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艳
【摘要】本文论述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发展教师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核。语文教师的教學能力主要包括语文学科理解能力、学生直观洞察能力和教学实践反思能力。这些能力在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是交互在一起的,互生互成、共生共在。发展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学能力 语文因子 学生立场 实践智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A-0018-02
当下,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但作为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师,其素养方面却鲜有研究,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缺憾。尽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不能忽视。种种教学病理现象的出现,原因往往在于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素养的不足或缺席。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教师如何让学生喜欢读书?一个不会写作、从不写作的教师如何让学生学会作文?一个只知“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的教师如何让学生学会研究、创新?语文教育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必须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能力。
一、突出“语文因子”,彰显语文教学能力的学科特质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首先应当突出语文因素,包括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语修逻文、古今中外的文学文化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让语文课堂充满“文学味”,“诗词歌赋曲”信手拈来。教师应该熟谙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法,能够指导学生遣词造句,引导学生科学而规范地进行语言表达,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语表达(如作文等)。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我的文化修养,注重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自身的语文积累走向广、博、精。
一位教师在讲解苏教版语文第三册课文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有学生针对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夕阳是红色的,诗句为什么是‘白日呢?”这位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的文学修养而这样搪塞学生:“可能这种现象不常见吧。”显然,这位教师既没有阅读教参,也缺乏相应的文学素养。私下忖度,这位教师恐怕也很难在课后静下心来进行研究,因此“以其昏昏”的“误人子弟”也就在所难免了。在语文教参中,“白日”被解释为“傍晚的太阳”。那么,我们需要追问的是王之涣为什么用“白日”,而不用“黄日”“残日”“落日”“灰日”呢?但如果这样解释,就很难从对仗的角度来看待“白日”与“黄河”了。古诗中的“白日”很多,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曹植),“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左思),等等。其实古代诗歌中的“白日”意思很简单,就是明亮的意思。而诗人之所以用“白日”,是因为“白日”给人的感觉是辉煌灿烂的,也是乐观向上的,这样一方面与“黄河”对仗,另一方面也契合了全诗的意境。如果教师深入研究唐宋诗词就会发现,在宋代以前一般都用“白日”,而从宋代开始诗人便用“红日”了。“白日”强调光的感受,“红日”则强调色彩的效果。
著名学者成尚荣认为,“语文学科素养”最能体现语文教师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是语文教师的立身之本。语文教学的学科素质主要包括语文知识和技能,运用语文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母语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对语文学科发展史的把握,等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突出“语文因子”,才能彰显语文学科的特质。
二、突出“学生立场”,彰显语文教学能力的儿童特质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语文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发展。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应该站到“学生立场”上,有的放矢地展开语文教学,进而促进自我的专业发展。要把握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把脉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直面学生,这就是语文教师的“直观洞察能力”。正如马克斯·范梅南所说的,“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
直观洞察能力是对学生的意识及其状态的敏锐洞察,是对学生知识经验和学习状态的切实体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真正站到“学生立场”上去?著名现象学教育学者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师应当通过现象学还原,悬搁一切外在于教师的中介,打通教师与学生的直接联系。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生命的壮歌》一课前,笔者准备了详实的教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设计等渗透其中。但“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个“等待点燃的火把”,由于隔了一个周六日,笔者敏锐地觉察到学生身心存在倦怠感。于是,笔者暂时搁置预案,和学生闲聊起关于生命的话题。学生结合周六日的生活见闻、影视观赏,谈起了生命中可贵的献身精神。如此,成功将学生的意识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师生带着对生命的敬畏一起阅读文本。学生在阅读后,基于各自的经验提出了很多问题。随后,笔者引导学生体悟文本中那一幕幕舍己为“人”、从容赴死的壮举,体悟动物们在生死攸关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在和学生一起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中、笔者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如谁在躁动不安、谁心不在焉。这是一个不断与学生群体及个体接触的过程,也是教师的知觉。随着对故事的解读逐步走向深度,学生沉浸其中,一个个被文本中的悲壮场面所震撼,被文本内蕴的情感所打动。这是计划中的教学,又不是纯粹计划的教学,因而是预设与生成、计划与情境的深度耦合。
这种直面学生的直观洞察能力,通过把知识的“括号”打开,让文本内容成为学生学习意识的组成部分。如此,文本被赋予了“肉体”和“灵魂”,成为学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思想的洞见和情感的共鸣,获得视界的融合和灵魂的感召。
三、突出“实践智慧”,彰显语文教学能力的艺术特质
小学语文教师常常疏于研究教学理论,因而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难以实现教师从“模仿”“借鉴”走向“创生”。许多教师都痴迷于多种模态的语文教学,语文课堂声色光影,令人眼花缭乱。某些教师甚至为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而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一些最基本、最朴实、最有成效的教学手段被弃之一旁,比如板书、朗读等,这不能不让人感到缺憾。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其教学不仅关照学科、关照儿童,而且关照语文教学本身,这就是语文教学能力的教学特质。语文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中,才能逐步生成一种对质、内化、转换的教学实践智慧,彰显着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艺术特质。
我校有一位语文教师,在每一节语文課中都非常重视板书设计。他认为,板书就是一节课的“画像”,体现着一节课的精、气、神。从教师凝练、传意的板书设计中可以窥见语文的“全豹”,同时彰显教师出色的教学实践智慧。比如,在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九色鹿》一课的教学中,该教师为了凸显“利”对调达的诱惑,将文本中“国王悬赏重金”的“重金”二字,用黄色的粉笔书写,并且写得特别大,显得特别重。由此引发了学生对“重金”的热议,对调达心理的猜测。有学生说,这里的“重金”可能指国王对告密者的金钱悬赏;有学生说,“重金”也可能是对告密者的许诺,比如给告密者官职;还有的学生说,可能是国王要将告密者招为女婿,等等。正是由于“重金”有这许多丰富的内涵,所以调达会为之心动,而将自己曾经的诺言抛至九霄云外。“那么,调达会怎样想呢?”教师的核心问题更是在学生心中激起层层涟漪。有学生猜想:这么好的机会,千载难逢啊!有学生猜测:太好了,简直可以一步登天了!在理解文本后,教师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将自我对文本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来。
置身于教学实践场域,教师不仅要厘清语文学科“教什么”的问题,更需要关注语文学科“怎么教”,还需要反思语文学科“怎样教得更好”。语文教师应当对教学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对于实践和反思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群体之间还可以展开教学“会诊”、教学沙龙研讨等,如此既能凸显自我的能力所长,更能走出“单打独斗”的封闭局面,通过互通合作,革新自我教学状态。
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够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实践中,教师极容易出现“教学惯习”。检视教学中不假思索的教学惯习,消解“不合拍”的做法,能够让教师超越惯习,进而打破思维的囚笼,破茧飞翔,实现语文教学的教学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充实、丰盈学科素养,不断地进行儿童观察,不断地对教学实践展开反思、改善,既有对实践的理性关照,又有对儿童的人性关怀,这种内外兼视的教学自觉,能够助推教师在语文教学专业生涯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永明.论教师的直观教学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6)
[2]李大圣.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发展场域创新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版),2017(1)
[3]钟启泉.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自我教育力”[J].上海教育科研,1998(9)
[4]张蕾.“核心素养”之于语文教师[J].中学语文教学,2017(1)
注: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项编号:FZ2016004)。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