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国际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外贸企业越来越多遭遇其他国家(地区)的国际贸易壁垒的限制,山东省在全国省份中受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影响程度很高。基于山东省外贸企业遭遇贸易壁垒规模及结构的现状,从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环保意识和产业升级、研究国际法规与标准、提高应诉能力、建立贸易保护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外贸企业;国际贸易壁垒;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5-0044-0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our country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 more and more abroad in other countries (regions) of the limit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arriers,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country are influenced by the foreign trade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are among the bes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ize of the Shandong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encountered barriers to trad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tructure, from the enterprise to improve product technology cont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the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and improve the responding ability, establish system of trade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Trade Barriers, Current Situation, Shandong
[作者簡介]王维金(1973-),男,讲师,物流师, 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商。
[基金项目]2017年度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部分)研究项目“潍坊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7RKX031);2017年度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课题“山东省‘互联网+农业农产品出口融资研究”(课题编号:YJKT2017110)阶段性成果。
一、山东省外贸企业遭遇国际贸易壁垒的现状
1.国际贸易壁垒的规模
随着国际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在出口贸易中,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遭遇其他国家(地区)的国际贸易壁垒的限制,尤其是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最大。2014年,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在全国开展了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影响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国随机抽取的3134家外贸出口企业中约有三成以上受到国外技术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影响,给全年出口贸易造成755.2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比2013年增加93.2亿美元。现从实施技术壁垒的国家(地区)、造成损失的比例、涉及产品类别、影响的主要省份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全国,山东省受国外贸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程度很高,排在第三位,受技术性贸易壁垒损失占各省总技术贸易壁垒损失的13.9%。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今国际贸易壁垒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极大。对我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不仅有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欧盟、美国、日本,还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拉美国家。其中对中国外贸出口企业影响较大的来自欧盟和美国,这也表明应对来自欧盟和美国的技术贸易壁垒是重中之重。受技术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产品主要是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劳动密集型以及对环境污染重的产品。
山东省是我国的外贸大省。从表2、3、4、5中近几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可以看出:从贸易总额来看,2012—2014年山东省排在全国第6位,2015年升至全国第五位,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从产品分类上看,山东省的多类产品的出口在全国名列前茅,如农产品、蔬菜、机电、轮胎等。
2.遭遇国际贸易壁垒的结构
山东省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外贸企业较多,是全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主要的传统优势产业有机电、纺织服装、农产品等,这些产品生产简单,出口门槛低,但产品质检稍不合格就会对整个行业造成很大影响,动辄就遭到国外的反倾销调查。近几年山东外贸企业经常遭遇国外贸易壁垒的影响,主要有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救济调查、绿色贸易壁垒、环境壁垒等。其中,技术贸易壁垒和贸易救济调查对山东省出口贸易的影响最严重。2009年,山东省外贸企业由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造成164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成为全国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最大的省份。从表6、表7、表8可看出,山东省出口商品遭遇贸易救济调查频繁,涉案金额大,涉案企业多。
二、山东省外贸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对策
1.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科技创新能力
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微笑曲线的两端是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研发和营销环节,中间部分则是低附加值的装配制造环节,以制造加工环节为分界点,全球产业链可以分为产品研发、产品制造加工、产品营销三个环节。处于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所以企业应向全球产业链的两端升级,因为产业各环节的要素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全球产业链会出现新的组合。处于全球产业链中间低端的国家(企业)竞争优势的发挥、知识的积累跨越到产业链的高端,依靠技术含量的提高和对终端市场的把控,形成以自己国家(企业)为主导的分工体系,形成新的全球产业链,为原来没有优势产业的国家(企业)变为产业优势国家提供机会。
外贸企业应正确掌握全球产业链动态组合的特点,在某些产业或产品上寻找突破口,勇于科技创新,加大技术含量,创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积极获取国际营销渠道的主动权和终端市场的控制权,向全球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
外贸企业应强化自身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从美国的实践经验来看,大企业是集成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是原始创新的主体。山东省外贸企业应利用市场和资金优势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信息优势深度融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企业建立专家工作室,将企业的创新需求与专家的科研相结合,将企业的技术开发小组与专家组成技术创新联盟,研发产业的核心技术,提高科研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加快产业化步伐。
2.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国际竞争力
管理就是生产力,管理创新就是竞争力。外贸企业要牢固树立市场、效益、质量、成本、品牌、国际化的经营管理理念,拓展跨国经营、购并整合、流程再造、供应链管理及扁平化组织等企业管理领域。使用国际先进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经济增加值(EVA)、六西格玛(Six Sigma)等管理技术,通过构建企业文化、推进管理创新、实施名牌战略、塑造企业形象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战略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着企业的命运。正确定位企业,根据企业比较优势,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规划好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向。强化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既要考虑商业风险,也要考虑政治风险。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才。外贸企业应利用人才优势加强管理, 研发核心技术,做好市场定位,创造国际品牌,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3.加强环保意识和产业升级
