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英
摘要: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的素質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深入,人的心理素质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尤其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其健全人格的发展,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障碍;心理健康;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2-0203-01
1.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及原因
在学校里,有许多中学生与常人大不一样,特别是农村的学生,他们表面自尊但内心自卑;愿意进取但畏惧困难;有参与意识但参与能力低下;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欲望但消极的自我实现方式。这些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大都以自我为中心、自卑、孤僻、冷漠、妒忌、不满、不思进取、破罐子摔碎等严重的逆反心理。
2.关心爱护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对中学生来说,心理健康问题多数与关爱、理解、信任等缺乏有关。因此,要搞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老师必须对孩子充满爱心,对学生抱以保护、爱抚、友善、关心、热情的态度,用关爱的精神去教育心理不平衡、心理被扭曲受伤害的学生,通过心理的安慰、心理引导和心理咨询给以安抚和解脱。而不能搞成思想品德般的说教或者心理卫生知识的讲解。那么,老师如何有效地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呢?
2.1 创设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教师和家长在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帮教和矫正其心理失衡时,应首先为他们创造一个适合他们心理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捕捉教育时机,为他们选择和提供一些可读性强,又适合其年龄特征,内容健康的课外书籍,结合重大节日多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平时组织学生观看健康的影像,组织参观烈士纪念馆,革命先烈纪念地,举行歌咏会、朗诵会等等,以此来分散和转移社会不良影响对他们心理的刺激。教师和家长应该放下架子,同学生交朋友谈思想,摸清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矫正他们的不良心理才会见成效。针对这些情况,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慢慢校正不良心理,逐步培养其健康完善的人格心理。
一是建立一个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班集体。通过在班上开展互帮互学、互相关爱的活动,让学生相互深入全面的了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爱的同学关系。
二是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采用启发式和快乐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同时,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学习困难,增强其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培养他们相互协作、共同探讨的精神。
三是创设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利用主题队会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他们喜爱的影视片,讲故事,谈理想,说未来,选取一些社会角色作模拟表演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自己的角色心理,把远大的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学习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逐渐克服缺点,自我完善个性。
2.2 关注差异,用爱施教。心理健康教育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同,它更多的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绝大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大的问题,有问题的主要是极个别的,由于多种原因长期造成的。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必须认真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有关情况,通过日常的观察,初步确定出重点的教育对象,在作进一步深入了解后,再制定出教育计划、方案和措施,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和疏导。比如前面提到的我班的刘同学,我主要从帮助他改善仪表、发动同学关爱、联合家长关心、寻求社会资助等方面着手,帮助他培养起了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健康向上的心理。对他形成健全的人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 多一些理解宽容、善用欣赏与赞美。理解他人,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和想法,尊重别人合理的不同选择,理解别人按他们自己的意愿行事。培养学生善于理解他人的心理素质,我主要从培养学生懂得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善于沟通,做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宽容精神从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做到换位思考方面着手。
欣赏是审美能力的体现,也是积极人生态度的体现,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愿意欣赏的心,去发现、去感受、去吸纳他人表现出来的优美和可爱之处,使心灵保持积极和愉悦,减少自私和抱怨,让生活充满乐趣和希望。让学生学会用真诚的赞美,把快乐的种子播向四方。快乐别人的同时也愉悦了自己,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培养健全的人格。
结语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的一项内容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一门全新学科,是心理学理论的技术体现,属于应用心理理解范畴,是直接服务于人心理健康的一门独特的理论与技术。现在,农村很多学校并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主要是班主任与家长及各科任老师共同配合,处处留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展开帮教,用爱温暖他们,启发、引导、提高学生对自身调节的自控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帮助他们的心理健康地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