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红石峡题刻作者的时空可视化分析*

2018-11-02 01:16豆文凯王开队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题刻榆林

豆文凯 王开队

(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 230039)

1 引言

题刻作为石刻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由于其中蕴含的文字信息多出于士人之手等原因,历史文化信息丰富,价值较大,因而长期以来多受到学界的重视。红石峡为陕北榆林地区著名的石刻集中地。目前学界对于红石峡题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物保护[1][2]、艺术学[3]和文化价值[4]等方面,以时空维度来研究的鲜见。地域文化无疑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历史社会背景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产物,因此时空维度是研究地域文化的重要维度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石刻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其自然消亡成为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尽快利用现存石刻信息对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红石峡即属此类。通过对现存红石峡题刻作者时空分布及其原因的分析,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了解该地区明清两代区域历史文化的形成与演变。有鉴于此,本文拟结合可视化手段,对红石峡题刻作者的时空分布及其原因略做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正之。

2 榆林的地理基础及红石峡石刻概况

人类社会存在于地球表面的这一基本事实决定了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毫无疑问,历史的发展变化都是在具体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不同的区域之间在自然环境、居住方式、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与长期以来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5]

榆林市秦代为上郡肤施县地,西汉为肤施、龟兹、圜阴、鸿门县地,东汉末,匈奴、羌等族南下,郡县具废。北魏在南部设革融县。北周在东部设开光县,并废革融县设宁朔县。隋大业九年(613),在西部设德静县。宋被西夏占据,三县具废。元为绥德州米脂县辖地。明永乐元年(1403),设置榆林塞,因境内榆树茂盛成林得名;成化七年(1471),升榆林卫;九年(1473),改设延绥镇。清雍正八年(1730),设榆林县,治今城。1946年6月,南部解放,在镇川堡设立镇川县,隶陕甘宁边区政府。1949年6月,全县解放,设榆林市,并改镇川县为榆林县。1950年,撤市迁县回榆林城,1988年,撤榆林县,设榆林市。1999年撤销榆林地区和县级榆林市,设立地级榆林市。

榆林北瞰河套、南蔽三秦,位居要津,是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兵家必争之地。正所谓:“天下之势在九边,而秦有其三;三边之劲甲天下;而榆林居其首。”[6]榆林以秦、隋、明长城为主线,扼守咽喉要道,依山临河而筑的古城、古堡峻险奇伟、雄浑壮观,至今气势犹存,其地处河套平原之南黄土高原与草原的接壤区,也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汇的地方,同时又是山西高原通往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必经之路,正是处于这样的十字交叉路口,所以在历史上,榆林一直都是中原政权和北方游牧民族互相争夺的要塞。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创建观音堂记碑》中有:“距榆林城北几十里许,有山名曰红石峡,其土壤夷旷,介乎□田虏境交界。”之语。千百年来这里是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的前沿,从而形成独特的风俗民情,至今古老的习俗还有残存。榆林民勤耕牧,俗尚鬼神,眷恋故土,不肯远徙,安于故习,不善经商。北部六县区受草原文明影响畜牧业发达,群众住柳笆庵子、砖瓦房,喜吃肉食、饮白酒,许多人穿皮衣,好动。南部六县以黄河文明为主,以农耕为主,群众住窑洞、食杂粮、穿布衣,恋故土,不喜外出。

榆林地区的方言夹杂着浓郁的晋语,同时榆林的某些地名又有着蒙古的语素,更为特殊的则是榆林的文化同时兼有全国各地的文化元素。比如方言既有吴语又有晋语、西南官话等语素;建筑风格既有北京四合院又有窑洞;曲艺既有南方小调又有信天游;饮食既有农耕民族的饮食特色又有游牧民族的饮食风格;从地名上也可以看出多元融合的因素,既有海子又有巷的通名。

红石峡又名雄石峡,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北3公里处。明万历纂修的《延绥镇志》记载到:“古有寺,边北数里,今所置为新寺,丹崖翠壁,材树清幽,河流湍急,历年名公多游赏于此,题咏甚多。”[7]红石峡峡谷长约350米,东西对峙,峭拔宏伟。东崖为雄山寺,西崖为书法石刻。西岸壁上的书法石刻颇为著名,旧时边将、文人来榆,多在雄山寺豪饮唱和,留下160多幅宝贵的书法艺术作品,字大者约6米,小者寸许,篆、隶、楷、行、草齐全,笔力雄健、挺劲。红石峡为明清榆林八景之一,正所谓“望之如画,凫鹭唼呷,榆溪漳河之水,所自出焉,东岸崖岳,石刻明清两代名人题字,字大六尺,悬诸云际。”[8]榆林红石峡现存石刻158幅,作者有明确记载的题刻116幅,其中榜书45幅,诗词题记51幅,碑铭20通,涉及人数133人,无明确记载作者姓名的题刻有42幅,作者数量不可考。

