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转型探索*
——以MOOC为例

2018-11-01 06:58侯林丽
图书馆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数据管理馆员互联网+

侯林丽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640)

1 引言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推出“互联网+知识服务”模式的学科化服务(以下将这种模式称之为“线上学科化服务”)。当前,“互联网+教育”中热度较高的是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简称慕课)。MOOC是教育网络化的产物,属于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弥补。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员目前仅局限于参与MOOC制作或制作信息检索课的MOOC[1-5]。笔者认为,以MOOC作为切入点,届时实时开展线上学科化服务不仅给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为高校图书馆的“互联网+教育”添砖加瓦。

2 高校图书馆开展线上学科化服务的必要性

自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推出“跟踪服务”以来,学科化服务已逐渐在美国大学图书馆中实践并深化发展,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职责包括学科资源建设、参考咨询、信息素质教学、院系联络、参与学术计划、出版咨询、研究项目、网站建设与技术应用[6-7];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通过调研、参加院系各种研讨会、参加教师午餐会、与科研人员开展合作研究、出版基金分配等各种途径与用户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了解用户信息需求,寻找与用户的合作机会,并促进用户间的合作[7]283,[8]74-75;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提出采用READ Scale工具评估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并实现分层咨询[7]287;耶鲁大学图书馆开展馆员支持学业计划[8]等。美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服务体系完善的学科馆员制度。

国内自1998 年清华大学开始尝试这一模式之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一大批重点高校也纷纷从本校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始实行学科化服务模式[9-10]。学科服务内容从最初的院系联络发展到融入一线,嵌入过程,提供学科化、个性化、知识化、泛在化的服务,为教学科研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保障。但是,总体而言,除少数图书馆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外,大多数高校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服务效果欠佳。对比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现状,不难发现,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化服务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即便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已相对成熟,仍然有“常规服务创新不足”和“仅靠单馆经验动力不足”的问题。不过,在互联网+环境下,伴随着MOOC的兴起,这些问题会得到改善,图书馆也将面临建设新的学科化服务模式的机遇。

MOOC是一种在线教育方法,它引起的教学变革已深深影响到传统高等教育的模式。传统的学科化服务已无法满足MOOC课程呈现的“在线、随时、随地、自主性参与”特点,这势必会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进行转型——开展线上学科化服务。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应该跟上互联网+的步伐,究竟互联网+?MOOC恰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研究视角。此外,MOOC属于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弥补,如果高校图书馆能开展关于MOOC的学科化服务,不仅能加深推广和利用这些优质资源,还能为高校图书馆开辟新的创新服务模式。

3 高校图书馆开展线上学科化服务的可行性

3.1 资源支持

现阶段较为知名的MOOC平台国外有Coursera、edX、udacity,国内有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MOOC学院、慕课网、学堂在线、腾讯课堂等[11],这些平台积聚了众多优质的课程资源,学科馆员可以通过调研的方式了解师生的需求并推送有关的MOOC,帮助师生深化理解专业知识。高校除了利用外来的优质MOOC资源外,也有不少建设了自己的MOOC课程,学科馆员可参与这些MOOC课程的建设,做相关推广与管理的工作。

3.2 技术支持

以MOOC为切入点,开展线上学科服务对计算机技术没有过高的要求,只需要具备基本计算机操作能力即可。原因有二:如果利用知名MOOC平台进行线上学科化服务,技术支持由相关平台提供;如果参加高校MOOC课程自建,高校自身能提供相关计算机技术保障。

3.3 馆员支持

对于MOOC课程自建,如果仅靠教师提供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服务或干预措施,MOOC就只能停留在开设了MOOC课程层面,不能充分发挥MOOC的优势。教师是MOOC的提供者,理应将所有精力投放在MOOC课程的设计与制作中。而学科馆员团队具有专业的信息检索、文献分析和知识挖掘能力,虽不是MOOC的提供者,却可以做MOOC的推广和管理者,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MOOC的使用效率,还能实现MOOC蕴含的所有价值。

3.4 服务内容支持

关于图书馆界开展MOOC服务,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如Brian Mathews首次提出MOOC主流环境下馆员应参与MOOC服务[12];Kerry Wu指出馆员应努力提高个人水平并积极参与MOOC建设中[13];Schwartz M.和M.Stephens认为MOOC 环境下图书馆员的作用包括版权清理、内容授权、确保所有用户可以获取MOOC内容,包括辅助技术的使用、提供信息素养教育等[14];龚晓林提出图书馆参与MOOC教参资源建设[15];秦鸿则探讨了图书馆在MOOCs浪潮中扮演的五种主要角色:版权顾问、信息素养培训师、多媒体制作指导师、学习场所提供者、课程内容提供者[16]。上述研究指出了MO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可以提供的服务内容,但仅是线上学科化服务的一部分,学科馆员还可开展MOOC课程的数据管理服务、MOOC的微信服务及MOOC相关内容的微课和直播培训。

4 高校图书馆开展线上学科化服务的内容构想

图1 高校图书馆线上学科化服务内容的框架

以MOOC为切入点,高校图书馆线上学科化服务的内容可分为线上基本需求服务、MOOC微信管理服务、MOOC推广服务、MOOC数据管理服务和MOOC信息素养教育服务5个方面,如图1所示。笔者将从这5个方面进行具体服务内容的构想。

