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书法课应该干什么?笔者认为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传授书写技艺。要想写出一幅漂亮的书法作品,就必须掌握一定的书写技艺。首先应掌握每个笔画、部件、整字、整篇的书写特点。其次,要掌握用笔特点:如最基本的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还有藏锋法、使转法等用笔方法。这些技艺均需进行传授,只有掌握了技艺方能写出漂亮的字。
二是传承传统文化。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以点带面、传承文化的重担。传统文化的呈现有多种方式:视频、音乐、图片、故事等。
三是养成优秀品质。一切教育都是成“人”的教育,书法课也不例外。其实中国人的祖先早就知道这一亘古不变的法则,“心正则字正”“字如其人”等古语,无非在告诉我们写字的同时需要一并进行为人品质的教育。
基于以上的认识,再加上《左耳旁与右耳旁》是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以偏旁教学为主。因此,本课将左耳旁与右耳旁的书写要点作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再配合写好带有左耳旁与右耳旁的字,最后举一反三,这样就构成了这堂课的设计流程:由猜猜这是什么字进入“溯源激趣”环节,让学生了解左耳旁与右耳旁的来源演变;接着学习左耳旁与右耳旁的写法,引导学生通过三次读帖、临写,逐步深入,掌握字形特点,粗细变化,理解笔断意连;然后进入整字的学习过程,通过三次合作,凸显学生主体;最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实现书法育人。
【教学目标】
1.掌握左耳旁与右耳旁的区别及书写要点,了解并尝试做到笔断意连。
2.学写左耳旁与右耳旁的字,感受谦让、和谐之美。
3.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过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见面礼,你要睁大眼睛仔细看,猜猜是哪个字。
生:追、跑—(随便学生怎么猜,师只是微笑,不置可否。)
师:继续往下看,它在不断演变(神秘)。作为单个字,就演变成了“阜”,做偏旁时就演变成了左耳旁。左耳旁就读fù,这个字像一层层山崖、台阶,所以左耳旁的字大都与阶梯、升降有关。例如危险的“险”指两面都是绝壁的山丘。
师:有了猜第一个字的经验,我想第二个你们就能很快猜出来了。来!睁大眼睛,跟着我。看!
师缓缓打开卷轴(如图1)。
(图1)
生:右耳旁。
师:对!就是右耳旁。这是甲骨文的“邑”,这是小篆的“邑”。上部是一个代表围墙的方框,下面是人,表示人们居住的地方,所以右耳旁的字大多与城市、地名有关。如首都的“都”指城市。
师:秦末汉初,随着隶书的出现,左耳旁与右耳旁就成型了。
师:随着卷轴的打开,我们好像进入了汉字文化的长河,了解了左耳旁右耳旁本来的意思及演变过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左耳旁与右耳旁的写法。
板书:左耳旁与右耳旁
【设计意图:学习不能仅仅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于是,课一开始,通过卷轴呈现左耳旁与右耳旁从甲骨文到篆书、楷书的演变历程,带学生进行了一趟传统文化的寻根之旅,展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同时,“卷轴”这一书法元素载体的呈现营造了浓郁的书法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热情。】
师:要想写好左耳旁与右耳旁,必须先看清字形。出示左耳旁与右耳旁(如图2)。
(图2)
师: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意思是说读帖越精细越好。仔细看一看。
生读帖
师:看到了哪些区别?
生:左耳旁小,右耳旁大。
师:尤其是哪部分?
生:耳朵部分。
师:是啊!你这是从整体上把握区别,观察真仔细!奖给你一枚书签!左耳旁小,写的时候就要适当收一收;右耳旁大,写的时候就要适当—(板书:收放)你看,左耳旁的耳朵都收到哪儿了?
生:横中线的上面。
师:右耳旁呢?
生:放到了横中线的下面。
师:你这是借助米字格来读帖,真是个好方法!所以从整体上看,左耳旁—
生:左耳旁高一点儿,右耳旁低一点儿。
师:你读帖读得真准!(板书:高低)还有发现吗?
