开放的姿态,功能体之间既各自独立、又有互补,实现了最大化的开放和高效。
图3 现场调研
图4 模型制作
作品展示
学员:彭蓉
本组关注的核心主题为“人脉”,即场地能给这里的人带来怎样的生活。考虑到要将更多的空间留给城市最短缺的需求,引入了老人院和幼儿园,并通过两者结合创造出一种老人与儿童互动互助的关系。地块位于整个基地的中间,在空间序列上延续了历史脉络中曾存在的几进院落的关系,将整个空间轴线由河对岸的城市公共绿地一直延续到北面的方丈寺。在使用功能上,串联了周边的几个主要功能区域——万寿寺、延庆寺、幼儿园、老人院以及回迁住宅,并为与之相对应的主要人群——游客、儿童、老人、学生及附近居民就近提供了活动场所。
导师评语
在新旧建筑之间设置一开放空间,将一个封闭的区域向城市开放,为城市提供活动空间,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考虑到为老人、儿童、居民的使用特色,分别设置不同的主题,使开放空间非常活跃。
评委评语选登
崔愷:空间关系的系统设计,注意到与历史街区的脉络衔接,不同空间有一定的行为模式和界面导向。但思考深度不够。
吴朝辉:公共空间梳理承接新旧关系,明确完整。开放空间与线性空间布局合理,院落空间的属性界定出明确的功能,服务对象准确,照应了周边社区对于地块功能植入的需求;但公共空间的重要节点需突出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