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清清 白涌泉
近年来,我国传统农业补贴渐近“天花板”,实施了棉花、大豆、玉米等重要农产品“价补分离”市场化改革。笔者在黑龙江、辽宁、河南等地调研发现,为规避市场化改革后日益凸显的市场风险,保障农民种植收入,“第三方专业金融服务”正积极介入上述三个市场化改革品种,运用市场手段和金融衍生工具,提供收入保险、场外期权、订单农业等“三农”服务。
“保险+期货”不但为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从“黄箱”向“绿箱”转变提供了新路径,而且发挥了保障农民种植收益“稳定器”作用。笔者了解到,2017年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在新疆、广西、黑龙江等11个省份,开展了56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累计理赔额度超过4700万元。
受访专家建议,在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作为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农业发展的有益尝试,可稳步扩大和推广“保险+期货”试点。
2014年,我国取消棉花、大豆的临时收储政策,实施“价补分离”目标价格补贴改革;2016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2017年起,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又调整为大豆生产者补贴。在我国黄箱政策临近“天花板”的背景下,这一系列改革旨在减少政府干预,推动由市场形成价格。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高级经济师张秀青告诉笔者,WTO《农业协定》把各国对农业生产者的支持政策,分为黄箱政策、绿箱政策和蓝箱政策。价格支持以及与生产挂钩的直接支付都属黄箱政策。我国承诺的黄箱补贴上限为8.5%,即对特定农产品,黄箱补贴不能超过该农产品产值的8.5%。目前,我国部分农产品补贴已经接近黄箱政策上限。
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及衍生品研究所鲍丹等认为,近年来,我国“黄箱”补贴增长较快,引发了较多问题。比如,随着国内主要粮食品种收储量增加,价格支持补贴给国家财政带来较大压力。而且,由于粮食顺价销售难,存在粮食陈化等问题。
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绿箱政策,如大力推进“保险+期货”试点。试点包括棉花、大豆、玉米、白糖等品种的价格保险、收入保险,为我国探索农业收入保险提供了新思路。“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已连续3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所谓“保险+期货”,是农民通过从保险公司购买以期货价格为标的农产品价格保险或者收入保险产品,将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再购买期货公司风险子公司的场外期权,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再在期货市场进行对冲,将风险转移给期货市场,期货市场相当于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再保险”。“通过保险和期货的合作,期货市场的价格风险管理服务功能下沉到了农业生产一线”,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北京分公司客户营业部王振说。
庄河市人均纯收入不足1万元的55个低收入村,2017年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支持下,都参加了建信期货、鲁证期货与人保财险联合开展的大豆价格保险和玉米收入保险两个创新试点项目。
“你种地,我托底。”人保财险庄河支公司副总经理孔庆林说,这两个项目到期理赔金额超521万元,惠及农户超3.35万户。
这种模式也被市场人士称为服务“三农”的新形式。专家指出,无论价格保险、收入保险,还是场内、场外期权,均不影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对保费、权利金进行补贴将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业补贴的效率,且属于“绿箱”政策。
如何在现有成熟的农业种植补贴、政策性农业灾害保险等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对农民面临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卖粮难等风险进行保险,全面保障农民种植收入,是新形势下需要面对的新挑战。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为此,大商所结合近年来服务“三农”的创新与实践经验,为农民升级金融服务推出“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
大商所总经理王凤海介绍说,“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涵盖“保险+期货”、场外期权、基差贸易等多种形式,由期货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多类型金融机构共同参与。试点品种包括玉米、大豆和鸡蛋3个品种。
此外,鼓励在大豆、玉米品种涉及的主试点模式中附加基差收购。“基差贸易本质是把期货套期保值的功能融入产业链中。”专家指出,这有助于提高农户经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