生:左耳旁是垂露竖,右耳旁是悬针竖。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笔法上抓住了两者的区别。来!奖给你书签!(板书:垂露悬针)
师:同学们读帖读得很棒,我们一起来编儿歌,记住这些要领。
生:左耳高,右耳低;左耳收,右耳放;左垂露,右悬针。
师:掌握了书写要领,我想大家一定能写好它们。来,拿起笔写一写,先描红,后临帖。
(师巡视,提醒学生时刻注意握笔姿势和坐姿,并挑选一幅学生作品贴在展示板上。)
师:同学们,请停笔。老师在巡视中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写得都不错,来!对照字帖和书写要领,仔细观察,这个孩子的字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生:左耳旁的耳朵大小合适,没有超过横中线。
生:右耳旁写得稍低。
生:左耳旁的垂露竖收笔写出了笔画的特点。
师:还有哪些不太到位的?提提建议。
生:悬针竖要写得到位,上面粗,下面细才行。
生:除了悬针竖,其他笔画都要注意有的地方比较粗,有的地方比较细。
师:你真会读帖!不仅读准了字形,还读出了每一笔都有粗细的变化。来,奖给你!
师:好!我们再次读帖,看清笔画的粗细变化后,再写一写。(生练写)。
(师巡视,将出自同一学生的作品纸贴在展示板上。)
师:同学们,请停笔。通过再次读帖,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你看!她做到了笔画的粗细变化吗?
生:做到了。
师:这名同学已经写得挺好的了,为了让她更优秀,同学们再对照字帖看一看:给她一些建议。
生:范字的横撇和弯钩之间是断开的,而她写的字是连在一起的。
师:你一下子就找准了关键点,你肯定是个读帖高手!为什么要断呢?这里面有没有什么深奥的学问呢?打开书到第8页看一看!
生自学。
师: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这儿的横撇和弯钩之间断开了,是一种技法,就是书上所说的笔断意连。(师板书:笔断意连)
师:要想写好笔断意连,先得成字在胸。请拿出毛笔,跟老师一起书空。
师边做动作边说:
(1)逆锋起,顿—行笔—顿—撇(渐行渐提)—笔断,意连—露锋落笔—注意弧度—顿—钩—;(师在显示屏上写)
(2)注意粗细变化:粗—细—粗—细—笔断,意连—细—粗—细;(师面朝学生)
(3)注意节奏变化,气息配合好:慢—快—慢—快—笔断,意连—慢—快。
师:轻—重—,快—慢—,呼—吸—,同学们发现了吗?书法与太极是不是很像?
生:像。
师:看来中华传统文化是有内在联系的呀!
【设计意图:“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动能衬托静,能养“气”。此环节中,糅合书法元素与太极元素,将行笔的轻重缓急与气息相结合,努力朝向物我合一的神妙境界。这一环节,既让学生反复练习了笔断意连的技法,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也让学生领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有内在联系的。】
师:来!看老师写一写。我写的时候,大家照样书空。
(师说要领:逆锋起,顿—行笔—顿—撇(渐行渐提)—笔断,意连—露锋落笔—注意弧度—顿—钩—)
师:就用这样的节奏再写一写,把无形变成有形。
(生写,师巡视。)(挑选两三个学生的字贴在展示板上。其中的一幅字与已贴在展示板上的两幅字出自同一名学生。)
师:刚才我们三次读帖:一读帖,读准字形;二读帖,读清变化;三读帖,读出意味。大家的进步非常明显,我情不自禁地为你们喝彩。掌声送给你们!(生鼓掌)你看!这些作品是我们班写得比较漂亮的一些字的展示!(师边点评边用红笔圈画)尤其是这三幅作品,它们出自同一名同学。虽然她的字不是最漂亮的,但她通过认真读帖、临写,进步非常明显!掌声鼓励她!(生鼓掌)请这些同学下课到老师这儿领取书签。
【设计意图:众所周知,读帖是学好书法的第一步,是建筑书法高楼的根基。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意思是说观察越精细越好,这是对读帖的要求。那么读帖读什么?如何读?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读帖的方法?我在教学中分为三步进行操作:一读帖,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从整体和笔法上着眼归纳出书写要领,并引导学生自主编成儿歌便于记忆;二读帖,引导学生读出笔画的粗细变化,书法本就是线条的艺术,粗细、方向的变化令人为之倾倒,只有读准笔画的粗细变化才能写出韵味;三读帖,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笔断意连,通过师生一起运笔来突破难点,习得书法技艺。】
师:写好了左耳旁与右耳旁,那写好带有左耳旁与右耳旁的字也就水到渠成了。今天我们就重点写这两个有代表性的字。出示降、邪(如图3)。
(图3)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范字,先自己三次读帖,思考:写好这两个字的注意点在哪里?然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字重点研究,并推选一名代表解说。
(生先自学,然后小组活动。师巡视,适时点拨与指导。)
师:先看“降”这个字,哪些小组研究的它?请代表到前面来解说一下。一个组发言,后面的同学跟他相同的就不说,不同的再进行补充。
生:写的时候要注意左边窄,右边部件要宽。右边的横撇和捺要舒展。
师:横撇要一直写到哪儿?
