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态摄影讲述中国荒漠故事

2018-11-01 01:26铁铮
绿色中国 2018年3期
关键词:荒漠荒漠化摄影

铁铮

陈建伟的《多样性的中国荒漠》新作问世,令我赞叹不已。

这是他的《一滴水生态摄影丛书》的第四部。从开本和装潢手法来看,我手中的这部新作承继了前三部的优点。但以往的翠绿、湛蓝为主的暖色调风格大变,此书以橙黄色为主,给人以强烈的沉重感。这或许正是他出版此书的用意之一。

我和建伟兄是大学同级不同班的同学。虽然平日联系不多,但每每有新作问世,他都会极其郑重地赠我一本。他并未有其它嘱咐,但我总会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客观地、冷静地加以点评。这次也不例外。

他是我国生态摄影最早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而我曾指导学生以生态摄影研究为题通过了硕士论文的答辩。这可能也是他乐意听听我的意见的原因。

衡量一本书是否有分量,看作序者为何人是较为简单的指标之一。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一位是行业最高主管,一位是生态学界大家,二人双双为此书作序,显然无需我再用溢美之词来画蛇添足。此文只是我的一点读后感而已。

我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拜读全书之后,我看到的是几个“大”的特点:选择重大题材,把握伟大方位,采取宏大叙事,展现广大视野。

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最重要的三大自然生态系统。它们共同维系着包括人类在内地球万千生物的世代繁衍和整个地球生物圈的动态平衡。它们历经千万年形成,是最为珍贵的自然遗产。此前,他已出版了《多样性的中国森林》《多样性的中国湿地》。加上这部新作,不但实现了他用生态摄影的方式讲述中国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系统故事的夙愿,而且完整地呈现了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三大中心任务。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尤显重要。相比较其他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更显脆弱,一旦受气候原因和人们的干扰破坏,退化容易、恢复太难,甚至不可逆转。此书选择以多样化的中国荒漠为主角进行阐述,其题材尤为重大。

我认为,将此书定义为生态摄影集并不全面。与普通的摄影集最大的不同在于,此书是有关中国荒漠科学研究成果的载体。在许多人看来,荒漠是生命禁区的代名词,因其干旱、荒芜、空旷且环境严酷畏而远之。沙尘暴的危害、沙化土地侵蚀等更是被人诟病,将其视为“地球的癌症”。他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荒漠生态系统是一个人类最陌生、最畏惧、最缺乏正确认识的地球生态系统。

我在此书封底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精练概括了他对多样性的中国荒漠的认识:黄色的荒漠呈现给我们人类的,不是空旷荒芜,而是地球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机勃勃的奇特世界。这部著作在很大程度上重释了过去对荒漠的认识,改变了世人的误解。这正是他卧薪尝胆整整8年的初心。这足以证明了他的视野广大。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是《21世纪议程》框架下的三大重要国际环境公约之一。1997年中国正式加入该公约。20年来,中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书中对此做了精要的总结和介绍。恰逢“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召开。此书作为礼物,赠送给了190多个国家、60多个国际组织的宾客和代表,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荒漠的故事,产生了较好的国际影响。该书还给与会的全国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一次形象而生动的荒漠科普教育。

书中记录了中国荒漠化防治取得的成果。自2000年以来,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3个监测期保持“双减少”,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国际社会治理荒漠生态环境树立了标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这部新书在作者名后,加了“著/摄”两个字。这正是该书的重要特色之一。区别于一般的摄影集以摄为主,此书是著述与摄影并重,使其成为中国荒漠的一部教科书。不仅仅每幅照片具有极佳的艺术性,科学性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

书中介绍了有关荒漠的大量知识。我知道了,根据基质的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分为石质、砾质和沙质荒漠。石质、砾质的荒漠被称为戈壁,而将沙质荒漠称之为沙漠,将较湿润、地下水位较高、植物生长较茂盛的沙漠称之为沙地。在长期干旱条件下,河湖沉积,泥沙表面干燥龟裂,植被稀少的称为泥漠,而泥漠水分蒸发后,盐分大量聚集于地表的,称为盐漠。

