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露白羽番鸭上网下发床饲养模式初探

2018-11-05 12:16孙鎏国颜军蒋锁俊王洪兴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鸭舍雏鸭鸭群

孙鎏国 颜军 蒋锁俊 王洪兴

(1,江苏省淮安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223001;2,淮安温氏畜牧有限公司 211700)

番鸭学名Cairna moschata,又名香鹑雁,麝香鸭,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番鸭这种四不像般的珍禽是一种似鹅非鹅,似鸭非鸭的鸭科家禽,体重比鸭大比鹅小,养殖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

天露白羽番鸭是温氏集团自主研发配套的番鸭新配套系,由法国引进的白色系等培育而成,是广东省农业厅认定的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其肉质细腻,蛋白质含量高,富含铁、铜、锌等微量元素,具有滋阴补虚、利尿消肿的功效。其特征特性:成年公番鸭体得约为母番鸭大一倍。公母番鸭的体斜长分别为29.23cm、24.04cm;龙骨长为19.07cm、15.36cm;胸深为9.81cm、8.28cm;胸宽为11.79cm、9.57cm。天露白羽番鸭体型前尖后窄,呈长椭圆形,头大,颈短,嘴甲短而狭,嘴、爪发达;胸部宽阔丰满,尾部瘦长。天露白羽番鸭的羽毛为白色,嘴甲粉红色,头部肉瘤鲜红肥厚,呈链状排列,虹彩浅灰色,脚橙黄。若头顶有一摄黑毛的,嘴甲、脚带有黑点。番鸭喜欢群居,吃饱后的番鸭常成群伏卧,适合集约化、大群饲养。产量表现平均开产日龄为172.88d,见蛋日龄为153d,开产后第一个产蛋周期最长,连产蛋数为35~40枚。以后每个产蛋周期连产蛋数可稳定在13~15枚;年产蛋100~110枚,最高个体可达160枚。温氏天露白羽番鸭肉用鸭在淮安地区公鸭体重75d达5.1kg,料肉比2.5:1;母鸭60d达2.85kg,料肉比2.65:1。

随着番鸭规模养殖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引起重视[1,2],为了控制舍内环境,减少排泄物污染,在番鸭生产中引进发酵床养殖技术[3]。发酵床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将微生物、发酵工程和养殖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养殖业废弃物处理的一种新的环保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发酵床技术,可有效降解鸭粪,大幅降低养殖臭气及清粪频率,同时全面降低养殖废水量。本研究旨在探索网上平养与发酵床网上相结合,集成综合配套技术,主要包括上网下发酵床的制作与维护、网上番鸭的饲养管理等相关技术,在全市规模化养殖户中推广,以提高天露白羽番鸭养殖的经济效和社会效益。

1 上网下发酵床的制作与管理

1.1 发酵床制作

鸭舍采用简易保温大棚的结构,鸭舍长100m,宽10m,檐高2.2m,顶高3.8m。舍内左右各一个发酵床网上养殖栏,每个养殖栏由一组发酵床床体组成,每个发酵床床体宽3.6m,发酵床网床离地面1m,两侧为高0.5m的轨道墙,用于铺设翻耙机行走轨道。发酵床床体垫料厚度0.4m,由稻壳,锯末和益生菌组成。网床设为0.7~1.2m高(距地面),网床最好可拆卸,便于清洗、消毒与翻耙机的维修。网床下即为地上式发酵床,垫料厚度为30cm,配备自动翻耙机。翻耙轨道可选用钢管或槽钢,高度为0.6m,翻耙轨道需根据翻耙机型号进行建设。自动翻耙机最适宽度为2.0~2.5m,最大跨度应≤4m。

1.2 垫料

垫料原料以锯末、稻壳为主,其中锯末所占体积比应>40%,也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吸水性强、透气、来源丰富的本地农副产品代替部分(20%~30%)锯末或稻壳,如农作物秸秆、玉米芯粉、竹糠、菌渣/蘑菇渣、酒糟、花生壳、稻草等。垫料需贮存在通风干燥处,并做好防霉措施。按照发酵床面积、厚度计算所需垫料体积量。