生:耳朵的下面。
师:这叫穿插!这样写,横撇和捺就显得活力十足。
生:右边的竖要比左边的竖低一点儿。
师:你们小组观察真仔细!
生:左耳写的时候要小一点儿。
师:能放大一点儿吗?
生:不能,会影响横撇。
师:这叫避让,看来左耳还是个懂得礼让的谦谦君子呢!通过合作,我们对这个字的写法要点:左窄右宽,谦让穿插就了然于胸了。
师:请其他组来汇报第二个字的要点。
生:“邪”,左右差不多大,就是左右等宽。
师:也就是说牙和右耳各占一半,各司其职,友好相处。
生:“牙”的两横都到竖中线上,撇要写得舒展。
师:大家的读帖水平真让人佩服!汉字的间架结构里蕴藏着汉语文化的伦理道德,能让我们悟出做人、处世的道理:你看左耳旁谦让的君子风度,横撇和捺画的生长活力,牙和右耳之间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令我们为中华民族的智慧深深折服!
【设计意图:“最好的学习就是同伴间的互相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合作掌握了刚刚学会的三次读帖的方法,明白了“降”“邪”两个字的书写要点,并通过小组代表汇报的形式展现给全班同学。小组研讨的积极性、合作的有效性、小组代表的荣誉感得到了彰显,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解读出汉字所蕴含的道德智慧,对学生进行成“人”的教育。】
师:知道了书写要点,写的时候就要注意。来!看老师写“降”。
(师范写,边写边说要点)
师:你觉得这个字怎样?
生:好。
师:相信你们通过仔细读帖、合作研讨,一定会比老师写得更棒的!
师:提起笔,静静写。先描红,后临帖。
(生写,师巡视!)
师:小组内评一评。每组推荐一个写得最好的来展示,全班共同欣赏。
(师将小组内推荐的作品贴在展板上)
师:你觉得哪个字写得特别好?好在哪儿?
生:第一行第三张上的“邪”字写得特别好,牙和右耳旁各占各的位置。
生:第二行第一张上的“降”字写得特别好,右边的悬针竖比左边的垂露竖稍低。
生:第二行第二张上的“降”字写得特别好,左右穿插非常到位。
生:第一行第一张上的“邪”字写得特别好,尤其是右耳旁的耳朵放得到位。
(生边说,师边用红笔圈出好字或好的笔画)
师:老师还找到了一些书法名家写的这两个字。
师:这是书法家褚遂良的字(图4),瘦润华逸;这是柳公权的字(图5),骨力道健;这是董其昌的字(图6),结构内敛。这是欧阳询的字(图7),这是赵孟頫的字(图8)。看着这些名家的作品,哪些字给你印象特别深?产生了怎样的想象
(图5)
(图6)
(图7)
(图8)
(图4)
生:褚遂良的字让我感觉线条很平滑,很舒服。
生:柳公权的字让我想到了山石,险峻、陡峭。
生:欧阳询的字让我感觉像个人,很高挑;赵孟頫的字让我感觉是个很壮实的一个人。
师:你们真厉害,都把字看活了!你看,这些书法家已经赋予了这些字以灵动、灵性、灵魂,这样一来这些字就有了生命。书法是一门艺术,是书写者把自己对生命、文化的理解融入其中,所以才会如此千变万化、精彩纷呈。中国书法博大精深,今天我们只是学习、接触到左耳旁右耳旁的最基本的要点、写法,更多精彩的内容,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教学意图:课的最后出示古代不同书法名家所写的“降”“邪”两个字,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书法文化的博大与多姿。同时领悟“结字因时相传”,因此才造就了书法的无限魅力。】
(图10)
(图9)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都很棒,有些同学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拿到书签(图9),课后再找老师拿!书签上是老师送给大家的两个词语:历阶而上,名扬吴郡。汉朝时,我们苏州这个地方就属于吴郡。祝愿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和在书法的道路上不怕困难,沿着台阶一步步努力向上,取得很大的成绩,名扬苏州地区、全省甚至全国。打开作业纸,用今天所学知识补上“阶”“郡”。
【设计意图:首先,补充“阶”“郡”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一次检测与展示。其次,书签这一元素贯穿课堂的始终,既在奖励学生的优秀表现,更是为最后“历阶而上,名扬吴郡”这两个词的出现做好铺垫。然后,这两个词的意思显而易见,也很应在苏州举办比赛的景。最后,它们是在告诫学生只有不怕困难,努力向上,才能在书法甚至是人生的道路上破浪前行,造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