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英
【摘 要】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治疗中采用盆底肌训练与盆底电刺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自本院盆底肌力康复治疗产妇,选取样本80例,样本选取时间在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之间,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产妇采用盆底肌训练疗法,观察组产妇采用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电刺激疗法,对比两组产妇治疗效果。结果:将两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作为治疗效果的对比依据,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数据分析,观察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与对照组产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将两组产妇盆底压力改善情况作为治疗效果的对比依据,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数据分析,观察组产妇盆底压力改善情况较好,且与对照组产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明,在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治疗中采用盆底肌训练与盆底电刺激联合治疗对产妇治疗效果与盆底肌力恢复情况均有改善作用,为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盆底肌训练;盆底电刺激;盆底肌力康复治疗;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2
盆底功能障碍包括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从病理机制上分析主要是由于产妇在妊娠期的各种压力导致其盆底组织出现损伤,根据临床研究得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还会对产妇身体素质造成影响,从数据上看,我国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病率高达48%左右,因此需要对产妇盆底肌力进行改善。在产后康复治疗中,有盆底肌训练与盆底电刺激两种治疗方法,此次研究为证明其应用价值,特对本院80例盆底肌力康复治疗产妇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盆底肌力康复治疗产妇者作为研究样本,研究起始时间为2017年6月,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样本纳入量为80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将8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产妇中产妇年龄在20岁到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1±1.4)岁。观察组40例产妇中,产妇年龄在20岁到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2±2.1)岁。在研究开始前,将所有产妇病历送入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所有产妇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对本次研究结果科学性不构成影响。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盆底肌训练治疗,给予产妇Kegel运动治疗,去产妇平卧位,让产妇双腿屈曲,并张开双腿,随着呼吸节奏对肛门进行调节,在吸气时收缩肛门,时间为6s,在呼吸时放松肛门,时间为6s,在产妇休息6s后进行第二次运动,训练时间为30min。给予产妇阴道哑铃训练,在运动前在产妇阴道尾端涂抹润滑液,采用平躺姿势,产妇分开双腿后换么植入,如果收到阻碍可让产妇稍微抬高臀部配合,首次置入时间为10min,之后慢慢延长到30min。
观察组患者采用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电刺激治疗,给予化妆你和盆底电刺激治疗,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取患者膀胱截石位,将电极进行消毒,并缓慢植入产妇阴道中,对产妇盆底肌力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仪器参数,每次治疗时间为20min,每周3次,持续治疗5周。
1.3 观察标准
①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产妇盆底肌力提高到3级以上;好转:产妇盆底肌力有所提高但未达到3级;无效:产妇盆底肌力未提高或进一步降低。)、②盆底肌压力改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检验。当P<0.05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 (n%)
组别 例数(n) 痊愈(n) 好转(n) 无效(n) 发生率(%)
观察组 40 28 11 1 97.5#
对照组 40 10 15 15 62.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盆底肌压力改善情况
表2 两组患者盆底肌压力改善情况 ()
组别 例数(n) 治疗前 治疗后30d 治疗后90d
观察组 40 35.7±10.1# 55.7±10.4# 67.8±10.2#
对照组 40 34.1±8.2 34.6±8.4 43.1±10.7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属于一种产后常见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组织属于一种有筋膜、神经、肌肉群与韧带构成的封闭环境[1],对直肠、子宫与膀胱具有稳定作用,在产妇怀孕后由于只用的体积与质量显著增大,导致盆底组织受到压迫,而盆底肌肉与神经负荷超过限值后会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研究数据得知,在分娩过程中不良操作也会对产妇造成机械损伤,从而导致盆底神经肌肉功能下降[2]。在产妇康复治疗中,Kegel运动疗法属于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对产妇尾骨肌肉群的锻炼来提升盆底肌力[3],引导哑铃与常用的健康哑铃较为类似,由两个椭圆形的小球构成,置入产妇阴道后,通过对其骨盆与盆底肌肉的刺激起到相应的作用。电刺激治疗属于一种生物反馈疗法,通过不同频率电流的释放来对盆底肌肉进行训练,從而促进肌肉形成节律性收缩与被动训练,还可以对产妇的肌肉神经兴奋进行刺激,恢复盆底肌肉损伤[4]。
在本次研究中,将两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作为治疗效果的对比依据,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数据分析,观察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与对照组产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将两组产妇盆底压力改善情况作为治疗效果的对比依据,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数据分析,观察组产妇盆底压力改善情况较好,且与对照组产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此次研究证明,在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治疗中采用盆底肌训练与盆底电刺激联合治疗对产妇治疗效果与盆底肌力恢复情况均有改善作用,为有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刘冬梅.盆底肌训练和盆底电刺激在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3):35,41.
卢天英.在对产妇进行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治疗中对其实施盆底肌训练和盆底电刺激的可行性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7):45-46.
吴红,黎培培,余姚,等.盆底肌训练与盆底电刺激在产妇产后盆底肌力 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8,(11):156-157.
伍丽珍.盆底肌训练和盆底电刺激在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8,(9):53-54.