3 红石峡题刻对作者籍贯的记录

红石峡现存题刻对作者籍贯的著录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明确题有作者籍贯的75人,如“宣府贾国忠”“麻城舒崑山”之类;二是没有明确题有作者籍贯,但是通过查资料可以补充的有45人,比如田广玉,查阅资料可知该人为贵州人,又如井岳秀,查资料可知为陕西蒲城人;三是有作者姓名,无籍贯也不可查的有13人,如林钟、宴集;四是没有任何有关作者姓名籍贯记载的有42幅题刻。

综合来看,现存红石峡题刻作者籍贯可考的有121人,籍贯不可考的12人。籍贯不可考的12人分别是:宴集、郝云鹏、李丁、武恭诚、卢兆鲲、曾阳氏、傅全义、杨蔚龙、黄丽珠、张瑁徵、庞××、陆××。

通过查阅《陕西通志》《延绥镇志》《榆林府志》《榆林市军事志》等地方史料,发现能够在红石峡题刻的作者大都是封疆大吏或是地方权宦士绅,其121人籍贯的空间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红石峡题刻作者籍贯分布统计表

资料来源:王富春《榆林红石峡水利史迹与碑刻》、惠明《走进红石峡》、霍世春《红石峡》等书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红石峡题刻作者在全国各省的分布数量以陕西省最多,共有30名。红石峡位于陕西境内,陕西籍人士所留题刻最多也是情理之中,属于陕西籍的大部分人士是当地士绅,题刻内容也大都是诗词、碑铭,封疆大吏和权宦题刻只占少数,题材多为赞颂山水;湖北、浙江、山西紧跟陕西其后而并列第二,这三个省份除去浙江距离陕西较远外,山西和湖北属于陕西的临省,尤其是山西距离红石峡所在地榆林尤近,从山西保德过黄河就可到达榆林,相比从关中到达榆林要方便的多,交通十分便利;紧接湖北、浙江、山西的,则是北方的河北,明时河北的宣府与山西的大同,陕西的延绥同为九边之一,为防御北边蒙古的入侵,其互相之间的联系自然多一些;排列第四是北方的山东和南方的江苏、湖南、四川四省;排在第五的则是北方的北平、河南、满洲和南方的安徽四地。以上几省的作者大部分属于封疆大吏或地方权宦。

4 红石峡题刻对作者时代的记录

红石峡现存题刻对作者时代的著录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明确题有详细记年的,比如“力挽狂澜”的作者明确载有民国十三年字样;“襟山带河”“中外一统”两幅题刻明确载有康熙元年字眼;二是没有明确的题刻时代,但是通过查资料可以补充的,比如“蛟窟龙窝”的作者为井岳秀,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该题刻的时代应为1917—1926年之间;“雄流万里”的作者为武恭诚,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该题刻的时代为明天启年间;三是有大概的时间段限,不可考具体年代的有8幅,分别是:清代的“雄石峡”、清代的“榆关雄峙”、清代的“塞北江南”、明代的“瀚罈天锷”、李成德和卢励的“游雄石峡”、吕孟强的“乙未长夏乔峰军属余峡口勒石”、马如龙的“八月望日泛舟雄石峡”。

以上可知所属现存红石峡题刻作者时代可考的有133幅,时代不可考的17幅,分别是榜书5幅:“榆塞雄关”“省雄方障”“长天铁垛”“屏藩是寄”“山水清音”,题记12幅。有时代可考的133幅题刻作者时代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红石峡题刻作者时代分布以及类别统计表

(资料来源:王富春《榆林红石峡水利史迹与碑刻》、惠明《走进红石峡》、霍世春《红石峡》等书)

