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倩 曾宇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张子山 广西水上运动发展中心
赛前训练,是指为参加重大的比赛,在经过系统的大运动量训练阶段后到进入比赛之间所安排的一个过渡训练阶段。其目的是通过调节训练的结构和负荷量,使运动员机体获得全面的恢复和能量物质的超量恢复,运动技术达到高度自动化和节省化,以最佳竞技状态参加比赛。赛前训练分为三种类型,重大比赛前的减量、赛季中的减量与把赛季中的比赛纳入 大强度训练计划。安排赛前训练的时间的长短要根据运动员年龄、参赛项目、训练水平、个人习惯以及身体状况而确定。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与赛前训练的安排是否得当关系密切。训练安排中主要关注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训练量,一个是训练强度,在赛前训练安排这个阶段里,运动员比赛前几周进行大强度训练,然后再经过一个赛前减量训练阶段,让运动员身体能得到超量恢复,使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其中,赛前减量阶段的时间的与训练手段都需要教练员科学的制定与控制,调整时间过晚或过早在比赛中都达不到一个好的状态。本文通过对赵先建参加2018年4月份全国冠军赛暨亚运会选拔赛赛前训练手段进行分析,为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手段提供科学依据与帮助,同时结合游泳相关理论与训练学相关理论提供个案分析。
(一)研究对象
广西游泳运动员赵先建2018年全国冠军赛暨亚运会选拔赛赛前训练8周训练手段为研究对象。赵先建,国际健将,现广西游泳队运动员,第13届全运会50米自第三名,2018年全国冠军赛50自第二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数理统计法
3.访谈法
4.个案研究法
(一)赵先建赛前训练运动负荷特征
运动训练负荷是指在运动训练活动中,各种练习施加于运动员机体生理的和心理的训练刺激。在游泳训练中,游泳训练负荷有两个要素组成,即数量(负荷量)与强度(负荷强度)。数量包括所游进的距离和重复的次数,强度由完成成绩、完成方式、间歇时间(密度)与休息方式构成。①
1.赛前8周负荷量趋势分析
赛前训练阶段的训练量不同于其他阶段的训练量,它关系到运动员是否能在比赛中发挥出好的状态。训练量过大则会使机体过度疲劳,乳酸堆积过多,训练量太少则会刺激不到机体,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短距离运动员在专项训练阶段都以无氧耐力与无氧速度为主要练习手段,负荷强度对机体的刺激很深,所带来的疲劳程度也会增大,为了使机体得到充分的恢复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做减量的调整,短距离运动员的减量期也相对较长,通常是4~6周时间。赛前减量阶段占据了赛前训练的主要部分,过早与过晚的进行赛前减量则可能会影响运动员比赛时达不到最佳的竞技状态。教练员如何合理科学去安排掌控运动员赛前减量训练这一时期是至关重要的。下页图1为赵先建赛前8周训练量及有氧与无氧量的变化趋势:
图1为赵先建赛前训练8周的训练量趋势图,通过与赵先建教练的了解,一周的恢复训练计划进行5周,后两周视赵先建身体情况而定。因第五周后半周赵先建生病,在第五周与第六周基本没有训练量的积累,有氧量与无氧量也随之减少。赛前减量期从第六周开始,维持三周的减量期训练,减量期过后进入到比赛阶段。第一周至第三周训练量起伏不是很大,第四周开始周总量、有氧量与无氧量的负荷减少了大半,差距起伏过大。
2.赛前8周主要负荷强度趋势分析
游泳训练中强度表示的是刺激深度,影响运动训练效果的当属运动强度。不同距离的游泳项目所偏重的训练强度也不同,50米是速度最快的项目。在训练中,会以提高有氧耐力为辅的基础上增强以无氧能力为主的训练特点。本文以图表的方式对赵先建赛前8周训练的主要训练内容的负荷强度进行统计。如下页图2。
图1 冠军赛赛前训练8周训练主要量趋势
图2 赛前8周主要负荷强度表
通过图2的有氧、无氧与陆上的百分比走向趋势看出,有氧训练第1周至第8周起伏不大,强度在76%~85%之间,属于中等强度的有氧,第六周因身体状况不好导致没有参与训练。有氧训练的量随着第四周开始往下降。在无氧训练中无氧阈强度从第四周开始强度都保持在100%的负荷中,有氧强度一直保持在中等强度的范围内,陆上力量素质训练从图表看出,第1周至第5周强度是呈增加状态,除了有陆上力量训练外,水上训练也安排了力量训练。从第6周减量期开始,则没有进行陆上力量训练,更多的是放松休息。
(二)赵先建赛前训练手段分析
赛前训练中教练员如何运用好合适的训练手段去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如何根据运动员自身状态去调整适合他的训练手段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赵先建赛前训练第四周的训练计划进行训练手段的分析,如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到,训练计划中采用了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短冲训练法、模拟比赛训练法。每天的训练基本都包含有身体素质方面的练习(灵敏训练,协调性练习、平衡性练习),有氧耐力的训练以持续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为主,无氧耐力采用了短冲训练法。在一周课当中,水上课都有有氧耐力的练习。牵引训练的练习占的比例很多,即等动牵引训练占3次,牵引回牵训练占4次。速度训练采用15米与25米的距离居多。
在赵先建第四周的训练计划中,注重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发展,课上增加稳定性相关的协调性素质练习,水上内容发展无氧训练的同时兼顾着有氧耐力的训练,专项力量方面陆上选取等动拉力进行逐渐递增负重的模式,水上专项力量采用牵引的训练方法,水中等动拉力主要是让运动有阻力的划水前进,目的是为了增加运动员的划幅距离。牵引回牵是当外力以超过本人最高速度牵拉时,运动员为了达到牵引的速度,必须做超过以往速度的快速划臂,一旦划水速度加快势必在水下将动用更大的划水力量。赵先建主项是50自由泳,是游泳项目中最短的一项距离,速度起到关键作用的。水上牵引训练目的是为了增加运动员的划水速度,提高划频的效果。水中等动拉力能使运动员比在陆上拉力训练更有效地体会到手掌对水的感觉,经过牵引形成的阻力,增加水中力量,增大划水效果。回牵对于短距离运动员是依靠人力辅助进行超越自身速度快游提高速度的训练,在回牵中,因外力的辅助,被拉者尽可能超越自己本身的速度去游进,这时候就要增快划频的节奏。这种训练以提高赵先建专项能力考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表1 赛前第4周训练计划
(一)游泳训练中,数量和强度是游泳训练负荷中的基本因素。赵先建8周的赛前训练里负荷总量为271030米,前三周训练量基本没有起伏,每堂课的有氧训练量在4000米左右,第四周训练量有了明显的变化,第六周因赵先建身体情况没有进行连续的训练,也从第六周开始进入减量期训练,多以放松恢复训练和休息为主。负荷强度上有氧耐力训练多保持在中等强度有氧的练习,以75%~85%速度。无氧训练采用了高强度的训练负荷,速度都是在维持在100%的强度上。陆上训练以专项力量强度为主,陆上素质训练为辅从而对机体进行负荷刺激。
(二)从第四周训练内容看出有氧训练采用持续训练法与重复训练法为主,无氧训练短冲训练法较多,在无氧训练中多以较短距离训练手段进行速度与爆发力的练习,较重视水中的专项力量发展,采用的牵引训练法的等动阻力牵拉增加水中划幅距离,牵引回牵提高水中的划频速度。在短距离项目比赛中,不影响划频的情况下加大划幅距离是最好的技术状态,而赵先建赛前训练手段更是针对所比项目的属性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安排。
注释:
①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游泳运动 [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