1.3 菌种

发酵床中添加的菌种建议采用温氏集团研究院下属企业新兴县国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生物菌剂(温氏公司养殖户),菌种添加量严格按产品说明书使用。

1.4 发酵床的日常维护要点

1.4.1 水分控制

发酵床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点是水分控制。温度作为降解效果的最直观表征,与发酵床的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即含水率过高导致厌氧发酵,氨气越浓,运行效果越差,因此,发酵床含水率必须在<60%~65%。若发现垫料含水率>60%~65%时需及时补充部分新鲜干爽垫料及部分玉米粉(0.50kg/m3),并适度增加翻耙频率。翻耙频率的确定决定于发酵床的含水率与其内的粪水量。

1.4.2 翻耙

一般情况下,配备自动翻耙机的舍内发酵床翻耙频率为1~2次/d;但当发酵床垫料含水率过高(>65%)时,需适度增加翻耙频率或补加垫料。对于需要在网床式发酵床上饲养雏鸭的肉鸭养户,建议前21d不要翻动垫料。翻耙宜在喂料后、开启风机通风后进行,以降低舍内氨气浓度,减少应激。若在翻耙过程中发现垫料厚度有所降低,应及时补充垫料至原有厚度,以保证发酵效果。

1.4.3 菌种补充

根据发酵床的运行情况确定补充菌种的频率。一般情况下,每21天补菌1次。添加量为首次菌种用量的一半(如集团公司菌种补充量为25~50g/m3)。补充菌种的方式视垫料含水率而定,若垫料含水率在适当范围内则可将菌种与水稀释后均匀喷洒在垫料上,再翻耙均匀;若垫料含水率较高时则可将菌种与部分锯末混合均匀后直接撒在垫料上,再翻耙均匀。当垫料水分正常但温度较低时,可适当加大菌种添加量,也可补充些玉米粉以助升温。

1.4.4 通风换气

通风有助于发酵床水分散失(增加湿度差)及氨气浓度的降低。通风方式包括:第一,靠门窗的水平通风;第二,利用天窗、地窗形成的循环气流通风;第三,机械性通风或强制通风,利用风机、引风机通风。但下雨时要做好门窗、帐幕的防水。利用门窗、天窗、地窗通风的鸭舍,在非保温季节时保持常开状态,冬季时在保证舍内温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多通风;对于种鸭场及有条件的肉鸭养殖户的鸭舍都要求安装风机进行强制通风,通风频率及时间决定于舍内氨气浓度和湿度状况,一般要求在日间喂料后间歇通风,但气温低的季节通风时切忌舍内温度骤降。

2 番鸭进舍前后的日常管理

2.1 进苗前后的消毒工作

2.1.1 进苗前后的消毒

进苗前5d把保温架搭好,用固体熏蒸消毒剂(3g/m3)进行熏蒸消毒,养殖用具及工作服一起放入保温架内;进苗前3d对鸭舍内外再进行1次喷洒消毒;进苗前2d进行1次灭鼠,灭蚊,灭虫工作。

2.1.2 进苗后消毒

鸭舍门前设立一消毒盆,消毒水每2天更换1次,出入鸭舍必须消毒,更换工作服,鸭舍周边道路,运动场每10天定期洒生石灰;育雏期小鸭和患有呼吸道类疾病的鸭群可采用醋酸挥发消毒;5d后可进行带鸭喷雾消毒,每天1次(疫苗当天及前后各一天暂停),消毒剂7d轮换1次;30d后定期对鸭群进行饮水消毒,亦可饮用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定期进行水箱的清洁消毒,喂完药物后必须立刻清洁;病死鸭不可随意丢弃,做深埋或焚烧处理。

