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促使了初中体育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既能提升初中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发展校园体育,这对于我国的体育发展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但是就初中体育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体育教学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而且初中生的体质总体来说较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体育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干预学生的体质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对初中生的体质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1.学生缺乏运动。
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不愿意运动的情况十分显著。导致学生不愿意运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日常生活中学生的时间被安排得十分充实,而在学校的体育课上,体育教学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样就导致了很多初中生的体质不够健康。
2.学生的作息时间不规律。
在当前科技水平以及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电子产品,而且当前基本上每一个初中生都有手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初中生会在体育课等不是很重要的科目课堂上玩手机,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体育锻炼不到位。更严重的是在学生回家或者是到宿舍之后,学生没有尽早休息,而是熬夜玩手机,学生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3.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
体育教学的内容是十分的广泛的,很多的体育运动不能盲目的进行,是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的。每项运动都有独特的来源、独特的运动方式,对初中生来说,不能只是会运动,还要知道如何正确的运动以及运动的目的。而在体育运动中,保健知识就更重要了,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无论你的技术水平有多高,意外受伤总是不可预料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多让学生了解一些如何避免重要部位受伤,意外受伤后应该如何救治等方面的知识,这样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够帮助别人。但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却忽视了健康教育,教师没有教授学生更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不懂得保护自己,无法通过运动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二、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有效干预的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
我国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为严重,体育教学的内容十分的繁杂,而且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出现了知识点重复现象。这样的初中体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这样的体育教学下,学生的身体素质无法得到提高,学生的体质较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学校必须要对体育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创新,帮助新的体育教学思想观念,以此来实现通过体育教学强化学生体质的目标。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学校要贯彻落实国务院传达的教育改革要求,并在改革过程中开展体育素质教育。初中校园应将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给学生留下充足的休息时间,以此来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提高。
2.开展体育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根据当前各国家实际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提出了终身体育观念。这一新的体育教学观念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保证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初中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终身体育观念来制定教学政策,教师应该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的原则,将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得到体质的提升作为开展终身体育教学的出发点,还应明确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与此同时,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还应做好体育知识、技能以及健康知识的教育,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运动中,进而提高自己的体育运动能力。
3.通过课外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质。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是在持续性的体育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得以逐渐巩固和提升的。课外体育锻炼对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社会性的延续和补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此种情况,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教授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的同时,带领學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并且,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锻炼自己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
鉴于新的体育教学要求,教师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应先对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教学,以此来促使教学能够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有效地干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