外贸企业应将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融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的设计开发、加工制造、包装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从管理者到员工都应提高环保意识,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环保效益。逐步把企业绿色文化融入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发展低碳生态经济,开发绿色产品,获得绿色认证, 如ISO14000 國际环境标准体系认证、绿色环境标志等。确保产品节能高效,切实做好产业转型升级。
机械制造业、农产食品业、轻工纺织业是山东省外贸出口的传统优势产业,虽然这些产业对外贸出口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从目前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来看,这些传统优势产业所伴随的生态环境成本非常高,在去产能、压低库存,提高有效供给方面将产生很大的阻碍。为实现山东省经济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当前山东省经济发展现状,应淘汰“高产能,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加强科学技术及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大对废气物的回收利用,在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
据山东省商务厅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山东省出口贸易总额1335.5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526.1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出口贸易总额的39.4%;2014年出口贸易额1447.5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554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出口贸易总额的38.3%;2015年1—6月份出口贸易总额1447.5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554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出口贸易总额的36.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在山东外贸出口中占很大的比例,接近40%,从近三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例来看,呈逐年下降趋势。这说明山东省外贸企业大部分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无论加工贸易还是贴牌,加工环节周期长,通常付出土地、厂房、原材料、水、电和劳动力,投入成本很大,没有核心技术、没有知识产权、仅赚取加工费。但同类国家具有替代性,企业间相互争取订单,彼此压价竞争。近三年山东省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下降,是由于部分订单被东南亚及新兴市场国家所争取。而处于全球产业链高端的国家掌握研发和营销,所投入的信息、技术、管理知识等要素,不容易被替代。所以,山东省外贸企业应主动进行产业升级,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转移。
4.研究国际法规与标准,提高应诉能力
技术法规的强制性和标准的隐蔽性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显著特点。多数发达国家是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尤其美国、欧盟和日本制定的最多,他们凭借自身资金和技术优势,制定满足自己利益的游戏规则,使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达不到国际标准,达到了贸易保护的目的。据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简称标法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30%以上的外贸企业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2005年损失288亿美元,2015年损失755亿美元,每年新增成本(改换标签费、认证费、检测费等)260亿—300亿美元。造成这些损失的直接原因是对国际法律法规不熟悉,应诉能力低。
外贸企业应熟悉国际法规与标准,提高遭遇贸易壁垒时的应诉能力。首先要熟悉WTO中两个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SPS协定)。不同行业的外贸企业,应熟悉关于本行业产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以机电类为例,机电产品出口份额在山东省外贸出口额中居首位,机电类外贸企业应多了解相关的国际法规和标准,如WEEE、ROHS、ERP、URP、CE指令和电磁兼容指令,还有欧盟及美国的法律法规,如果对法规不了解,会对机电产品出口造成很大影响。
外贸企业如遇到贸易壁垒问题,应具有协同竞争的观念,提高应诉能力,利用一切机会,及时向检验检疫机构反映,做好技术储备工作,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持,保持持续积累和跟踪,挖掘出通报措施中潜在的技术壁垒要求。
外贸企业应建立国家贸易壁垒应诉机构,收集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分析研究其规律,便于提前找到应对或规避措施。充分利用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咨询点的窗口作用,掌握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的信息。
5.建立贸易双方有效沟通机制
发生贸易争端前,加强与国际组织的沟通,了解最新的技术标准动态,为产品出口创造条件;加强与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强国(如美国、欧盟)沟通,促进合作;加强与国家标准和法规制定者沟通,参与到法规的制定中;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消除隔阂,顺利合作。
发生贸易争端后,通过协商、调解、终裁、诉讼等方式解决。最简单、直接、友好、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友好协商,进行有效沟通。有效沟通能增进理解,消除误解,消除摩擦,实现双赢。企业要建立严格的有效沟通机制。要有完善的沟通渠道,做好沟通备忘录,做到沟通人岗匹配。在外贸公司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就是业务员之间的沟通,提高业务员的协调沟通能力非常关键。业务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业务知识、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心态,并且要熟悉贸易合作方的文化背景。
6.建立贸易壁垒预警快速反应机制
建立贸易壁垒预警快速反应机制,能对贸易摩擦所带来的风险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对危机的产生进行提前预警,为企业赢取更多的时间对贸易壁垒进行充分分析,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尽快解决,尽可能地降低由国际贸易壁垒所带来的损失。
结合山东省外贸出口实际情况,积极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建立国际贸易壁垒预警快速反应机制。首先,由山东省 WTO/TBT 通报咨询研究中心组织,成立由政府(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部门、技术机构、行业协会、外贸企业组成国际贸易壁垒应急办公室,按不同产业及主要出口产品设立分办公室,加强组织协调,充分整合有利资源,建立一个既符合省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国际贸易壁垒预警系统,快速高效积极应对国外的各种贸易壁垒。
7.建立贸易保护体系
首先,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符合山东省利益的TBT体系。针对国外在安全、环保、辐射、虫害等方面有问题的产品,制定相关的技术指标体系和检验标准,保护我国环境、人身安全,限制国外不符要求的产品进口。其次,合理运用贸易救济调查。山东省外贸企业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最主要的形式是反倾销调查,不仅来自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企业由于对发展中国家法律法规不熟悉,抗辩能力小,所以应诉不积极或放弃应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对我国有很大的替代性,产业间竞争激烈,山东省外贸企业应高度重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救济调查,不能置之不理,科學运用贸易救济调查措施,积极应诉,予以回击,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第三,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把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产品提升为国际标准,把我国处于国际前沿的技术转化为国际标准。第四,提高认证意识,完善认证制度。以自主知识、专利技术为依托,构建适合自身的TBT体系,这是对我国市场和产品进行保护的屏障。美国、日本、欧盟都有多种体系,我国应对进口产品,尤其是进口商之间竞争比较激烈的产品,应制定出我国自主的认证体系,除了占有主动权外,还可赚取认证费、换证费和检测费。外贸企业应参与一些国际性标准的认证,如ISO9000质量系列认证、IEC国际电工认证、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SA8000社会责任认证。与这些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合作,互相认证,可以冲减我国每年支付的巨额认证费。
(责任编辑:乔虹 梁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