2.2 进苗前准备

2.2.1 鸭舍安全检修

消毒后进苗前对鸭舍进行彻底检修,检查电路是否安全,鸭舍是否需要维修,用具是否损坏,排水沟是否需要清理等。

2.2.2 物料准备

冬春季要备足保温设施(毛毯薄膜等)及保温燃料(白煤煤饼等)。

2.2.3 用具准备

以每1000只鸭计,需配置直径60cm的圆形开食盘10个,小饲料桶10个,中饲料桶5个,中号水壶10个,以每间育雏间计需配备自动饮水器4个,煤炉1个,250W红外线灯泡2个,温度计1个,以大鸭舍计每间配置木制大料箱1个,长4m,直径11cm水槽1个,此外,每户还要配备1个喷雾器,一把高压喷枪,一台发电机。

2.2.4 保温棚搭建

进苗前需要搭建保温棚,俗称 “屋中屋”,要求无污染、无鼠害、无大风直吹,无贱风侵袭,保温性能良好,高度在1.6m左右,面积约40只鸭1㎡(夏秋季可适当放宽),保温棚上方需预留通风换气带,寒冷天气需在保温棚外再搭一间作为缓冲间,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里面。

2.2.5 试温与升温

一般进雏前2d进行试温,如果不理想考虑是否增加其他辅助设施。冬春季节在雏鸭进舍前8h,开启保温设备进行预热,使保温棚内温度达到32℃,并保持恒温。夏秋季提前4h升温。

3 雏鸭的饲养管理

3.1 雏鸭的生理特点

雏鸭是指从出壳到2周龄的幼鸭。此阶段幼鸭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但肠胃细小,采食量少,消化腺体不发达,所产生的消化酶不完全,要喂易于消化、营养全面、蛋白和能量都较高的日粮,以满足快速生长的需要。因此,必须注重雏鸭的营养水平,加强饲养管理,以培育优质的肉雏鸭。

3.2 育雏方式

采用网上育雏是指在育雏舍内设置离地面40cm高的塑料平网构建的网面,将雏鸭饲养在网上,粪便由网眼落到地面上。网上育雏的优点是环境卫生条件好,减少雏鸭与粪便直接接触,降低疾病发生几率;节省垫料,节约劳力;网面温度比地面温度稍高,容易满足雏鸭对温度的要求,可节约燃料,而且成活率较高;缺点是1次性投资比较大。

3.3 环境条件的控制

3.3.1 温度

温度控制是肉鸭育雏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直接影响幼雏体温调节、运动、采食、饮水、饲料的消化吸收及抗病能力等,必须高度重视育雏阶段的保温工作。温度随日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2周龄末可降至室温。参见表1。

表1 不同日龄的雏鸭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单位:℃)

育雏的温度除依据温度计外,也可据雏鸭的行为表现调节温度,在适宜温度情况下雏鸭表现为三五成群,或躺卧、伸腿、伸头颈呈舒展状,食后静卧无声;温度过高,雏鸭自动远离热源,张嘴喘气,烦躁不安,容易造成雏鸭体质软弱及抵抗力下降等现象;温度过低,雏鸭尖叫,集聚成堆,相互挤压,影响雏鸭的开食和饮水。

3.3.2 湿度

湿度对雏鸭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刚出壳的雏鸭体内含水70%左右,同时又处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湿度过低容易使雏鸭脱水,影响健康和生长,湿度过高时,霉菌和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易诱发多种疾病。育雏舍相对湿度控制在65%~55%,有利于雏鸭卵黄吸收。随日龄增加,湿度应逐渐降低,要注意保持鸭舍的干燥,避免漏水,防止粪便、垫料潮湿。

3.3.3 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能确保鸭群有较高的成活率和均匀度,并可充分利用鸭舍面积。雏鸭饲养密度与雏鸭运动、育雏室空气及室温等密切相关,饲养密度应随雏鸭日龄增长而不断调整,参见表2。

3.3.4 光照

光照可以促进雏鸭的采食和运动,有利于雏鸭健康生长,肉用雏鸭要制定合理的光照制度:1~3日龄24h,12lx(或按3W/m2计算);4日龄以后23h的光照,光照强度8~10lx。此外,在天气温暖的中午雏鸭要放到运动场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可起到杀菌作用。