4.1 线上基本需求服务

线上基本需求服务包括线上书籍资料的借阅和传递服务。书籍资料的借阅是指相关MOOC课程的参考书或资料的借阅,有电子资料的优先提供电子资料,没有电子资料的可以给学生提供馆藏咨询或馆际互借。需要注意的是:电子资料的合法合理使用时注意版权清理和内容授权;线上基本需求服务时须达到以下两点要求:不出门就可获得所需文献或信息或资料等、提出需求就可获得准确信息或资料或情报。

4.2 MOOC的微信管理服务

以MOOC为检索主题,从SCI、SSCI和CNKI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分析可知,MOOC的年发文量从2015年后回落,似乎进入了瓶颈期,这也与目前MOOC的发展不畅现象相符。笔者认为,目前MOOC停滞不前的阻碍因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管理,单靠自觉、自省来完成MOOC课程有点过于随意。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在开展线上学科化服务时可以将微信的良好互动作用应用于MOOC的管理中。学科馆员可通过微信群、微信订阅号和小程序来实现具体MOOC课程开展后的相关服务,如利用微信群公布课程安排计划、进行上课/下课/提交作业提醒、开展馆员在线咨询(针对课程相关问题、辅助资料获取);利用小程序中腾讯投票功能调研师生在线答疑时间或主题;利用微信订阅号推送相关MOOC的学习资讯等。微信在MOOC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MOOC自身的发展,还将有助于线上学科化服务的有效有序进行。

4.3 MOOC推广服务

MOOC近年来发展不畅的另一阻碍因素是推广不到位,学科馆员未将MOOC推广视为线上学科化服务的特色工作。某期MOOC推广活动策划的优劣将直接决定着该期MOOC参与率的高低,是MOOC线上学科化服务的难点工作。笔者结合基于信息需求驱动的本土化MOOC服务生态链[17],认为学科馆员要基于用户需求,根据推广对象、推广内容和推广手段来策划MOOC推广活动,其中推广手段应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由于线上推广成本低,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好,故建议重点放在线上推广,线上推广可采用社会化媒体开展:如博客推广、媒体共享社群推广、论坛推广、社交网站推广、微信等社交app推广和虚拟主题推广。

4.4 MOOC数据管理服务

早在200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就针对科研数据提出了深度学科化服务的内容——数据管理服务[18],随后国内外学者积极参与其中,如Carolyn Schubert等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其科研数据管理服务过程中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的策略[19];Constanze Curdt等从科研数据采集、记录、存储和备份方面设计并研发了数据管理系统[20];纽约大学图书馆应用“Studio”模型开展科研数据服务[21];北京大学图书馆科研支持部分明确指出提供科研数据服务并且公布在网站服务栏目中。但笔者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科馆员仅融入科研过程进行科研数据管理是不够的,教育大数据也应加入数据管理中。那么何谓教育大数据呢?主要来源两个方面:一是将所有教学、学习的行为(包括线下课堂数据和线上MOOC课程数据)数字化形成数据;二是将已经形成的大量信息数字化并进一步把它数据化。

MOOC数据管理服务是一项基于MOOC开课、选修及完成数据的深度知识挖掘服务。MOOC数据管理服务初期由于可用的数据偏少,只能是简单的记录和存储,但长远来看,该项工作的难点却在于数据采集和规范统一存储,故学科馆员在服务过程中需重视数据的真实性和记录的规范性,多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成功的数据管理经验。线上学科化服务可以更好地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将其诠释和渗透。目前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采用开展信息素养课+讲座培训模式进行。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科馆员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开展MOOCs、微课和直播课来丰富信息素养教育的手段,如:文献信息检索课可以制作成MOOCs,方便学生选修;信息知识、法律、道德、权利等有关修养方面的知识可以制作成微课或根据主题开展直播课。MOOCs、微课和直播课的优缺点如表1所示,学科馆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多形式组合使用。

4.5 MOOC信息素养教育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微课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录制,只需要在移动终端上下载相应的app即可。如用ipad录制,需下载SHOWME的app软件到ipad上,使用方法简单易用。直播课可以采用当前流行的直播软件实现,如YY语音和腾讯课堂等。因腾讯课堂自带推广因素——即如果用户在腾讯课堂听完直播课后,用户的qq上会自动显示用户的听课记录并推送给用户的qq好友,故推荐使用腾讯课堂来实现直播。

5 结论

随着Web2.0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的推进,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将面临运行机制、服务手段及工作方式的变革。学科馆员应抓住机遇开展“互联网+知识服务”模式的线上学科化服务,而MOOC的出现恰为学科馆员开展线上学科化服务提供了可能。以MOOC为切入点,做好除MOOC提供者以外的其他工作,不仅有助于教师投更多精力提供更高质量的MOOC外,也有助于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顺利转型——实现线下+线上模式的学科化服务。目前,该模式已定点开展,其效果还未能评价,但笔者相信随着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和调整,定能在没有成功先例参考的情况下,总结一套能推广的优秀方案,“互联网+知识服务”模式的线上学科化服务是值得同行探索和尝试的。

猜你喜欢
数据管理馆员互联网+
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
定制化汽车制造的数据管理分析
海洋环境数据管理优化与实践
CTCS-2级报文数据管理需求分析和实现
高校图书馆义务馆员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