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视角下中学体育教学改革

2018-11-05 09:50周亚章
考试周刊 2018年89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习惯

摘 要:随着社会的节奏不断加快,更多人群选择坐在椅子前刻苦学习而不是锻炼身体。节奏的改变削减了人们的锻炼时间,因此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便逐步凸显出来。培养一个人的终身锻炼的习惯要从学校做起,学校体育应当提高对于学生的锻炼培养意识,改革现有的体育锻炼模式,保证学生能够做到体育锻炼的终身性,系统性。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终身体育;中学锻炼;习惯

一、 引言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逐步影响着学校培养学生的模式,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从最初的教师单一的体育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学校的发展方针也逐步侧重于改革现有体育教学,用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来培养学生。

二、 对于终身体育的探究

终身体育来源于对于人群的终身教育,在教学方面具有指导的作用并且于终身体育教学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二十世纪中叶国际上提出了终身体育的理念,直到二十世纪末被国内采用并发展至今。终身体育思想是当代教育的新的要求,对当代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终身教育的定义可以定义为一个人的终身体育锻炼和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则是在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从诞生的那一刻到死去的那一刻都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参与体育锻炼,并且有目的性地让体育锻炼成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项目。

三、 当前在学校内部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

在学校的阶段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这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开端。学校中对学生的体育培养和锻炼是最为规范和系统的,对于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运动的思想和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当注重学生体育思想的培养,不要让学生参加工作以后忽视体育锻炼,这样体育锻炼便不可能成为终身性的而是成了一个插曲。

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当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体育锻炼的基础,从一个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说,学生一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都是从学校里面获得的。因此在学校进行体育教育时应当将阶段性的体育教育培养成终身性的体育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应当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当下的教学模式中存在不同的漏洞,从教学的理念上来讲,学校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教育目的不明确的概念。在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校的培养逐步推进到短期高效的体育锻炼,这在学生的长期发展上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目的只是为了获取相应的学分,在现如今的中学教育中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在教学的内容上来说,学校内部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在现如今的中学中大部分的体育课程是围绕着传统的体育教学进行的,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一直围绕着传统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只注重基本的教学内容进行锻炼,从而忽视了自身的创新性意识。在体育的学习过程中学校注重的大多是实际操作的培养从而忽视了理论知识带来的效果。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理论知识来对体育项目進行指导。

在针对学生的教育上缺乏连续性的培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依靠自身的主观判断,缺乏对学生的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终身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在体育课上也缺乏主动意识,终身锻炼的意识在学生的脑海中始终没有形成。这就最终导致学生在毕业以后缺乏锻炼意识,在学校的锻炼荷载工作以后发生断层。

四、 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首先,在学校的理论教育上应当加强对于学生体育知识的教学力度,个人因素的影响决定着行为,为了让体育锻炼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学校就应当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明白基础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的培养时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充实,加强对学生体育知识的培训,对学生灌输体育的价值,让学生欣赏体育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意识,让学生的锻炼跟进教育的发展趋势。

其次,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锻炼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充分地信任老师。在体育锻炼时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由发展自我爱好,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对待体育的学习提高了主动性。所以在体育课上教师应当多对学生进行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进行让学生多进行自我意识的展现,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这样学生从感兴趣逐步发展成主动地去进行体育锻炼。

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心态所带来的学习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心理,端正学生的态度,让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教育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应当不畏艰险,努力拼搏,这样才能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最后,在教学的方法上应当提高效率,优化现有教学方案。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优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督促学生。这样不仅能够弥补单种教学方法的缺失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的环境是应当做出改善,好的环境能够更好地营造积极的氛围,提升学生对于体育的热爱情绪,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目的。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体育锻炼是一种复杂多样刺激较大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现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让更多的学生不愿意吃苦,培养学生吃苦的精神让学生在体育锻炼时能够持续下去,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五、 结束语

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重要阶段,是学生能否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体育教育是一个人才成长的必经阶段,成才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需要有强有力的体魄,重视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对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提升学生的健康观念,培养学生应有的体育运动的爱好,保证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持续系统化需要教师们的共同努力,如何促进这一概念的形成需要广大教师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董云芝.基于阳光体育背景分析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实现[J].才智,2017(12):110.

[2]姚晓华,陆仁东.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初探[J].运动,2014(15):122+125.

作者简介:

周亚章,江苏省大丰市,大丰市高级中学体育组。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习惯
如何养成好的睡眠习惯?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命好不如习惯好
高中体育教学要注意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