全书突出显示出了宏大叙事的特点。以荒漠大写意为开篇,祁连山麓、巴丹吉林沙漠、古居延海的远古洪荒,戈壁精灵岩羊、新疆庫木塔格沙漠的奔跑的野骆驼,极富冲击力的画面一一呈现在我的眼前。接下来的编排具有清晰的科学逻辑。丰富的内容按照中国荒漠生态地理区划的六个部分进行排列:松辽平原半湿润、半干旱区,内蒙古高原半干旱、干旱区,阿拉善高原与河西走廊干旱、极干旱区,北疆盆地干旱、极干旱区,南疆盆地极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干旱、极干旱区。一页页翻过,如同看到了一部充满沧桑感和充满震撼力的纪录史诗。

此书名副其实,将中国荒漠的多样性呈现得淋漓尽致。人们寻常看到的只是广袤的荒漠景观,此书则全面呈现了荒漠生态系统的特点。荒漠是有以旱生、超旱生的草本,小乔木、灌木和半灌木占优势的生物群落,以及赖于生存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所组成的综合体。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有普氏野马、藏羚羊、野牦牛、遗鸥、大鸨等上百种珍稀野生动物,其中有的是中国特有物种;荒漠中生长着很多具有特殊的食用、药用、特用价值的珍稀植物,如甘草、锁阳、肉苁蓉、罗布麻等。有很多植物如禾本科、豆科、柽柳科、莎草科、杞柳科、锦葵科、鸢尾科的植物是食品、饲料、制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有一些耐旱的乔木如胡杨、榆、沙地云杉、沙枣、沙地樟子松等。

对于如此丰富的多样性,书中均以多种形式予以精彩的呈现。为了便于进一步了解物种情况,书中专门将出现过的物种及其中文名、拉丁学名、保护级别等一一列出,还特意标出了在书中出现的页码。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我深知,完成这6页内容的整理编撰,可是个细致活。既要耐心,还要谨慎,更要准确,容不得半点马虎。

此书是他多年研究思考的成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他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对中国荒漠区划及区域特点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展示,把荒漠看成—个完整生态系统的观点贯穿全书。

在前人的基础上,他在书中大胆提出了荒漠生态系统有防风固沙、土壤保育、水资源调控、生物多样性保护、初级土壤提供、沙尘全球环境增益等生态服务功能,这个提法十分新颖。

富有创造性的是,他在书中将荒漠比喻成地球的“脾”。将森林比喻为地球的“肺”,把湿地比喻成地球的“肾”常见,而把荒漠比喻作地球的“脾”还不多见。按照中华五行学说,肺主气,肾主水,脾主土。他说,这样自然界气液固三状态、气水土三要素都全了。把地球拟人化的比喻,让人感到更便于理解、更容易亲近,从而更愿意去珍惜它、爱护它。这是他如此比喻的初衷。

经过大量实地调研,吸收前人研究的成果,他大胆将喜马拉雅山脉北麓、阿里地区等高寒干旱极干旱区划入荒漠的自然地理区域内,将原来荒漠区的南缘大大往南推进,并阐述了其中的道理。李文华院士评价说,这一做法是从实际出发、不拘泥框框的大胆尝试。

尽管书的主旨是讲述荒漠和荒漠生态系统的故事,但他用了一定篇幅直面荒漠化这个土地退化的过程。作为一种警示,荒漠化不仅在书中专门设有“生态思考”中剖析,而且在每章中都就该区荒漠化的威胁、荒漠化的治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做了相应的论述。他认为,没有对荒漠生态系统的正确认识,就不可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和有效措施。

书中归纳了荒漠面对的主要威胁与挑战:气候变暖、干旱加剧,荒漠化加剧、自然灾害频发:不合理开发、过度放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滥捕乱猎,乱采滥挖等。书中的图片上,惨撞铁丝网的鸟、被猎枪伤害的大天鹅等,看得让人心痛。他指出,防治荒漠化必须要“防止”与“治理”双管齐下,“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防止土地退化的前提,是要充分尊重自然、认识荒漠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及其重要价值。他在书中还对荒漠及荒漠化之间的关系做了认真的阐述。他既反对盲目地提向沙漠进军等不科学的口号,但也不认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束手无策。只要遵循荒漠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下大力气去做,就可取得荒漠化防治的巨大成果。