3.3.5 通风

通风的目的是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更换新鲜空气,并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雏鸭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随呼吸排出大量二氧化碳;雏鸭消化道短,食物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短,排泄物多,在舍内高温、高湿、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雏鸭健康。如果氨气浓度过高会造成雏鸭抵抗力下降,羽毛凌乱,发育停滞,严重者会引起死亡。因此,保温同时要注意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新鲜,这对于保障鸭体健康、羽毛整洁、生长迅速非常重要。通风以不臭不闷,无氨气,无水珠,无灰尘为标准。

3.4 雏鸭饲养管理要点

3.4.1 潮水

也称点水,鸭苗运输到鸭舍后,应尽快卸下搬入育雏舍内,让雏鸭适应环境温度0.5h后即可潮水,即将雏鸭连同苗箱一起放入清洁水大盆内3~5min,以刺激雏鸭尽快排除胎粪和习惯水性。冬春季节要注意水温,水中可加入0.2%土霉素或0.01%高锰酸钾。

3.4.2 分群

雏鸭接入育雏舍后应根据体质强弱和大小进行分群饲养,特别是弱雏,要将其放在靠近热源即室温较高的区域饲养,每群以200~300只为宜,用围栏隔开,栏高35cm。平时注意查看鸭群情况,及时将打堆鸭只分开,防止压死的现象发生。

3.4.3 初饮与开食

培育雏鸭要掌握 “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接收雏鸭后要尽快让雏鸭饮水,饮水中添加5%葡萄糖;饮水后约2h就可喂食,开食时将饲料均匀撒在开食盘上,每次每个开食盘一般投3两料,3日龄后可过渡为小料桶饲喂;饮水器要放置在料桶旁边,便于随时饮水或洗口腔,随着日龄增加,把饮水器和料桶的距离拉大可节约饲料。

3.4.4 饲喂次数

初生雏鸭喂料要少喂勤添,每次喂料不能太多,以防变质,随着雏鸭的逐渐长大,逐步过渡到定时定餐。1~3日龄,白天每2h喂1次,晚上喂3次;4~10日龄,白天喂4次,晚上喂2次;10~20日龄,每天喂4~5次,严禁控料。

3.4.5 保健与免疫

针对不同季节及社会养殖大环境的实际情况,公司会制定不同的保健免疫程序,养户务必参照领苗时服务部发的保健免疫程序表严格执行。

3.4.6 扩栏

鸭群在第5天可第1次扩栏,扩栏速度根据鸭群的密度及季节而定,夏秋季相对快些,冬春季节慢些。扩栏前要搭好保温棚先进行预热,扩栏应勤扩,每次扩少点,每周扩1~2次。

3.4.7 安全生产

加强饲养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对保证鸭群安全生产尤为重要。

3.4.8 卫生消毒

消毒目的是将病源微生物数量减少到不足以发病的程度。卫生消毒包括清扫、水冲、洗刷等,这些措施可清除大量病原微生物。具体操作参照进苗后消毒。

3.4.9 适当淘汰

适时淘汰健康状况差、生长不良的鸭,对生长稍微不良的弱雏,选出分开饲养、精细护理,使其追上生长良好的鸭,淘汰率一般不应超过0.5%。

3.4.10 断喙

正常情况下,在18日龄对鸭群进行断喙。断喙的目的是防止鸭群啄毛及不必要的饲料浪费。切嘴前先接通电源,检查刀片是否正常,预热片刻,刀片呈暗红色时即可切嘴。切嘴时将番鸭上下喙豆尖切平。

表2 肉仔鸭的饲养密度(单位:只/m2 )

4 中大鸭的饲养管理

4.1 过渡期的饲养

4.1.1 饲料过渡

20日龄时,将雏鸭料逐渐过渡成中大鸭料。转料时不能一步到位,要注意逐步过渡,一般都3d的过渡期,使鸭群慢慢适应新的饲料。转料时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中草药和抗生素,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25日龄起过渡用大料桶或料槽饲喂。

4.1.2 调节温度

寒冷季节,自然温度与育雏末期的室温相差太大 (一般超过3~5℃),中大鸭舍应在开始几天适当增温,逐步过渡到自然温度即可。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保温与通风。

