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民:做森林的代言人

2018-11-01 01:26张志国
绿色中国 2018年3期
关键词:塞罕坝林场造林

张志国

塞罕坝人喜欢说“林子”。指着一片小树林,他们会说,“这个‘林子长的都是云杉”,或者说,“那个‘林子,是我看着长起来的”。他们心目中的“林子”富有弹性,可远可近,可大可小。张利民也是这样一个塞罕坝人。

今年43岁的张利民是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北曼甸林场场长。从他来到塞罕坝成了务林人那一天起,他就开始延续着与树木、森林的缘分。

作为林业战线的一员,能够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张利民感到特别自豪。即将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之际,他剪了头发,穿起了一套新衣服,新鞋子,看起来更加成熟稳重。

与此同时,张利民正在积极准备自己的提案。这些建议都是他深入调研的结果。“全国两会,作为林业战线的我,已经准备好了!”张利民说,他一定会当好全国人大代表,做好森林的忠实代言人。

做塞罕坝精神的坚守者

“塞罕坝”,蒙古语和汉语的组合,意为“美丽的高岭”。曾经这里是清代木兰围场的中心地带,主要用于“肄武、绥藩、狩猎”,清廷鼎盛时期几乎每年秋季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仪式,并列入国家典制,即“木兰秋狝”。当年的人们,对“千里红叶连霞飞”的木兰围场“巧取豪夺”。毫无节制的索取,引发大自然的疯狂报复。当塞罕坝人再度靠近时,大自然并不听从,更不屈服,而是持续地出难题,考验着人类的耐力与决心。

56年时间里,三代塞罕坝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克难攻坚,终于让贫瘠的塞罕坝由黄变绿,由绿变美,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这其中也有张利民的贡献。

作为第二代塞罕坝人,张利民有着一股钻劲、韧劲,凭着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他都是业务尖子,行家能手。

1962年,369位塞罕坝人,种下1000亩的树苗,但成活率不足5%。第二年春天又造林1240亩,成活率只提高了3个百分点。塞罕坝人屡败屡战,每一次都重整旗鼓,跟大自然较量、协商。从报复到相持再到友好,大自然与塞罕坝人之间,演绎着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变奏曲。

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张利民主持修订了《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生产作业设计技术细则》、《营林区生产施工管理办法》、《施工员岗位责任制》等多项生产制度。他在石质阳坡上推广“大坑套小坑”、“客土”等整地方式,造林采取割底脱杯、浇水、铺膜保墒等技术措施,在迹地更新造林上,通过推行容器苗造林、营造混交林、迹地机犁沟整地造林、容器苗打眼机辅助挤实铲造林、大苗带坨移植、林冠下造林等造林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造林质量,而且实现了用材林、用苗林双向立体、复合培育的统一。

张利民还主持培育樟子松和云杉容器苗百余万株,实现首次建立干枝梅等野生花卉基地千余亩,容器苗造林技术成功的应用,提高了塞罕坝西部干旱沙区植被盖度,昔日的沙丘变成了绿洲,塞罕坝林场也被评为全国科技兴林示范林场和中国沙产业十大先进单位。为探索提高林木生长量,缩短培育周期,张利民通过采用幼树施肥办法,有效提高生长量40%以上,目前已在全场推广。

张利民告诉记者,我们回望第一代创业人的艰苦,他们把生态复原当作使命的共同担当。老一代植树人用“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的勇毅,在自然生态破坏严重和人类生存面临危机的条件下艰苦创业,植树造林,才有三代人的接力奉献,才有眼前的绿色成果,林海茫茫,生机盎然。

同一片林子,同一汪绿色,同一个家园。张利民和全体塞罕坝人一道改变着人与树的关系图谱。大自然与塞罕坝人携手相告:人类与环境有且只有友好相处,真正“姐妹情深”“哥俩好”,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精心呵护绿色资源

呵护自然,保护环境,塞罕坝人站在前列。“生命与绿色拥抱,人类与自然共存。”“人人爱护环境,环境呵护人人。”“人类靠环境生存,环境靠人类保护。”“保护环境是责任,爱护环境是美德。”“用汗水美化青山,用爱心缔造家园。”“你的呵护,使我美丽。”“让人类在大自然愉快徜徉,让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这些标语牌,散落在塞罕坝林场的各个角落。

“我总结,干林业的,就是要看天吃饭,看老天爷的脸色。我们做事,做到什么份上,老天爷说了算。人还是要老实点,别老想着跟大自然对着干。”张利民说。

“大家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这个‘凉可不是那么好‘乘的,是要‘打雷的。”作为林场中坚力量的张利民,越来越懂得前辈嘴边的“三分造,七分管”的分量。

这个“林子”是塞罕坝人的命。保护好这个“林子”,是塞罕坝人灵魂深处的第一位诉求。

保护保护保护,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保护保护保护,他们对诱惑不间不顾。保护保护保护,他们在行动上领先一步。

张利民狠抓森林管护,确保资源安全。在他的带领下,林场成立了巡护队,加大巡护力度,积极与周边乡镇建立起联防联护组织:先后开展了“防火志愿者行动”、“小手拉大手”、“防火虎威威进课堂”、“我为防火来讲课”、“手机防火短信”、“百米防火旗阵”等多种宣传方式,营造了浓厚的防火氛围。