懂摄影却不懂林业的,懂林业却不懂摄影的,懂摄影、懂林业而不懂生态的,都出不了这样的书。能将科学性、艺术性高度融合,用生态摄影的艺术语言阐述荒漠生态系统科学规律的人则是凤毛麟角。他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因为他是这一领域的专家,才使新作中具有极其鲜明的科学性特征。科学性与艺术性并重,显然不是一般的摄影作品集能够达到的。这是他与其他摄影师最大的区别。

用生态摄影的方式来讲述科学的道理和故事,这样的努力值得肯定和赞扬。李文华院士说,读图时代,让公众在欣赏美丽图片的同时,了解荒漠生态系统的科学知识,促进对防治荒漠化的思考和积极的行动,这对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有裨益,对传播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都非常有利。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显然是和他的经历有直接的关联。他大学毕业后的几十年,一直从事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调查监测、科研及管理工作,对当时林业系统开展荒漠、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调查监测做了很多开创性地工作。他是中国荒漠化监测中心首任常务副主任,组织过全国第一次荒漠化调查。他对广袤荒漠既熟悉,又充满深情。此书是他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知识,用生态文明理念来思考和解读中国荒漠的结果。

此书也不同于普通的教科书。新书中见景、见人,见植物、见动物,更见故事,见思想。在新疆卡拉麦里,展翅起飞的棕尾篱是荒漠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级物种之一。因是最后被发现的新鸥种而得名为遗鸥。它栖息并繁殖在毛乌素沙地的淡水或咸水湖中,是地球上极少数东西向迁徙的鸟类。还有典型的荒漠草原鸟大鸨、示爱的蓑羽鹤;我看到了,内蒙古科尔沁沙丘间的湿地上,一只白枕鹤展翅飞向清晨的阳光;我看到了,黑龙江松嫩沙地上一对丹顶鹤夫妇在夕阳下相伴而归。这些极富感染力的画面,给人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我看到了,蓝天白云下,挺立的是内蒙古白音敖包的沙地云杉。那是目前世界同类地区仅存的一片沙地云杉林。在干旱而贫瘠的环境下,树高25米多的杉树就是最美的自然画卷。

看着精美的图片,读着洗练的文字,我竟然读出了背后的一个个故事。拍摄于新疆库尔勒的《石鸡妈妈和它的孩子们》充满亲情温情;清晨,一只岩羊到佛塔上舔食盐碱,与红衣喇嘛相遇,像老朋友一樣互致问候;书中既再现了陕西毛乌素沙地沙进人退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同时也有宁夏中卫利用沙漠优势建起沙漠太阳能发电场的发展前景。黑龙江松嫩沙地上,一个白衣女孩怀抱着刚刚找回的羔羊。而旁边的说明文字则直抵心底:人们可以找回羔羊、找回羊群,更应该找回优良的草原、找回生态系统的平衡,找回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环境。

书中的每一张图片都是精品,每一段文字都是问卷。每一个抓拍的瞬间,都是无数次等待的结果:每一个独特的发现,都是多少年积淀的结晶。我反复翻阅了不知多少遍,想从中挑出一张最喜欢的图片。这的确很难很难。因为每一张都是他呕心沥血之作。他几十年出入大荒大漠甚至无人区,用镜头记录下了所经历的一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和请教专家,是他编撰此书过程中始终如一的必修课。因可供借鉴的成果不多,在确定中国荒漠的自然地理区划时,他反复研究修改,一直到正式开机印刷之前。

我的目光,最终落在了179页上。青海格尔木的骆驼刺占满了一个页面。只见它的茎上长着刺状的、坚硬的小绿叶,还开了一朵黄色的小花。它是沙漠中骆驼的美食,因此而得名。这种草本植物的根系非常发达,甚至能够从沙漠20米深处汲取地下水分和营养。这张图片显然不是全书中最漂亮的,但我看重的是骆驼刺的精神和风骨。它的存在与生长,对于维护极为脆弱的荒漠生态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

不知道建伟兄是否愿意认同我的这个比喻。在我的眼里,他就像书中这一棵棵骆驼刺,为了护卫多样性的中国荒漠尽心竭力!

猜你喜欢
荒漠荒漠化摄影
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
荒漠生机
荒漠水塘
戈壁荒漠老旧小区环境改造的实践与探索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