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华
摘 要:暴力犯罪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危害到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公共安全。预防犯罪作为犯罪学研究中独具战略性的课题,是犯罪学研究中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当下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现实性的问题。
关键词:暴力犯罪;产生原因;预防犯罪;科学防治
一、当前暴力犯罪现状
暴力犯罪容易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安全感上的缺失,那些较为严重的暴力犯罪,社会危害性则更大。其中典型的暴力犯罪行为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爆炸。根据最高法2016年统计数据,2015年新收刑事一审案件1126748件,上升8.29%;审结1099205件,上升7.45%。判决生效被告人1232695人,上升4.06%。其中,新收故意杀人罪案件10187件,故意伤害罪案件122209件,强奸罪案件21252件,绑架罪案件787件,爆炸罪案件131件,暴力犯罪案件占比达13.72%。暴力犯罪案件在总体刑事案件中占比较大,这说明当前我国暴力犯罪现象依然不容乐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暴力犯罪原因分析
(一)暴力犯罪的社会因素
(1)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各行各业之间也存在差别。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暴力犯罪现象的产生与社会经济发展运行状况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究其根本,由于经济因素所引发的暴力犯罪实则归因于贫困,这不仅表现在单纯的贫困上,还表现在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上。
(2)这种原因导致的犯罪数量较少,犯罪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对本国政府的不满或者是一种畸形的民族仇恨和爱国情结。通常来说,犯罪人群一般是受到有心人的煽动,被充当作实现某人或者某个利益团体的利益的工具进而实施了过激的行为,而当前社会信息传播不当以及个人认识方面存在偏差就是诱发畸形的民族仇恨和爱国情结的主要诱因。
(3)暴力犯罪行为的形成与犯罪主体本身的文化背景以及生存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当前文化市场中,依然存在充斥着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和封建迷信以及其它损害人们心理健康的内容,严重污染了社会文化环境,给民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部分人群鼓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更给社会环境带来负面影响。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日常的文化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不健康的观念、思想、潮流也充斥其中,像暴力、诈骗、赌博和色情等,人们如果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寻求安慰,身心健康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并刺激着暴力犯罪心理的发展和形成。
(二)暴力犯罪的个体原因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相结合的产物。尽管社会上存在着体制、经济、文化观念上的种种弊端,也只有当它们与犯罪分子个人所处的环境以及本人的主观原因相结合时,才能够促使他们产生违法犯罪的动机,从而进一步实施暴力犯罪行为。
(1)生理因素指的是个体的身体特征、生理结构及其外在指标,比如年龄、性格、智力水平等。强奸犯罪就是典型的由生理因素所导致的暴力犯罪,相关研究表明男性的荷尔蒙与人类的攻击行为存在着正比例关系。同时,智力水平也影响着犯罪行为的发生,虽然它并非能够绝对性的诱发犯罪,但它在某些程度上对个体如何实施犯罪行为以及实施怎样的犯罪行为或多或少都存在影响。
(2)犯罪心理主要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不良的情绪、消极的情感是诱发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这些在心理学中被称作是变态心理。这种心理容易驱使人们做出伤害他人或者伤害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暴力犯罪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
(3)首先,暴力犯罪者通常具有错误的信念体系。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较为独立的信念体系。当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下发生变化时,他的信念体系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表现出反社会性。这种扭曲的信念体系往往会忽视了对自己的必要约束,转而建立在个人强烈的占有欲上。其次,是行为人歪曲的需要结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正常的需要。当他周围所处的环境可以充分满足个人需要时,他的需要结构就不会发生“异化”。一旦环境无法满足需要,且这种需要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压抑时,那么行为人就极有可能随时通过某些过激行为表现出来。人类的追求方式总是伴随着个人信念体系的改变,在个体自我意识失控的情况下就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预防暴力犯罪的有效举措
(一)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在社会中出现不协调、不平衡的现象不可避免,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制定行之有效的方针和政策进行合理引导,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国家应科学调整和布局社会生产力,尽可能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化发展,合理配置各个地区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分配社会财富时,应着重关注不均衡现象的出现,逐步消除各个地区之间的财富差异,和谐发展社会经济,以此来减少暴力犯罪心理的产生。
(二)通过教育有效提高民众的防范意识与能力
暴力犯罪通常具有危害性较大、突发性较强等特点,对于暴力犯罪行为,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防范,预防暴力犯罪心理的产生。当前传统的安保手段与举措比较滞后,无法完全遏制这种犯罪现象的发生。所以,应通过加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素质教育,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暴力犯罪是影响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行为,会对社会和他人产生消极影响,要在心理层面上提升认识,当情绪冲动时进行适当的调节和控制,逐渐形成健康心理。引导民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知法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与能力,减少和预防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政府部门可开展各项教育和宣传活动,引领民众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时掌握自救方法,真正意义上提高社会群众对暴力犯罪的防范意识与能力,以及掌握如何應对此类事件的方法。并针对重点民众与人群进行定期演练,提升他们解决暴力犯罪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对存在不良心理的个人加强干预关怀
正所谓防患于未然,为有效防治暴力犯罪心理的产生,政府应组织心理辅助人员对存在不良心理的个人进行指导,增强心理干预与关怀,通过处理个人主观因素将暴力犯罪心理扼杀在萌芽中。个人冲动或为泄私愤是产生暴力犯罪心理的关键因素,对于应开阔发现民众不良心理的渠道,提前进行干预通过心理关怀与辅导防治暴力犯罪心理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最高法发布案件审执数据.法制网-法制日报,2016年03月18日.
[2]严圭.论当前的物欲型犯罪.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
[3]曹立群,周愫娴.犯罪学理论与实证.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