张利民告诉记者,塞罕坝林场防火的考核办法是定量的,采取的是“百分制”,每一分都是落地的,很明确,可操作。对于防火的事,塞罕坝人都是牢牢握在手里,一刻也不撒手,“森林如万宝藏,资源财富里面藏。若是防火不为重,定是富土变穷壤”。

为了守住这来之不易的绿色,张利民不断完善防火通道建设,维修了190多公里林路,并对林场44公里的外围防火隔离带进行了全面清理,宽度全部达到了50米以上,使外围防火隔离带全部闭合。

“我们坚持‘十分造十分管的理念,实行了5年責任追究的管护机制,将防火和幼林地管护明确到具体责任人,并为护林员配备了烟火探测器和围栏维修工具,围栏破损及时维修,做到了管和护同步。”张利民说。

制度在上,有规可循,清清楚楚,容不得半点的侥幸与懈怠。就这么着,塞罕坝人在防火上自己给自己念“紧箍咒”,一遍又一遍,一年又一年。

张利民介绍说,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塞罕坝有个总体原则:能森林自控的,不人为干预;能小范围控制的,不扩大面积防治;能采取天敌、物理防治的,不用化学药剂。

“目的就是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护非防控对象,促进森林形成自控机制,维护生态平衡。”他的意思是,“林子”能自行解决的,就让它自己动手。

防虫、防火、禁牧,为了保护这片林海,塞罕坝人亮出一套组合拳。张利民的“拿手好戏”就是见缝插绿、见空植绿。这五年,他开始向石头要绿色。

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劳作,塞罕坝能植树的地方基本上都被绿色占领了,“肉都吃光了”,好一点的“骨头”也给啃完了。要说绿色在塞罕坝已经趋于饱和了。但塞罕坝人不避短,因为还有“硬骨头”。

一些石质阳坡,土层瘠薄、岩石裸露、地处偏远、施工难度大,有的坡度甚至达到46度。塞罕坝人说,绿色无盲区,绿色要彻底。既然铁树能开花,石头上自然也能种树。

经过反复的实验,张利民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推行瘠薄立地条件“带状反坡造林、不整地植苗造林、容器苗配施营养缓释剂造林、石质阳坡回填土造林”均获得成功。他在采伐迹地推行“每十行造一行双株,雨季带土坨移植”做法,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使林场多次荣获全场生产联查先进单位。

几天来陪同记者采访的司机师傅告诉记者,张利民在无人员、无资金、无技术的条件下,开发建设了“吐里根河游乐园”,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50多个,每年能创造300多万元的社会效益。他还推行林苗一体化经营模式,坚持少采少挖,扩大绿化苗木基地规模,积极鼓励引导广大职工培育绿化苗木,持续带动职工发展林下经济,使周边群众共享了绿色发展成果,让周边群众看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认真履职为森林代言

这次被选为一名全国全国人大代表,张利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说:“来到塞罕坝工作我才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什么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什么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作为一名塞罕坝人我深感荣耀。我一定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把人民的呼声带到会上,积极建言献策。”

张利民介绍,当前,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条件十分有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林业,习近平总书记对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把提升森林质量、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启动森林质量提升试点。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决策部署,国家林业局把森林提质增效摆在突出位置,将全面加强森林经营、提升森林质量作为林业建设的核心任务和主攻方向。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政策环境逐步优化,生产要素加快向森林经营领域汇集。因此建议加大财政补贴、智力支撑、营林机械设备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等政策扶持力度,实施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张利民说,2017年8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做出了重要批示,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决策部署,河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决定》,作为塞罕坝人,作为河北的务林人,作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我们倍受鼓舞,深感使命在肩、大有可为,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上,将接续奋斗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设好林业生态。56年来,三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号召,克服了高寒、干旱、大风等恶劣环境,一代接着一代干,改进了造林机械,攻克了育苗、造林等道道技术难关,经受住了雨淞等自然灾害的考验,在茫茫荒原上建成了郁郁葱葱的百万亩林海,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作为新时代一线林业生态建设者,要永怀感恩之心,接好老一代塞罕坝人交给的接力棒,牢记使命,久久为功,接续实施好攻坚造林、林冠下造林等措施增林扩绿,持之以恒的推进国土绿化。二是经营好林业生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任重而道远,需要几代人甚至更多代人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精心呵护和抚育经营,半个世纪以来,塞罕坝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不急一时之功,不计一己之利,立足長远不断科学营林,实施了人工林天然化改良、天然次生林改培、大径材培育等项目,森林质量不断提升。面临发展新机遇,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林施策,根据生态区位、森林类型和经营状况,有针对性地确定经营方向,制定经营策略,明确经营目标,精准营林,努力实现森林资源提质增效,着力培育高质量森林生态系统。三是保护好林业生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我们务林人的绿色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我们的力量。

本期焦点人物小档案:

张利民,男,43岁,河北围场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林业高级工程师。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任林场技术员、营林区主任、总场林业科副科长、三道河口林场、第三乡林场场长,期间获北京林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现任北曼甸林场场长。中共河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猜你喜欢
塞罕坝林场造林
大班绘本阅读活动:塞罕坝的树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数字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湖南省今冬明春计划人工造林150万亩
浅析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