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课堂 人生语文

2018-11-05 09:53童琦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思维力文本生长

童琦

语文教师对思维培养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强,从语文教学基本模式的演进和“大纲”“课标”这些教学指导文件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来:

1956年、1963年、1978年三个版本的《语文教学大纲》均将“思维训练”当作“逻辑训练”,要求教师结合语法、逻辑知识进行教学。1986年、1992年、1996年三个版本的《语文教学大纲》均将“发展学生的智力”列入“教学目的”,思维培养由此上升到“发展智力”高度。大纲规定“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一、践履:思维力——语文课堂的飞跃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人们认识到“听说读写”这些语文行为后面还有离不开的“思”,语言和思维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才形成了语文行为,这是对语文学科特征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颁布,报告中的六大方面有三个方面直接提及思维力的培养: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用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实践创新(问题解决)。显然思维力成了各学科的首要之义,各学科应该在思维力维度的“贡献率”上发挥作用。所有学科的教学底色都是思维,只是表现出来的是不同学科的不同语言:音乐是旋律与节奏,美术是线条与色彩,理化是规律与应用……语文,当然是语言与文化。

二、聚思:思维力——语文课堂的经营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课是实现学生思维能力转换的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思维世界是现实世界与语言世界之间架起的桥梁。学习者在五官的感知到语言的表达之间,有一个构建、斟酌、渐进发展的过程。提升语文思维力可以从生长阅读力、生长思考力、生长表达力、生长思辨力入手。

1.在文本组合中生长阅读力

2017年3月,学校工作室成员韩宁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提升阅读力上做了尝试。她通过 “北京市实时空气质量图表”和“北京地区PM2.5污染物的构成和相关治理措施”两个图例,教会学生用方法提取信息:一看表头,二看标题,三抓关键,四抓联系。在这里,韩老师有两个着力点,第一是用示例教抓关键,第二是学会从标识找联系,引导学生抓住图中的箭头连接,读懂雾霾的构成和治理措施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建立起数据与隐藏信息之间的联系。

她从生活出发,直面社会问题,从困扰人们生活的“雾霾”开始,选取了社会新闻(视频)、数学统计图表信息图例等多个非连续性文本,引导学生关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实生活,关注社会敏感问题,让学生建立为生活而学的学习观,培养解决问题的综合學习力。从单个文本到多个文本的组合阅读,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学习并运用提取信息、整合信息、推理信息等阅读策略,从而培养信息统筹能力,提升阅读力。从提取开始,相关联系,再整合推论,这样的阅读策略学习与思维发展进程,符合学生对于一个事物或信息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

2.在文字推敲中生长思考力

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发言中的创造性萌芽,发展学生个性,并因势利导,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推敲,斟词酌句、拓展延伸、逐层渗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综合、推理等思考力。

工作室成员李雅文老师在执教二年级上册《小草的生命》中设计了一处补白:岩缝缺少( )养不活你呀!另外还有一处换词教学:瞧,春雨来了,小草种子会怎么长呢!“我会珍惜每一滴雨使劲地往外( )。”鼓励学生大胆换词:钻、顶、挤……再加上带动作的朗读,体会小草破岩而出的不易和艰辛。通过换词,学生联系已有经验获得更多感受再回到“冒”,通过补白,学生明了“岩缝”的贫穷,由此学生通过想象真实地感受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3.在“真作文”中生长思辨力

近几年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了“真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旗帜鲜明地指出习作应为生活服务,主张通过真实的语境让写作真实地发生,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工作室成员吕婧芬老师参加武汉市作文优质课竞赛,她执教的书信类作文课《见字如面》荣获一等奖。这节习作课是以热门节目《见字如面》为切入点,再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致歉的场景,然后再直击热门书信。吕老师选取的几组致歉信都来源于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有错致歉”到“无错致歉”,学生对致歉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向谁致歉?森林、动物、眼睛、地球……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打开了,领悟到致歉带给生活的改变——诚信、友爱、责任、担当、勇气……品出致歉承载着的真善美。习作一直是一件学生苦恼、教师头疼的苦差事。学生常常是为了写而写,虚情假意。这一问题在这节课上得到很好的解决。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洗涤中,学会主动对照生活进行思考。

教师由衷地感受到作文教学要密切关注思维起点,适时调控写作心理,相机激发思维灵感,灵活运用思维方法,及时进行思维爆破……通过习作培养善于发现、敏于思考、富于情感、精于表达的人,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辨力。

三、思量:思维力——语文课堂的本真

充满思维力的课堂,不仅是理解、悦纳、赏析,还包括分析、比较、辨别、质疑、反省、审美、创造等。这是具备高阶思维的课堂,而这样的课堂大多是“粗犷”的:

1.“不流畅”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面临着磕磕绊绊、吞吞吐吐的思维挑战。思维力生长的课堂一定有更多愤悱的状态,课堂会表现出很多的“不顺”。但无论是对文本的概括与延展,还是鉴赏与批判,都需要在字里行间“停停顿顿”“左顾右盼”,这是因思维飞升而带来的课堂魅力。

2.“七嘴八舌”的课堂。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在尝试表达自己的理解。这种课堂充分显现出思维的兼容、共享、舍得等状态。

3.“不精致”的课堂。学生会历经思维的过程,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意料之外的课堂。在拉大思维长度上,教师应关注问题的空间,给足学生学习“渡河”的时间,给学生生长的机会。

中国基础教育专家刘坚教授这样阐述核心素养:“语言素养为核心素养的基础认知,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问题解决力等则为核心素养的高阶认知。”核心素养时代的阅读教学,教师更应着力借助言语运用,让学生自主思考、与同伴交流、多维对话,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让思维力得以唤醒、激活与生长,这也为语文教学内容重构推开了一扇窗。

语文思维力的生长,是一项持久而系统的工程。思维力的生长,也许在某一堂课中无法衡量,但教师可以把语文思维过程尽可能展开,等在语文的世界里,在那些必经的渡口上,蹲下来与学生一起,等待并带上每一位学生,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交融统整起来,去实现学生语文思维力的有效生长,为每位学生过上有思维品质的语文生活而不遗余力。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黄陂街小学)

猜你喜欢
思维力文本生长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创新思维力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