从表2和图1、图2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榆林红石峡132幅题刻中有46幅是描写秀丽山水的,45幅与边塞风情相关,和民间信仰有关的36幅,以上三类大致均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康熙、光绪和万历三朝在红石峡留下的题刻稳居前三,分别是44幅、19幅和12幅,尤其是康熙朝题刻比光绪和万历朝的总和还要多。在康熙朝44幅题刻中有描写红石峡秀丽山水的题刻16幅,描写边塞风情的题刻14幅,和民间信仰有关的题刻14幅。“红山夕照”[6]自古就是榆林八景之一,“红山”就是指红石峡,而此作为名胜在历史上能够留下众多的咏颂的题刻自然不足为奇;而榆林同时又为明九边之一的延绥镇驻地,有关大量的描写边塞军事的题刻存在也是情理之中;与民间信仰有关的则更多的是祈求子孙兴旺,或为赞颂红石峡风景优美,或为追慕雄石峡之雄伟而来,碑刻中亦不乏“保佑长命百岁”“赐以一□□□子”“山明而水清,地幽而境胜”之语。

图1 红石峡题刻作者时代分布柱状图

图2 红石峡题刻类别分布扇形图

5 红石峡题刻作者时空分布原因分析

从空间上来说,在红石峡题刻中陕西籍的作者有30位,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这自然和红石峡的所处的地理位置分不开,榆林籍的25位,渭南籍3位,西安籍2位,而榆林籍的占到三分之一,其中就有陕北镇守使、延绥总兵,延绥守备,延绥镇指挥等职;有三分之一是举人、贡生、生员、乡绅,另外三分之一的人员则无法证得其职业。而除陕西之外的其他90位作者,基本大部分都是或任职陕西、或任职延绥、或者任职榆林的地方官,比如陕甘总督左宗棠、陕西三边总督刘敏宽、延绥镇巡抚都御史涂宗濬、延绥镇指挥王威;除任职陕西之外还有一些不在此地任职而留有题刻的作者,比如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刘志丹的老师,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王森然于1984年题留的“红石峡”、湖南提督二等轻车都尉宋庆题留的“山水奇观”、绥远省境内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指导长官署副指挥长官朱绶光题留的“流沙蓬岛”,这极少的一部分人所留题刻都是赞颂这里的秀丽山川,也可以说明这里景色秀丽,自古以来就有文人雅士来此游憩,为榆林八景之一是名不虚传。

红石峡明清两代题材的变化则和延绥镇的政治地位不同,明代延绥镇为军事建制,只管军事,清代则转变为正式政区,兼管军事、民政,镇志载“有明时三卫皆军也,今占籍而为民”[6]在红石峡之所以能够留下众多题刻和当地仕宦也是分不开的,明代当地仕宦题刻的目的就是为了表功,比如:明嘉靖二年,延绥巡抚张珩就在红石峡留下题为《诸将振赈凯旋大会于红石峡》,而清代这里边事较少,人民生活也相对稳定,这一时期更多是吟诵山水秀丽的题刻,比如清同治十一年延榆绥兵备道成定康题刻的“蓬莱仙岛”,无疑是对自己治下的称颂和满足。

“籍贯”是一个家族族群认定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出生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9]红石峡石刻作者之所以表现出全国性的特点,其原因和明代在延绥镇实行的屯田不无关系,明成化六年(1470),明宪宗曾“诏延绥屯田”[10],这样就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进入榆林地区,这其中当然也不乏一些官员和商人,移民于此的人为了不忘祖籍地,故勒石题款时刻意表明祖籍地,以此来寄托思乡之情也是情理之中。

较明代而言,清代更为安定,各处商人也都往来于此,在雄山寺的碑文中有“雄山寺乃往来行人萃集之处,茶水应给……有茶商众善张慎□等发善提心,情愿每年施茶五斤,以供众解渴之用”[11]和“水磨之兴,中州、南国建之者多。延疆边地人性惟鲁,其于水泽之利罔闻。壬子春初,有客自晋至榆,姓张讳建字浮真者,乃汾州岐山人也,见镇之东西川流不息仅可建磨,而雄石峡中更易成焉。”[11]的记载,而最能够说明的是清代“国朝顺治十年,榆林、神木二道始行茶法”[6],地区起征茶税,可见其商业之发展,榆林地区虽落后,但由于地处十字交叉路口,它的商业和对外交流也有一定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就为红石峡的题刻奠定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从空间来看,在现存有明一代的题刻中和边塞军事相关的占比明显大于清代的题刻中边塞军事类的占比,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就在于明代榆林作为九边之一,随时随刻都可以遭受到来自北方蒙古的入侵,所以有关边塞军事风情的题刻就多一些,在万历年间边塞军事竟然是山水类的四倍,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的发现,在成功抗击鞑鞳蒙古入侵,在当年或者下一年就会有题刻产生,比如:“万历三十四年,河套鞑鞳诸部攻延绥,败去。”[12]而在红石峡有一副题刻“天限南北”的落款是万历三十五年延绥镇巡抚都御史涂宗濬。