4.1.3 转舍

转群前必需停料3~4h待鸭群空腹后方可运出或赶出。

4.2 饲养管理要点

4.2.1 日常检查

每天早晚检查鸭群精神状态、采食量、饮水量、场地粪便和鸭舍环境等情况,按公司要求认真记录好每天饲料用量、鸭群状况和用药与疫苗接种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养户管理员报告。

4.2.2 采食和饮水

中大鸭一般自由采食,每天喂料3~2次,严禁控料。鸭在采食同时有饮水洗嘴的习惯,要加大水槽和料桶的距离,减少饲料浪费;饮水槽口宽度以鸭嘴能自由伸进饮水,又不至于玩水为宜;饮水槽应当放置于鸭舍旁边,位置要充足。

4.2.3 环境卫生

由于采食量增多,其排泄物也增多,应加强舍内和运动场的清洁卫生管理,每日定期打扫,及时清除粪便,注意加强通风,保持舍内清洁干燥。

4.2.4 饲养密度

随着日龄增加不断降低密度,以满足中大鸭不断生长的需要,到上市前逐渐降低到合理密度(网上饲养为5~6只/m2)。

4.2.5 分群饲养

按大小强弱分群,将体重较小、生长缓慢的弱鸭集中喂养并加强护理,使其生长发育迅速赶上同龄鸭,不至于推迟上市。对于残次病鸭应尽早淘汰,以免浪费饲料。

4.2.6 预防腿病

肉用快大鸭身体肥胖,体重增加快,而腿部发育跟不上,极易发生腿病,须小心预防。除饲料中钙、磷等微量元素需足够外,在管理上也要加强,尽量不惊扰鸭群,不要踩到鸭,对久卧不起的鸭应适时轻轻轰赶,使其行走,以免腿部和其它部位瘀血或瘫软等。舍内外地面、运动场、网面等要平整,便于鸭只行走,防止损伤。

4.2.7 砂砾

为满足其消化机能需要,应在中大鸭运动场上专放几个砂砾小盘,或在精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砂粒。这样不仅能提高饲料转化率,节约饲料,而且能增强消化机能,有助于提高鸭的体质和抗逆能力。上市之前10d必须停喂。

4.2.8 防暑降温

炎热天气下,运动场应多设置水盆,让鸭溅水洗身,或者安装喷雾设备直接向鸭身喷水。鸭舍两边搭设遮荫棚加强绿化(种树)等。舍内安装风扇,加强通风。饮水中可添加VC、苏打等缓解热应激。做好防暑降温,会减少腿病和猝死发生几率。

5 小结

(1)天露白羽番鸭在育种过程中及广东等南方地区生长条件下均有水池或活动的水域,旱养不让其在水中活动改变了番鸭的生活规律,在饲料上和预防常规疾病的的规律我们正慢慢摸索,有待进一步研究。

(2)王佩良等研究,发酵床网上平养较普通网上平养[4]。同等饲养条件下,肉鸭成活率提高了0.33%,料肉比降低了5.66%;番鸭上网下床式饲养在生产上优于普通平养,适合在多地技术推广。

(3)王佩良等研究发现,番鸭在育雏期饲养密度推荐为0~7d、40 羽/m2,8~14d、30 羽/m2,15~20d、20 羽/m2; 生长肥育期饲养密度推荐为 21~30d、10~12 羽/m2,31~45d、6~7 羽/m2,45~65d、5~6羽/m2[5]。我们在生产上使用这一密度饲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在邵坤等在发酵床饲养番鸭的基础上发现一个影响番鸭发酵床使用的难题,正常的饮水容易造成50~60cm的水线污染,水线下方的发酵床水分太高且无法清理变成了部分区域死床[6]。目前我们准备改通道式饮水为乳头式饮水且横向设置,并随番鸭的生长调节间距大小。

猜你喜欢
鸭舍雏鸭鸭群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饲养密度对秋季多层平养密闭鸭舍环境参数、生产性能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四招有效防鸭啄毛
鸭群中的鸵鸟
鸭软骨病症状表现及防治措施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