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队列训练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2018-11-05 09:50董金兰
考试周刊 2018年89期
关键词:体育课小学创新

摘 要:队形队列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小学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队列训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增强学生对空间的感知能力,起到严肃学生态度的作用。然而,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队列训练感到乏味,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当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开展队列训练的兴趣,调动他们训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队列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队列训练;教学方法;创新

一、 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方法

队列训练与其他的教学活动不同,教学内容单一、乏味,主要训练内容包括: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等,内容枯燥,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些内容进行不断地重复训练,难免会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因此,教师应在注意学生情绪的基础上,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我国国旗仪仗队的颯爽英姿,介绍他们的事迹,利用榜样的力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学生训练时播放国歌,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队列训练的魅力,在此情境中,学生很容易将自己的训练与国旗仪仗队联系起来,并将自己的训练效果与国旗仪仗队的英姿联系起来,将自己置身于抽象的环境中,产生军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进而形成队列训练的内在动力。同时,在转体训练时,教师也可以以交警在车水马龙中指挥交通的场景来引导学生,使学生想象自己在不断穿梭的汽车中指挥车辆前行,交通秩序井然有序。通过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自觉与榜样联系起来,自觉地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而使队列训练不再简单、枯燥。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队列训练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分组训练,并通过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荣誉感。例如,在队列集合时,看看那个小组集合时间最短、队形最整齐、报数时声音最响亮等,教师对获胜的小组进行适当的奖励,而对于表现最差的小组给予一定的惩罚,使学生乐在其中,有效调动了学生队列训练的积极性。

二、 创新教学语言,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

在队列训练中,单一、重复的队列训练难免使学生感到烦闷,教师如果不加以改善和调整,学生的负面情绪将不断积累,对学习和训练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幽默诙谐,将有效缓解和改变课堂教学尴尬的气氛,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某位同学的行为和动作开一些善意的玩笑,或者通过不点名对其动作进行夸张的表演等形式,能够使学生在训练中刻意避免犯一些错误,同时,有效活跃了课堂气氛。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反语”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尤其是在“向左转”“向右转”的训练中,不仅有效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而且犯错误的学生很容易被分辨出来,学生的情绪由此得到有效地调动,队列训练的效果得到相应的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队列训练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技巧。一般情况下,教师通过多次重复动作、指导,学生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这种模式不仅教学效率低,而且学生容易忽视、忘记其中的技巧,导致大量的课堂时间被浪费掉,鉴于此种情况,教师可针对队列训练的技术要点总结整理成为“顺口溜”,不仅兼具队列队形的关键点,而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易于背诵。以“稍息”为例,教师可以用“左脚左迈手背后,左手握着右手腕,挺胸抬头往前看,稍息姿势牢记心。”又如“立正”,可以使用“左腿收回像条棍,两手贴腿挺起胸。立正姿势我最棒。”通过顺口溜的方式,使学生既快速掌握了动作要点,又提高了队列训练的趣味性,使学生训练的意愿大大提升。

三、 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评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于其他课堂教学中,但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形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队列教学中播放相关的视频、影像资料,提高学生对军人学习队列刻苦程度的认识,与自身学习形成对比,减少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抱怨。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学生队列训练的精彩用镜头捕获下来,并由教师在课后整理成有趣的影片,使队列训练场地成为学生互相竞争的阵地,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参与队列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以这种方式将学生的训练记录下来,并将其上传到家长群,能够为学生留下美好的成长记录,加强学校与家长互动交流,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四、 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

由于家庭环境的差异与学生个性的不同,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或者忽视这种差异,可能对学生的训练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应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差异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例如,针对外向型学生,教师可以直接进行说服教育;对于内向型学生,教师应采取婉转、温和的教育方式,以情感教育为主;对于易于情绪容易激动的学生,教师应以引导为主,避免学生产生过激的思想和行为。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 队列练习中融入身体素质训练

为了增强队列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教师可在队列训练中增加一些有益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例如,以向中看齐为例,教师可以融入开合跳或者十字跳等方式,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提高队列训练的趣味性;在原地踏步练习中,单纯的原地踏步练习相对枯燥,且身体素质训练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可以加入原地支撑高抬腿练习,鼓励学生比赛抬腿高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腿部肌群的爆发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在原地四面练习中,教师还可以增加单腿跳练习,比赛哪位学生坚持的时间长,增强学生腿部力量。在练习时,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一,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开展练习。同时,在锻炼前应进行必要的热身训练,避免因活动过大导致学生身体拉伤等。

六、 结语

队列训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坚定不移的意志,教师应正确认识队列训练的作用和意义,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队列训练趣味性,不断提升小学体育教育水平。

作者简介:

董金兰,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湖前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小学创新
体育课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