红石峡的每一幅与边塞军事相关的题刻似乎都和国家的军事行动相关,比如:康熙二十二年就有六幅题刻,分别是“安内攘外”“带砺雄图”“禹迹磨崖”“塞北天险”“雄吞边际”“府纳边流”,而这六幅题刻均与榆林所处的边塞地理位置有关,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康熙二十年三藩叛平定,陕西王辅臣的余党被清除,刻石以示重视,又二十一年府谷地震,无奈之下题刻的事情就只能推到二十二年;二是这六幅题刻都是单字超过几米的榜书,要在几十米高的悬崖雕刻也是不易,即使从康熙二十年动工,加之榆林的冬天严寒又比较漫长冬天进行雕刻应该是不可以的,所以每年的雕刻时间也是有限,历时来两年完成一百多平方米的雕刻也是情理之中的。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榆林虽处漠北,但题刻也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光绪朝反映国家民族豪气的题刻就占到了近光绪朝题刻的二分之一,比如:王守基、田广玉于光绪二十八年题留的“河山千古”、马相如于光绪二十五年题留“山河巩固”、叶伯英于光绪十五年题留的“威震九变”,民国时为了反对外来侵略,红石峡的题刻也有表现民族危亡和收复失地的决心,比如:题刻也是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丁级学生(崔焕九写)于1924年题留的“力挽狂澜”、马占山于1941年题留的两幅“还我河山”,以上两幅民国的题刻的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从总数上来说,红石峡题刻中有明代题刻40幅,清代题刻85幅,民国题刻8幅。其中明代主要集中在明中后期,清代则主要集中在清前期和清中期。

从时代来分析,明代榆林作为九边之一,经常遭到鞑鞳蒙古的侵略,无暇也无力去留下更多的题刻,而清代则不同,清代榆林已经属内地,边事明显较少,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题刻的凿刻。又明代较清代距今世较远,而红石峡的石质多为砂岩,易于脱落,不易保存,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题刻清代比明代多。

从题刻的内容上来分析,除去民国4幅歌颂山水外,现存有歌咏山水41幅,而清代独占35幅,几近六分之五,这和明清两代榆林的行政建制有很大关系,据《康熙延绥镇志》记载:“国朝经制:官兵九千六百二十九员名,马二千六百四十二匹。明《会典》经制:官兵五万五千三百七十九员名,马、骡、驼三万三千一百五匹。”[6]从镇志的记载来看,清代在延绥的驻军仅为明代的六分之一,而马匹数量则比十分之一。明代榆林属于九边之一,重任在于防范北虏之南来,清代时榆林已经属于内地,歌咏山水的题刻明代自然不如清代多,明代因为地处要塞很难有人能够有心思去歌咏山水,更重要的是防范蒙古的侵略。清代则不然,清代的榆林地处内地,较为安定,人们也就有闲情逸致歌咏这里的秀丽山川。

6 结语

通过对红石峡题刻作者的时空分析可见,从空间上来看红石峡现存题刻作者大部分分布在陕西附近周围的几个省份,从时间上来看题刻主要以清代居多,占到题刻的三分之二,这与明清两代榆林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明代处于边塞,战事繁忙,题刻较少,且题刻内容多与与边塞文化相关,比如、“万里长城”“岩壑金汤”;清代榆林已属于内地,题刻则多是赞颂此地的秀丽山川,如“襟山带河”“竞秀争流”;近代以及民国时内忧外患,国家危机,民族危亡之时,题刻内容则又反映出对于国家统一的渴求,比如“威震九变”“还我河山”“汉蒙一家”等。

综上所述,榆林红石峡题刻作者的时空分布特点彰显了准政区在向正式政区转变过程中对于地方文化的巨大影响,正是由于榆林有了这样的历史地理基础,再加上人类的文化传统、过去的经验所具有动态的特性,并由这种动态的特性去改造和利用自然,因而该地的文化景观,尤其是本文所讨论的红石峡题刻才具有了如此的时空分布,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

猜你喜欢
题刻榆林
榆林感怀
漆涂层对题刻类石质文物的影响研究
走榆林
三角有理函数不定积分的求解
造化钟神秀
榆林抿尖
平果县阳明洞摩崖题刻迁移保护
陕西神木清凉寺石窟金代汉文题刻校录与研究
开创新时代榆林发展新局面
榆林力量
——为榆林抗洪救灾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